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務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語言學習脫離不了文化的學習,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國際商務人才的必備能力。作為培養我國職業人才持續周期長、覆蓋面廣的高職學校,是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然而,現實中卻常常存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隔膜忽視,造成學生對中國文化失語比較等現象。對此,本文從高職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文化自信面臨的問題著手,分析了高職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意義,進而提出在高職跨文化交際培養中增強文化自信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商務人才跨文化交際文化自信高職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提及“文化自信”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文化自信”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內在驅動力。現在,中國可以稱為文化大國,但是離文化強國的距離還差的遠,迫切需要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自信。立德樹人是高職教學的主要目標,其中,高職英語的學習便成為培養國家人才的重要途徑,高職作為培養我國職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持續周期長且覆蓋面最廣前沿陣地,它在我國跨文化交際教學中對文化自信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本文就如何就切實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充分運用高職英語這一媒介增強文化自信進行探討。
1高職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面臨的問題
1.1學習內容與文化自信的契合度不高
當前,文化失衡在我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在高職英外語課堂中,英美文化往往占據主導位置,而對中國文化的灌輸還處于劣勢,具體有以下表現:在高職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會覺得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在教學中偏重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經濟、歷史等,而且英語教材的編寫也是側重這方面的內容選擇,連同風土人情和英語國家的價值觀一并收錄在書里,但是對于中國經濟、人文、歷史等選材卻極少,對中國文化導入的教學內容不全不細,誤導學生以為中國文化比不上西方文化。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中國已走上世界的舞臺,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更多的交流和融合,讓文化與文化的碰撞也越來越頻繁,交流也越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讓中國文化引入至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們用心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1.2語言交際中對中國文化失語現象較為明顯
在我國高職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學術的理性話語遮蔽了英語本身所攜帶的社會文化基因。老師在教學中,普遍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語言的運用,但是,由于對我國文化導入不充分,同時,一味強調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及學習英語是如何重要,忽略了對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思想的引導,也忽略了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學習的自覺性。學生并非生在國內,就不需要深入學習國內的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有些他們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了解到,但是正規的教育才是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有效手段。文化意識的培養和形成不是靠學生本身的無意識學習,而是靠老師們有意識的引導和教育。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才加劇了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增多。
1.3學習方式中缺少中國文化導入語言的輸入
決定輸出的方式,當前以知識目標為主要衡量標準的學習體系中,學生掌握了語言的規則、社會風俗的知識、文化對比的理論,但處在真空狀態,不能運用到實踐中,確實提升能力。當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必須引入中國文化的內容,在學生喜聞樂見的基礎上體現思想深度的價值,提升人文素養的培養。比如,近年來出現新鮮美語法,即老師們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模擬文章中出現的場景,屬于場景教學的一種。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讓上課的氛圍變得活潑有趣,寓教于樂,學生們在創造的場景中多次模擬訓練,達到學生們將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效果。在這種模擬訓練中,對能展現中國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的素材導入不夠多,教師沒有深邃文化思想意識,往往簡單搬遷生活場景而已。
2文化自信是高職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自信根基
2.1提高學生文化自信是高職英語教育的目標之一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方式和載體,它是文化的符號,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明確,第一就是對于語言知識的傳授;第二是對于語言技能的掌握。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頒布的《高職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了21世紀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大綱》要求注重加強高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感恩教育,提升思想覺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高職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髓。高職學生還要注重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提升學生綜合水平,實現英語學科的真正價值。
2.2良好的文化自信素養是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基本要求
高職學生面對英美文化沖擊時,由于長期受本土文化教育的影響,在觀念和習俗上與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有可能存在差異和疑惑。高職學生只有加強民族文化學習,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素養,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英美文化之長,培養學生成為跨文化交流人才。
2.3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交流過中決定個人素質
在跨文化的交流過程中,交際目標實現的質量高低或者成功與否,關鍵要看交際者的個人素質,交際者的素質高則成功率就越高。缺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對于英文文化望風而拜,在跨文化交際中難以提升自身水平,更會是失去對方的尊重。培養文化自信,是深入了解、認同中國文化,將觀念轉化為實踐,宣揚文化精髓,培養民族自豪感,避免在英文文化學習中迷失自我。要想在交際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對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素質,對不同文化熟悉有著雄厚的基礎,才能在不同文化面前呈現出不卑不亢的行為,以及海納百川的胸襟。
3如何在高職跨文化交際教學中增強文化自信的對策
3.1轉變教學觀念,增加文化自信的內容
高職外語教師應順應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要求,摒棄傳統教學觀念,轉變觀念,將中國文化元素融入課堂。由于社會與經濟發展所需,高職英語教材中的很多內容是以英語國家的文化標準加以制定,目的是提升學生對英美文化的了解和認知。但是,過于注重英文文化也存在很大弊端,學生因此忽略本民族文化,導致學生對民族文化內涵的缺失,中外文化矯枉過正。所以,高職英語教材應符合時展需求,融入更多中國元素歷史典故,使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化的同時,又能吸收中國民族文化精華一舉兩得,兩方得益。
3.2傳統文化學習不可中斷,正確的文化觀建立尤為重要
不言而喻,所謂文化觀,說的就是人們對不同文化的認識與態度。一個正確的文化觀是從文化層面觀察、解釋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是一種從整體上把握社會發展統一性的觀點。在教學中,應教學生認清錯誤的文化觀,即民族主義色彩的文化觀和帶有民族自卑感的文化觀,在教學中,適當采用中國式英語表述一些特有文化和現象,既表現出學生的專業素質,又能體現其文化自信。教書育人,講的就是要把教師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要學貫東西,還要對文化有所辨別,讓學生在學習中既學到知識,還能在對比中發現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異,真正的目的在于讓他們樹立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3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自身跨文化修養
高職英語教師是一份光榮的工作,肩上更承載了沉甸甸的責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這不僅關乎上課的質量和教學的效果,更會影響學生們文化自信的培養。作為高職英語教師,要學習中外不同的文化,同時在教學上更要具備中西融合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全面展示中外不同文化的差異和相同點,引導學生去學習和辨別。同時,在英語教學中,更要懂得應變和對中國文化的舉一反三的運用。高職英語教師自身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必須過關,首先要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細心思考,在這個基礎上廣泛閱讀學習,攝入文化養分,思想上高度重視,以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為己任,同時開闊視野,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民族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總之,在高職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有關文化自信的培養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導致了學生的文化失語,更降低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不僅要最大化利用和挖掘使用教材的文化內涵,向學生展示英語國家的人文風貌,更要讓學生們學會思辨性學習,學習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正確認識不同文化價值觀念存在的必然性,通過對中西文化的學習,提高對自己國家的認可和自信。在教學策略方面,既要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也要尊重學生實際,摸索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引導,避免用說教的呆板形式,因材施教。利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線上教學素材,實現全面深入的文化滲透,培養文化自覺、文化思辨的過程中切實樹立文化自信,實現為社會主義發展培養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華,李莉文.融合跨文化能力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行動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7(2).
[2]張珊.中國外語教育的文化自覺[J].外語教學,2017(2).
[3]曹艷琴,姚兆宏.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文化自信能力的理論框架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
作者:楊愛美 單位:溫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