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環境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課改就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生物學科與環境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生物科學內容涵蓋大量環境知識,生物實驗教學更是培養學生的環保技能。本文主要通過對高校生物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的現狀調查及分析,提出在高校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生物教學;環境教育;滲透
1前言
21世紀是一個科學技術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新型企業眾多,但是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如,放牧不規范,草原沙漠化;濫砍濫伐,水土流失;隨意排放廢棄廢渣,造成霧霾……自然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人類生活環境也遭到了威脅,這就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如今環境問題以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一些發達國家開始了環境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我國相對而言,環境教育起步晚,但是目前國家也高度重視環境教育,新課程改革,也明確規定了學校教育中環境教育的要求。
2環境教育的概述
環境教育就是通過教育培養人的環保意識,傳授環境方面的知識,讓人們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解決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本文中的環境教育是指在生物教學中通過書本知識證明環境的價值,糾正錯誤的環境觀念,通過生物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環保相關的技能知識,培養正確的環境價值觀。
3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國家環保政策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改善環境質量,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3]。實現這一基本國策與教育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環境教育也得到了重視,但是環境教育沒有作為獨立的學科納入學校教育中,只是將其融入各個學科。生物科學是一門與環境最為密切的自然科學,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可行且有必要。
3.2生物科學內容
生物學科有很多與環境相關的知識,生物科學中生物工程中開發新能源和環境保護方面應用廣泛;生態學也有很多與自然環境相關的知識;細胞生物學,細胞癌變和衰老等方面的知識在自然環境中的應用;遺傳學與生物發展的聯系有關……這些內容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3.3高校大學的特點
大學是一個縮小版的社會,學生即將踏入社會,肩負著建設社會,改造社會的重大歷史使命。學生受到的環境意識高低關系到未來社會環境發展。學校教育是他們獲取環境知識,樹立正確環保價值觀,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學生接受新鮮知識的能力較強,所以學校教育中的環境教育非常重要。
4高校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現狀
4.1師生環境知識薄弱
對于簡單的環境常識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于一些生僻的環境知識了解甚少。大學課程較多,課時有限,教師們只顧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對于課程中涉及到的環境知識一筆帶過,也不加深入擴展,平時也不關注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學生在校期間從不關注環境問題,環境知識相當匱乏。
4.2家庭和社會輿論
大學生思維邏輯水平基本趨于穩定,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能力。大學生能夠主動去觀察和評價周圍環境。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學生們對環境的態度極易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如今的家長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社會對于關愛環境的人士缺乏關注,導致很少人主動去愛護環境。學生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選擇和行為,與學校教師教導的保護環境背道而馳。因此,學校教育要搞好環境教育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支持。
4.3學校領導及教師的不重視
學校的生物科學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較多而課時有限,教師一味趕時間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偶爾提環境知識,有的教師甚至不提,認為大學生不需要教育,自己能知道干什么。學校沒有設置專門的環境教育課程,對于環境教育方面沒有相關的規定和評價機制。
4.4師資力量匱乏,環境素質不高
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生物教師的環境素質至關重要。生物科學中摻雜環境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知識和能力,然而現今的高校教師只關注本專業和課程與教學有關的知識,沒有接受有關環境知識、技能、倫理道德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門培訓,師資力量的缺乏造成如今環境教育的未能有效的實施。
5高校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建議
5.1將環境教育納入生物教學計劃,并且有相關的考核制度
根據生物專業每個專業課程的內容確定相關環境知識,生物知識與環境知識有機結合,達到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目的。生物實驗課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根據涉及到的環境知識,教師帶領學生去社會中親自實踐,提高學生的環保技能。期末對學生和教師學習環保知識進行測評,學生不過關的重修,教師不過關的需要進修。
5.2合理設置課程,充分利用校園資源
目前高校課程設置還是老三套,選修課程基本都是與專業相關的課程。課堂上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忽視了環境教育,所以有必要開設專門的環境相關的選修課程,有充足的課時讓學生更深入透徹的學習環境知識,這樣能更好的達到教育目的。課堂上的環境教育只是理論知識的傳播,大學有很多的社團和協會,所以要充分發揮社團和協會的作用。學校社團可以在學校范圍內大力宣傳環保知識,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舉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同學親身體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能夠主動去承擔環保的責任。
5.3學校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關注環境教育
將環境教育與專業相結合,將環境教育分散到生物專業的各個課程中,建立環境教育與學科教育相互相容的教育體系。鼓勵教師們研究教材,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通過教學滲透的方式,結合地方地域特色和學校特色,研究出適合本校的教材。學校還要為教師們提供環境教育的資料,供教師們去學習專研。大學教師都離不開科研,所以學校應該鼓勵教師開展環境教育相關的教學科研。科學研究不僅僅是教師個人取得成果,更能推進學校教育的發展,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5.4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提高自身的環境素質
教師都是傳統的教育方式,上課就是講好專業知識,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要能夠應付找工作需求就行。所以教師需要轉變舊的教育觀念,教育不是只傳授書本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通過學生去傳播環保的正能量。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環境素質,學校可以安排教師出去培訓,如環境考察、假期的環境培訓班、環保的學術會議、掛職到環保部門等,通過培訓可以讓教師掌握相關的環境知識、技能和情感,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
5.5社會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環境教育只有學校教育是不能夠完全順利、有效的進行。還需要環保部門、教育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生物專業沒有專門的環境教育專業教師,教師的環境知識匱乏,要真正滲透環境教育,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我。學校的資金有限,不能保證每個教師都去培訓,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多派教師出去學習,提升自己的環境知識和教學能力。社會輿論的影響,環境教育應有法律和政策上的保護、規范。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提高全民保護環境的意識。除此之外,應制定相關的獎勵,對環保有貢獻的個人或者單位給予表彰。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讓全社會參與,確保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6結論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已成社會關注的焦點,環境惡化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挑戰,環境保護已成為一項基本國策。學校教育是環境教育的重要場所,師生的環境意識非常重要。我國環境教育起步較晚,國家也高度重視環境教育,但目前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師生環境知識的匱乏,教師教育觀念的陳舊,學校相關制度不完善,社會輿論的影響,家庭教育的自私等方面的問題阻礙了環境教育的有效實施。所以做好環境教育工作,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環境素質,學校相關部門要重視環境教育,改革教育,社會及行政部門要給予資金支持,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等都將促進環境教育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于海量.論人與自然關系的新發展[J].鎮江高專學報,2001(4):16~18.
[2]袁淑香.高中地理環境教育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4.
[3]陳曉景.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J].神州(上旬刊),2011(10).
[4]趙小輝,周邦智,呂昕.小議如何通過環境通識課程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基于長江師范學院大學生環境意識調查[J].中國西部科技,2010(30):89~90,93.
[5]慕曉茹.新課程中的環境教育[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4):12~14.
[6]羅強強.試論大學生環保社團的現狀及可持續發展[C].2007年中國環境社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
作者:黃睿 單位:阿壩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