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田徑課程邊緣化的哲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引導下,高校普通學生體育課程設置中增加了民俗體育、商務體育等項目,而有著“運動之母”的田徑課程正在逐漸地被邊緣化。本文試圖從主客觀方面來分析田徑課程邊緣化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普通學生;田徑課程;邊緣化
根據國際業(yè)余田徑聯(lián)合會章程第一條,田徑運動定義為是由田賽、徑賽、公路賽、競走和越野跑組成的運動項目。田徑課程是圍繞著走、跑、跳、投、全能開展的教學活動設置。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田徑課程的主觀構成因素由課程設計者、課程實施者(教師)、課程接受者(學生)構成;課程的客觀構成因素由課程的指導思想、課程的實施條件(師資、場地、器材等)客觀因素構成。
一、高校普通學生田徑課程邊緣化的客觀因素分析
(一)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指導思想的部分背離
依據教育部2006年下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各高校體育課實現(xiàn)了學士可自主選擇體育教師、自主選擇體育項目、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三個自主"。這項政策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更靈活、更主動的上體育課。但執(zhí)行起來卻發(fā)現(xiàn)法開展雖然普通高校都有標準的400米跑道,可以開展走、跑等項目的練習。但是對于田賽項目除了跳高、跳遠、鉛球場地外,其他技術性和危險性高的標槍、鐵餅等場地基本沒有。場地、器材的缺失一方面使一些項目沒辦法開展,另一方面學生沒有接觸過,使他們的思想停留在這些項目很危險,只有專業(yè)運動員才練習的層面上。
二、高校普通學生田徑課程邊緣化的主觀因素分析
(一)田徑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
高校普通學生田徑課程以走、跑、跳、投為主,內容簡單重復,缺乏創(chuàng)新與擴充,很難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考核與評價體系注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考核體系的量化對課程科學性有促進作用,但是考核標準如果只是重視學生的技能學習,單從競技體育的角度來考量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tài)度。這種"一刀切"的考評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挫敗了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教師的田徑素養(yǎng)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在上田徑課,田徑課對學生來說是一門“老生常談"的課程,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對高校體育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但是在實踐中,高校普通學生田徑課教師不一定都是田徑專項,這導致了理論上不能與學生形成知識互動,沒有很好地發(fā)揮田徑項目對學生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思想形成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上,教師示范動作不規(guī)范、不優(yōu)美,使學生鮮能從直觀上感受到田徑運動的美。教學內容安排簡單重復,缺乏趣味性,激發(fā)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導致了學無味、教無法、效果差、課無魅力的結果。
(三)學生對田徑運動認識的偏差
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自覺鍛煉的意識相對較差,對分數(shù)的追求遠勝于體育鍛煉的關注,參與體育運動更多的是為了在體育加試中取得好的分數(shù)。在學生看來跑、跳、投誰都會,但想在比賽中取得名次卻很難,不如掌握諸如球類項目的運動技能。另外,大學生思想活躍,在運動中享受精神的愉悅,壓力的釋放,團隊的合作等,而田徑運動,偏競技性,缺乏團隊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三、避免高校普通學生田徑課程邊緣化的建議
(一)正確認識“三自主”.確立田徑課程的位置
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活用"三個自主”。田徑課程采用必修與選修相結合,在大一第一學期安排田徑必修課,使學生掌握跑、跳、投的基本技術要領;其他學期開設田徑選修課,使對田徑運動感興趣的學生繼續(xù)學習。
(二)加大田徑運動文化宣傳,樹立學生正確的認識
要對學生宣傳田徑運動的文化特質,使學生明白田徑是"運動之母”,是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是力量、速度等素質的展現(xiàn)。此外,介紹我國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給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運動員在一些田徑項目上也有優(yōu)勢。
(三)增加場地、器材資金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在保證起跑器、跨欄架、跳高架等必要器材夕卜,增加阻力傘、彈力繩、敏捷梯等輔助器材。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教師以健康為方向,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依據"健康第一”的原貝IJ,并且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場地、器材條件,選擇相應健身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在進行學生力量練習時,多教授一些徒手力量練習,使學生在沒有專門的力量器械條件下也能進行力量練習:此外,在教學中增加游戲和競賽形式的內容,提高學生興趣。
(五)改變考評方式
考評方式由傳統(tǒng)的期末量化評定的方式,變?yōu)檎n上考評與課下考評相結合。所謂的課下考評就是根據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量,可以用參加體育社團進行鍛煉的時間和次數(shù),進行陽光跑的距離,或者通過計步軟件上顯示的步數(shù)等來輔助評定。
作者:楊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