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聲樂教育藝術資源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黃河之聲雜志》2015年第四期
一、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和理解能力
音樂的品位源于對內涵的理解,品味美妙音樂就像品味美酒,只有了解其精華內涵,才能更好的理解音樂的韻味。如果無法理解音樂的內涵,就無法欣賞到音樂中的美,所唱出的曲調也會毫無美感。因此要充分的理解民族傳統聲樂中所表達的情調,透析其內在的精華和內涵,這樣才能感受和品味民族聲樂文化的美感;高校聲樂教育者要重視各地方人文風情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民間音樂創作的情感、內涵,增強其聲樂涵養,更深層次的認識音樂中所流露的情感,這不僅關系到高校聲樂學生的未來,也關系到高校聲樂教育與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結合。
二、搜尋民間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性
是否擁有豐富的聲樂教育藝術資源是關系到高校聲樂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拓寬渠道努力獲取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對高校聲樂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通常可以借助以下兩種方式獲得傳統民間聲樂文化資源:首先要了解各民族的藝術特點,尋訪地方音樂家和民間藝人,這些人對聲樂的理解較為透徹,所創作的作品具有當地的傳統文化特點;其次,去資料館或者圖書館查閱中國不同音樂工作者搜集整理的文本資料和音像資料,將那些已經失傳或者難以找尋的音樂傳統發揚光大。我國擁有56個民族,各民族均有特殊的音樂文化,如果可以將各民族的音樂文化融入到高校聲樂教育中,將會極大的拓寬高校聲樂教育藝術資源;學生學習各民族的聲樂,可以增強其音樂欣賞層次和水平,豐富高校藝術表演形式。
三、在課堂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
高校聲樂教育工作者應用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將傳統文化概念融入到聲樂教學中,使學生在民間傳統音樂中受到熏陶,同時還能邊觀察邊實踐;教師還應依據教學效果進行實時修改,帶領學生定期尋訪老輩的傳統民間藝人及音樂家,鼓勵學生和他們交流,在傳統的自然環境中感受民間傳統聲樂的文化魅力。我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各民族地區均擁有特殊的音樂風格及聲樂文化,選擇其中優秀代表作,并將其融入到高校聲樂教育中來,不僅能豐富高校聲樂教育教學的內容,還能將其傳承下來。所以,應該將各民族、各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歌唱方法和聲樂作品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通過潛心研究他的文化特征及優缺點,真正實現高校聲樂教育的多元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特色聲樂教育與民間傳統聲樂文化之間是一種相互成長、相互依存的關系,它們兩者的結合將會帶來雙贏的局面。高校聲樂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民間傳統聲樂文化的遺產資源,把地域性的民間傳統聲樂資源引入到聲樂課堂中,才能逐步沖破“學院派”聲樂教學模式的限制,真正構建具有民間傳統文化特色的聲樂課程體系。因此,高校的聲樂教育者要把民間的傳統音樂重視起來,并在其中加入創新元素,使高校的聲樂教育制度真正得到革新,真正的實現資源融合,達到高校多元化發展聲樂教育的目的。
作者:吳迪單位:湖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