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支持農業科技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宿遷市現有農業科技型企業自身實力不強,融資吸引力低目前,宿遷市大部分農業科技型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強,規模偏小,資金實力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科技型人才,核心競爭力不強,所面臨的風險較大,融資吸引力偏低。并且大部分農業科技型企業缺乏金融機構的所認可的抵押品和質押品,難以滿足其較為嚴格的信貸條件,因此增加了獲得銀行信貸的難度。同時,也因為農業科技型企業自身整體實力不強而難以達到在主板市場或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的基本條件,并且對對風險資本也難以形成較大的吸引力。另外,大部分農業科技型企業成立時間不長,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存在著管理水平不高、財務管理不規范、缺乏現代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等問題,這也增加了農業科技型企業獲得金融支持的難度。
(二)目前宿遷市支持農業科技發展的金融服務不足目前,宿遷市農業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偏低,主要以間接融資為其主要的融資渠道。而農村金融機構在支持農業科技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農村金融機構缺乏專業的農業科技信貸管理部門及農業科技信貸管理制度目前,宿遷市大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缺乏專業的農業科技信貸管理部門,缺乏了解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情況的專業人才。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較為嚴重,農村金融機構對一些農業科技項目的技術水平及應用前景缺乏準確的判斷,影響到了信貸的投放。并且原有的主要依據借款人財務數據信息和抵押品的信貸審批管理體制,也增加了農業科技型企業從銀行獲得信貸資金的難度。另外,農村金融機構原有的的信貸考核激勵機制也不利于發揮信貸人員發放農業科技型貸款的積極性。2.農業科技信貸產品創新不足,科技貸款門檻較高目前,宿遷市農村金融機構所提供的信貸產品大多期限在一年以內、額度偏小,并且需要滿足嚴格的抵押、擔保等條件,這與農業科技型企業資金需求所呈現出來的的周期長、額度大、風險高的特點不相適應,難以滿足農業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需求。由于農業科技所面臨的高風險性,農村金融機構為了防范風險往往設置了較為嚴格的農業科技貸款條件。從政策性金融看,農業發展銀行所發放的農業科技貸款,在管理上采用商業貸款管理辦法,貸款必須滿足抵押等條件,評審必須上報二級以上分行,同時經過銀行及科技部門雙重審批。從商業性金融來看,為了防范風險農村商業性金融機構對農業科技型企業貸款發放較為謹慎,貸款必須滿足擔保、抵押等條件。
(三)缺乏有效的農業科技風險分散機制農業科技的創新與推廣伴隨著較高的投資風險、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需要有分散和轉移風險的機制和方法,來為農業科技發展提供風險保障,而中國目前缺乏有效的農業科技風險分散機制。農業保險發展較為滯后,由于政策傾斜力度不夠,農業保險保費政府補貼較低,制約了保險人和投保人的積極性,再加上農業保險市場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制約了農業保險的發展。并且由于農業科技面臨的高風險性,影響到了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相關保險產品的積極性,使得農業科技保險產品更為缺乏。同時,其他的農業科技風險分散機制還不夠完善,增加了農業科技型企業獲得金融支持的難度。
二、對策與建議
(一)促進農業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增強資金吸引力加快建立農業科技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與推廣體系,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和支持人力、資本等創新要素向農業科技企業集聚,使其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要載體及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平臺,提高企業用于科技的資金投入。要通過對農業科技型企業采取一些扶持措施,比如采取貼息、補貼、投資參股等方式,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強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科技型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做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打響企業品牌、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促進農業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真正增強對資金的吸引力,吸引風險投資、信貸資金及民間資本更多地流向農業科技型企業。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型企業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用現代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為獲得金融支持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1.建立有利于農業科技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建立有利于農業科技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形成政策性農村金融機構、商業性農村金融機構、合作性農村金融機構并存的相互補充、相互競爭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進一步明確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擴大政策性金融支農的服務范圍,重點滿足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中一些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優化農業科技發展的生態環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在保證傳統糧棉油等信貸投放的基礎上,把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納入政策性金融服務的范圍。對涉農企業研發及科技育種、農產品改良、土地改良、高效灌溉等基礎性農業科技發展的資金需求執行政策性貸款的標準,簡化貸款程序、延長貸款期限。提高商業性金融支持農業科技發展的資金比例,商業性金融重點滿足商業性的、應用性的、具有較強轉換能力和經濟效益的農業科技資金需求,主要包括農業科技轉化主體及社會化農技服務組織在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中的資金需求。進一步促進合作性金融的發展壯大,大力推動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主要滿足一些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及科技型農戶的資金需求。2.增設農業科技信貸部門,完善完善農業科技信貸管理制度為了更好地滿足農業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需求,促進農業科技的發展,有必要增設農業科技信貸部門,積極培養擅長農業科技型業務的信貸人員,打造專業化、一站式的農業科技服務機構。農業科技信貸管理人員與通過企業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密切溝通,深入了解農業科技型企業的經營情況、現金流狀況及融資需求情況,建立農業科技型企業信息數據庫并及時更新,在盡可能滿足農業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的基礎上,提供專業咨詢、財務顧問等更多金融服務,建立穩定的銀企合作關系。同時,為與農業科技信貸管理部門相適應,還要完善相應的農業科技信貸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信貸審批管理體制和流程,根據農業科技企業資金需求特點單列信貸計劃、單獨客戶認定與信貸評審,確定專門的授信評級體系,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打破傳統參考客戶財務數據和抵押品的準入機制,單獨建立基于“企業團隊+產品+模式+市場+財務經營數據”綜合評價準入機制。建立以價值發現法為核心的農業科技型企業融資能力評價體系,淡化財務因素的比重,增強企業團隊、技術前景等因素的比重。創新“專家聯合評審選貸機制”,可成立由科技主管部門、農業部門、農業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機構等多方參與的家聯合評審選貸小組。3.創新支持農業科技發展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金融機構要在加強與農業科技企業的日常溝通、深入了解客戶的基礎上,結合農業科技企業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特點開發系列金融產品組合,來更好地滿足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農業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在保證農村金融機構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農業科技的信貨準入門檻,延長貸款期限,簡化貸款手續,更好地滿足農業科技發展的資金需求。不斷創新符合農業科技企業特點的抵(質)押擔保方式和融資工具,探索以農業科技企業的股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為質押進行貸款融資。另外,還可以綜合利用金融租賃等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4.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進一步發展債券融資、上市融資等直接融資體系。鼓勵農業科技型企業運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超短期融資券、區域集優債等直接融資工具。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科技型企業增加直接融資的比例,尤其要充分利用創業板市場和新三板市場。金融主管部門、地方財政部門和農業科技型企業要相互溝通,共同研究解決企業改制上市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為農業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提供幫助。同時充分發揮民間資本、風險投資等資金在促進農業科技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農業科技風險分散機制為應對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的高風險性,為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農業科技風險分散機制。通過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和建立農業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發展政策性信用擔保體系等方式來降低農業科技所面臨的風險性,以有效增加農業科技對資金的吸引力。保險作為一種經濟補償機制,主要是針對農業科技產業化前期的創新研發、成果轉化以及產品市場銷售等方面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繼續加大農業科技保險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保費的補貼比例,減輕農業科技型企業保費負擔,促進農業科技保險的快速發展。同時保險公司要利用自身的風險管理優勢,要積極探索適合農業科技風險特點的保險產品,為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提供風險保障。將科技育苗、農業機械、農作物及畜牧品種改良、標準化養殖等涉及的農產品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范疇,鼓勵發展農業科技人員人身保險等保險品種。農業科技貸款風險補償項基金可以由政府、農村金融機構、農業科技型企業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資,為發放農業科技貸款的金融機構提供風險補償。大力發展政策性信用擔保體系,為農業科技型企業融資創造一些有利的條件。
(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重要引導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金融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作用,還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由于農業科技所具有的準公共性特征,因此不僅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基礎性、公共性的農業科技保障作用,還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應用性較強的農業科技的引導作用。可以通過擔保、貼息、設立農業科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稅收優惠等方式,吸引風險投資、信貸資金、民間資本等更多資金流向農業科技領域。并把相關的財稅優惠措施長期化、制度化,來更好地推動農業科技發展。
作者:仝愛華姜麗麗段洪俊單位:宿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