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區區域旅游合作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南(南寧)、北(北海)、欽(欽州)、防(防城港)同城化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推進四市的旅游合作是南北欽防同城化的重要任務之一.四市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稟賦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旅游產業經濟收入穩步增長,具有同城化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礎.當前,四市同城化旅游合作缺乏“共同”旅游品牌意識,尚未形成統一的協調機制和區域市場.在四市同城化旅游合作的不同發展階段,可選擇“單核”輻射模式、“雙核”驅動模式或高速鐵路1.5小時經濟圈模式,通過有效整合旅游資源、打造區域旅游品牌,建立旅游信息資源共享協調機制,加快區域旅游市場一體化進程,完善區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等措施,實現廣西北部灣四市同城化旅游合作的優化調控.
關鍵詞:同城化;區域旅游合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
0引言
2009年11月通過的«北部灣旅游發展規劃»確定北部灣旅游區發展要以高標準、高水平、高起點、高要求,充分挖掘、科學定位北部灣旅游資源,突出特色,明確重點,到2020年打造成為與地中海、加勒比海等相媲美的世界級濱海旅游目的地,成為國家旅游國際化發展的橋頭堡和國際區域旅游合作的典范,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引擎[1].南北欽防位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區域內,成為打造北部灣旅游區重點發展對象.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勢不可擋,同城化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到較高程度的產物,涌現出了不同領域資源整合,南北欽防同城化發展已步入快車道,鑒于旅游業在四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推進四市的旅游合作成為南北欽防同城化的重要任務之一.
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合作現狀分析
1.1同城化旅游合作的基礎
1.1.1地理位置優越南北欽防地處廣西的中南部,中部邕江穿過南寧腹地,順江而上是祖國大西南經濟腹地,順江而下有西江經濟帶、珠江三角洲地區,可直達港澳,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交通中心,南部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瀕臨北部灣海域,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北部灣作為“一路一帶”有機銜接點,南寧又是這個銜接點的重要節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1.1.2旅游資源稟賦好四市旅游資源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補性,進而有利于推動同城化區域旅游合作,為實現南北欽防同城化區域旅游互利共贏的目標,奠定了有利的基礎,給南北欽防旅游合作發展帶來了疊加效應.南寧山、河、湖、溪和綠樹鮮花交相輝映,常年花果飄香,綠樹如蔭,有“中國綠都”、“花園城市”之稱,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風光旖旎、歷史悠久的華南名城.北海是一座后發展濱海城市,旅游資源豐富,集林、海、山、城、島、園于一體,北海銀灘既有“天下第一灘”的美稱,又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欽州旅游資源最具特色,有民族英雄劉永福故居和三娘灣白海豚棲息地景區.防城港地處廣西邊境,與越南接壤,著名的旅游景點有萬尾金灘、白浪灘、江山半島、火山島等,還有別具一格的京族文化特色以及神秘中越邊境風情.
1.1.3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南北欽防根同源,文同脈,都是古代駱越文化的核心區域,南寧的武鳴區馬頭鎮是駱越文化的發源地.駱越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崖壁畫文化、稻作文化、古醫藥文化、龍母文化等對中華文明乃至東南亞文明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駱越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文化就是古醫藥文化、稻作文化與銅鼓文化.
1.1.4旅游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南北欽防四市交通發達,以南寧為核心,市區域內遍布高速路、國道、省道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尤其是近幾年廣西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在廣西北部灣四市形成了公交式站點,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之間動車所花時間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形成了四市區域內各個景點的旅游交通連接網,方便游客到區域內的景點之間游覽.隨著南北欽防同城化進程的加速,區域內的各種軟硬件環境在不斷改善,對全區旅游產業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1.1.5旅游產業經濟收入穩步增長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廣西最活躍的經濟地帶,2015年南北欽防常住人口占廣西的26.56%,GDP占廣西GDP總量的34.92%,旅游總收入占全區的36.52%,國內旅游收入占全區的37.25%,國際旅游收入占全區的16.69%.2015年旅游總收入742.53億元比2011年增加261.42億元,平均年增加52.28億元,旅游產業經濟收入穩步增長.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憑借自身優勢,將成為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大旅游經濟圈。
1.2同城化旅游合作存在的問題
1.2.1缺乏共同打造北部灣區域旅游品牌的意識南北欽防四市的合作意識薄弱,目前共同的“旅游品牌”并不多.北海無論從旅游資源集聚程度,還是城市知名度,都在南北欽防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欽州、防城港的旅游資源與北海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相似的旅游資源稟賦在一定程度造成北欽防都存在著旅游產品的同質化,但從另一個意義上來看,也為三市打造共同的“旅游品牌”提供良好的資源基礎.然而共同具有的“主導”區域旅游發展的“領導”意識,又受困于三市較為接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實力等因素影響,缺乏共同打造北部灣區域旅游品牌的意識,沒有很好形成區域總體規劃、旅游產品缺乏有效的營銷以及整體包裝、沒有形成整體的宣傳效應等問題.
1.2.2尚未形成統一的協調機制和區域市場南北欽防四市的分割不利于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合作進程.南北欽防同城化的目標是協調四市間的利益,實現四市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杜絕犧牲其它城市利益為條件發展的合作方式.因此,推進南北欽防旅游合作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套有效解決城市間利益沖突的協調機制.然而,行政壁壘的存在讓四市相關部門間協調難度加大,經常出現作而不合或合而不作的怪象.同時,區域間信息共享度低、存在嚴密信息壁壘,公共服務和旅游信息沒有達成同城化的共識,缺乏一個有效的信息互通機制,缺乏區域共同信息的區域市場平臺.另一方面,區域市場的旅游人力資源配置較差,南寧高校眾多是廣西的文化中心,旅游專業人才較多,而北欽防旅游專業人員相對缺乏,四市人才資源沒有達到優化配置的格局.
1.2.3區域間旅游公共服務急需提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相對于寧鎮揚同城化地區、廣佛同城化地區等而言屬于相對落后的地區,同城化基礎相對薄弱.區域間旅行社、飯店等旅游設施水平需要繼續提高,截止2015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行社有199個,四星級以上的飯店有136間,而2015年廣佛地區僅廣州擁有的旅行社就高達402個,四星級以上飯店高達60間.公共服務沒有形成同城化共識、國際旅游公共服務意識不強等是區域間旅游公共服務不足之處.南北欽防旅游合作的發展,急需提升區域間旅游公共服務水平.
2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模式的選擇圖1“單核”輻射模式
2.1“單核”輻射模式“單核”輻射模式是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初級階段,四市中以南寧為核心輻射北欽防.這種模式以旅游發展優勢區與游客集散地為核心,以旅游經濟聯系、基礎設施共享為紐帶而形成的區域旅游合作模式[2].這種同城化旅游模式與其它完全旅游合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一時期,南寧相對于北欽防來說是同城化旅游發展的主導方,而北欽防在這種模式下則屬于配合方.南寧為了獲得更大的旅游市場占有率,提高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北欽防為了獲得南寧的旅游輻射作用,四市旅游合作模式向區域一體化發展.四市旅游合作呈現出“單核”輻射模式(見圖1).但當下南寧對北欽防旅游的輻射效果并不突出,南寧帶動北欽防三市旅游發展的勢頭較弱,三市主動融入南寧旅游業發展的意識不強.初期只能依據“單核”輻射模式的特性,充分利用南寧的先天優勢和發揮北欽防三市的旅游資源優勢,才能有效促進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合作可持續發展.
2.2“雙核”驅動模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發展要以南寧、北海為雙“核心”驅動.南寧、北海部分地區均已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也位于2017年國務院批復的北部灣城市群發展區域中,同城化旅游合作中,兩市要結合本地的各種資源優勢,加強兩市間各個領域之間的溝通協調,形成良性發展的局面.這一時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發展要依靠“雙核”驅動的優勢,努力提高兩市旅游產業的各個方面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兩個核心區旅游的合作發展,帶動欽州,防城港旅游業融入到廣西北部灣同城化區域旅游的發展中.
2.3高速鐵路1.5小時經濟圈模式高速鐵路1.5小時經濟圈模式是在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合作發展到更高一級的水平時的合作發展模式.隨著南北欽防旅游業的合作水平不斷地提高,同城化區域內南寧、北海的“雙核”不斷地推動著區域內旅游資源的合作開發,游客市場相互調節、旅游信息市場的共享水平不斷提高,同城化旅游區內實現了一小時都市圈無障礙旅游,同城化旅游水平達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旅游合作的優化調控
3.1有效的整合旅游資源,打造區域旅游品牌傳統的旅游營銷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旅游業的發展需求,南北欽防區域旅游發展必須先構建本區域內的旅游品牌,再走強強聯合的營銷策略.駱越文化與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精髓都對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四市在旅游產品營銷上要團結合作,統一區域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進行宣傳營銷,共同提高廣西北部灣同城化旅游區知名度,實現區域內旅游資源、客源互通有無的良性循環發展.重點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節慶旅游,比如打造“駱越文化旅游節”、“三月三旅游節”、“民歌藝術節”等重點節慶旅游品牌,在四市每年輪流舉辦旅游節慶活動,提高區域內的節慶旅游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把節慶旅游打造成為區域旅游合作發展的先鋒.
3.2建立旅游信息資源共享協調機制四市相關政府部門要制定旅游信息共享協調機制,實現區域旅游信息化,這是實現創新型合作旅游模式重大突破的表現,是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的重要技術保障,同時也可以提高游客對本區域內的滿意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區域旅游必須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的信息交流平臺,針對本區域內旅游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四市要加強旅游信息的溝通.同城化政府辦公室應當統一建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游網”,作為同城化旅游信息網站,建立旅游信息一體化的游客預訂系統與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多渠道銷售北部灣區域旅游產品.
3.3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區域旅游市場一體化進程南北欽防區域之間要協調好各市的利益,地方政府部門要發揮紐帶的連接作用,牽頭引導社會各方機構的參與,共同打造一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的旅游合作發展平臺,加快促進旅游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四市政府要積極探索一條適應本區域旅游合作發展的道路,減少行政區劃的保護壁壘,創造一個和諧的旅游合作環境,推動區域旅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政府要轉變角色,從現在的主導轉變為牽頭各方、市場主導的軌道上來,努力建設好區域內軟硬件的旅游設施,為區域內的四市旅游業更好的服務.建立一個自由、開放、合作的旅游市場機制,讓旅游要素在市場內充分流動,形成同城化旅游良好的合作局面,最終形成區域內統一的旅游市場.
3.4完善區域內基本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是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提供者,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存在的,其主要作用在于滿足游客的需求,有明顯的公共服務性質.因此,作為區域內提供基本旅游公共服務的主體,要加快市區到部分景區(點)的交通建設,加強區域內旅游投訴處理機制的建設,政府要從財政與政策上給予區域內的旅行社、旅游飯店以及景區(點)發展的傾斜,進而提高本地區旅游公共服務的軟硬件資源,借鑒國內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把本地區的旅游服務體系建設的更好,以便于服務于區域內旅游業的發展.
3.5注重旅游專業人員的引育,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當前,廣西北部灣同城化旅游區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擁有旅游專業知識的人才.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南寧高等院校作用,結合本區域旅游市場的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出適應市場要求的旅游專業人員,為區域同城化旅游發展儲備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北部灣區人才市場的一體化,加強旅游人才交流、協同開展各類業務培訓等方面合作,促進區域間人才資源要素自由流動,使北部灣區域間人才資源更好的服務于旅游業的發展.
4結語
本文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背景下,分析了南北欽防四市區域旅游合作所具備的基礎條件與同城化旅游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南北欽防的不同階段同城化旅游合作的三種可供選擇的旅游合作模式,針對同城化旅游合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優化調控方式.研究表明,在不同的階段同城化旅游發展所選擇的模式不相同,區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選擇與區域間的經濟組織發展水平有很大的關聯性,本文提出的三種旅游合作發展模式,符合區域同城化旅游不同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的建設需求.但是本文僅討論了同城化旅游合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沒有對不同城市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需要進一步針對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其在對接同城化旅游合作模式時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行的分析,然后提出相關的優化調控方式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宋春風.廣西召開專題會議通過«北部灣旅游發展規劃»[DB/OL].
[2]楊榮斌,鄭建瑜,程金龍.區域旅游合作結構模式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5):95G98.
[3]王璐.同城化驅動下的長吉旅游整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4]陳麗敏.北部灣經濟區技能型人才引進政策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5]王蕾.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旅游合作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D].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2008.
[6]裴啟云.寧鎮揚旅游同城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2.
[7]逯曉蕓.區域旅游合作模式與機制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3.
[8]趙曉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游公共服務同城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6.
[9]劉青.區域旅游合作的理論與案例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4.
[10]薛瑩.區域旅游合作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2
作者:梁航佳a;嚴志強a;彭定新b;范蘭丹b 單位:廣西師范學院a.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b.國土資源與測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