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地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結合協同理論和技術合作與科技協同的相關理論,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和相關學術論文,回顧了京津冀創新協同發展歷程,總結分析了研究現狀和當前研究的不足。在借鑒以往理論研究的經驗基礎上,本文嘗試從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的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數據入手,以一個全新的角度探究在協同創新背景下,京津冀科研項目的相關發展進程,為促進京津冀三地在科學研究上的優勢互補,科技資源、人力資源的有效分配提出相關建議。筆者以近十年三的科技進步獎獲獎數據為研究數據來源,試著分析相關數據特點并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關鍵詞:京津冀;三地科技進步獎;研究
京津冀區域主要以北京和天津兩個城市為核心,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三地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三地在產業結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主要以機械制造業、汽車工業等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的電子信息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也正是因為區域產業的同質化嚴重,加上虹吸效應,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由于多種復雜原因,三地沒有形成預期基于資源共享互補協作開發。地區之間存在著一些差距,尤其是在區域的科技創新方面。北京擁有著全國優質的科技創新基礎力量:教育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科技研發人員,憑借著首都獨特的地域優勢,與之相比,尤其是河北省差距明顯。但是從十二五規劃打造首都經濟圈到一體化成為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再到我們近期備受關注的雄安新區的設立,政府對三弟發展加大了力度。三地政府人員互訪次數逐漸增多,各地不定期組織召開一體化學術研討會議,從金融合作、交通網絡的構建、教育資源的共享到我們現在研究的區域科技創新協作,一省兩市先后簽署了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協議,三地的一體化腳步越來越快。在科技創新方面,河北省由河北經貿大學牽頭成立了科技創新協同研究中心。北京地區以中關村為主導,一批在京的企業不斷加強與天津和河北地區開展跨區域的合作,在河北等地建立分支生產基地,天津與河北曹妃甸基地的合作等,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天津和河北兩地也積極探討與北京的產業對接模式,使自身能夠更好地承接北京的重點項目。因此,本文的研究角度從加強三地區人才引進,技術創新成果的流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也是為今后京津冀地區發展進行了一系列討論。為探究京津冀協同一體化背景下京津冀科技協同的發展,筆者將以近十年河北省、北京市及天津市三地的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為數據來源,首先分析總結當前京津冀三地科研成果發展現狀和十年來三地科技成果的演化規律和未來可能發展方向,以及通過對比京津冀三地發現三地在科研中各自存在的優勢和不足,通過研究近年來獲獎項目趨勢的變化,發現各區域自身科技創新發展的特點,可以幫助預測未來科研側重點和有利于彌補自身區域當前在科技研發上的不足。通過進行比較找出京津冀各自在科技創新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宏觀上可以幫助相關的決策指導部門在目前協同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提出更為有效的科研模式和政策指導,更加促進三地共同進步。
一、本文研究的重大意義
1.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合作、多技術集成的、具有前沿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充分互動的開放的綜合性的一個科技創新平臺,科技進步獎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科技獎。本文從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出發,在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背景下進行研究,不僅豐富和發展了創新系統的理論成果,通過對獲獎成果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對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人培養計劃,提高科研成果產出,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
2.由于對創新系統的研究和決策歷史悠久,許多分析點和分析線忽略了系統中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往的研究缺乏對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研究。高校知識創新體系不清晰,科研機構、企業與高校科研合作的特點和演變規律。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合作創新的障礙。本文以近十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省三地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為研究對象,對科技成果進行相關研究有助于三多地區協同發展。
二、研究具有的現實意義
1.科學技術進步獎是進行科技研發的前沿陣地和主要陣地,為了更加深入研究京津冀創新協同的發展,本文通過對京津冀三地近十年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進行檢索查詢,對京津冀目前科技成果研發現狀進行局部把握和分析,了解京津冀三地科技成果的水平和科研發展狀況處在怎樣的發展階段。通過對獲獎主題的分析,可以得出當前研究所涉及的領域以及主要集中的研究領域和主攻方向,通過對人員的分析,可以發現學科中當前的領軍人物和優秀人才,為今后做相關研究研究和人才培養、引進人才起到一定指導作用,進而促進科技創新合作和交流,對獲獎機構進行分析,可以把握當前從事某方面科學研究的主力團隊和領先機構,為今后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公關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2.通過比較研究,探索京津冀科技研究發展存在的差異性,針對差異性分析給自身發展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為今后研究發展方向可以提供先關參考意義,以期對未來京津冀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一定的參考。為促進京津冀三地在發展科學研究上的優勢互補,科研合作,科技資源、人力資源的有效分配和人才流動起到一定指導作用。研究過程與方法:首先,分別進入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科技獎勵綜合業務平臺,查詢下載近十年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相關數據;然后將下載好的數據導入Excel中進行數據的初步統計處理。筆者將通過對關鍵詞的共現分析,通過對獲獎項目名稱提取該項目的關鍵詞,對獲獎項目的關鍵詞作共現分析,得出獲獎項目涉及的領域,可以直觀看到近十年兩地相關研究領域的側重點,并分析研究主題在時間上的變化情況。筆者將下載的數據錄入Excel中,對每年每個項目的完成人數進行統計,并按照完成人人數對完成項目進行統計,得到所有項目的完成人情況。并通過統計圖的形式將完成人的情況表現出來,以便直觀看出項目完成人數的變化。最后以圖譜的形式分析參與研究項目的研究獲獎人員的合作關系,分析北京市、天津市兩地科研人員合作程度。在總結以往的研究中獲得的數據質量往往參差不齊,不夠全面。而從科技進步獎獲獎數據入手探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相關問題,還鮮有涉及。筆者選取京津冀地區科技進步獎獲獎數據,數據來源更加可靠,層次更高,內容更加全面,就本文研究內容而言,更具代表性。
作者:李曉健 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