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女性主義下寶萊塢電影中的角色塑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印度寶萊塢近幾年的作品在保持印度傳統歌舞特色的基礎上開始重視對現實題材的挖掘和反映,尤其是對女性問題的關注越來越受到各國學者和媒體的重視,在角色的塑造上也開始呈二元化、復雜化、典型化轉變,并賦予了劇中角色強烈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感,進一步深化了作品主題。
關鍵詞:寶萊塢電影;角色塑造;女性主義
近幾年,作為印度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寶萊塢”出品了不少在本土以及海外都頗受歡迎和肯定的作品,無論是拍攝技巧、主題表現還是演員表演都獲得了一致好評。這些影片不僅收獲了高票房,更是博得了世界影壇的關注,在海外電影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寶萊塢電影以音樂片為主,但縱觀近幾年的影片不難發現,歌舞只是印度電影的特點之一,對現實題材的挖掘和創造已成為印度電影的又一顯著特征,并從文化角度賦予了傳統印度電影嶄新的意義。本文將以兩部票房、口碑均佳的影片為例,從女性主義視角來探討寶萊塢電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化內涵及其社會影響。
一、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人物塑造
(一)女兒形象兩部影片主要塑造了三個女兒形象:《摔跤吧!爸爸》中的大女兒吉塔、二女兒巴比塔和《神秘巨星》中的尹希婭。吉塔和巴比塔是馬哈維亞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乖巧、溫順,因為一次偶然打架遺傳的摔跤潛力被發現,于是父親開始對兩個女兒展開了魔鬼式的訓練。姐妹倆不滿父親的決定,經常結伴暗自與父親斗爭:偷調鬧鐘逃避晨跑、制造跑步假象、弄壞訓練場地的燈泡、有意輸給陪練的表哥……目的就是想逼迫父親放棄對她們的訓練。一次因參加同齡女孩的婚禮,兩姐妹意識到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于是開始自覺訓練最終贏得了冠軍。尹希婭出身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家庭婦女,有一個弟弟。尹希婭長得漂亮,性格比較獨立,天生一副好嗓子,她希望自己能在唱歌方面取得成就,父親卻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和他的金錢。父親要求女兒安分守己,到了十五六歲就嫁出去。母親心疼女兒,不想讓女兒的天賦被埋沒,暗地里支持女兒唱歌。尹希婭用黑紗遮面錄制歌曲,將其放到網上受到無數網民點贊并引起了明星的關注,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二)父親形象馬哈維亞是《摔跤吧!爸爸》中的父親,一個性格強勢、脾氣倔強的前摔跤手。因為自己的冠軍情結,他希望妻子能生個兒子子承父業,可一連四個女兒的落地打破了馬哈維亞的夢想,絕望之余意外發現女兒們的摔跤天賦,便身兼教練開始培養兩個女兒。在印度,摔跤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男人的運動,馬哈維亞在訓練兩個女兒的過程中碰到了無數的困難和阻礙,他頂著各種壓力和家庭矛盾把兩個女兒送上了冠軍領獎臺,從此改變了女兒們的命運。法魯克是《神秘巨星》中的父親,一個在企業工作的普通工程師。法克魯性格暴躁、專橫,家長做派非常突出。會為飯菜不可口掀翻桌子,會為下班后妻子沒有遞過水杯大發雷霆,會為忘了幫他準備出差的衣服打斷妻子的胳臂。他不允許女兒做學習以外的事,粗暴地剪斷了女兒的吉他弦,砸壞了妻子賣項鏈后給女兒偷偷買的電腦,為了自己的工作逼迫女兒中斷學業遠嫁中東陌生男子,最終妻離子散。(三)母親形象達雅·考爾和娜吉瑪分別是《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中的母親,是善良、隱忍、相夫教子的印度傳統家庭婦女的代表,為了丈夫和兒女甘愿受苦、受委屈、犧牲自我。不過二者又有不同,相比之下達雅·考爾比娜吉瑪的家庭遭遇要好些。盡管對丈夫都很順從,但娜吉瑪卻會經常遭到丈夫的暴力攻擊,身體和心理遭受雙重的創傷。達雅·考爾因為生不出兒子的原因也背負了沉重的精神包袱,好在她的丈夫除了嘆氣、失望并沒有為此嫌棄妻子甚至對妻子大打出手。從婚姻上看達雅·考爾似乎要幸運許多。但是達雅·考爾的形象幾乎是固定的,沒有復雜變化過程,在劇中主要是襯托主角。而娜吉瑪就不同,她在經歷了許多不堪痛苦以及女兒的誤解后,思想有了覺醒也學會了抗爭,成為了一個性格發展變化鮮明、突出的母親形象。尹希婭是《神秘巨星》中的主角,但在某些主題的展示上母親娜吉瑪已經超過了女兒。
二、形象塑造的內涵及影響
縱觀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除了法克魯是男權制度的維護者,其他人盡管身份、生活環境、經濟環境、受教育程度等有差異,但他們的思想、所言所行無不處處體現出了女性意識的覺醒、成長,對男權社會的批判、抗爭以及平權思想等。
(一)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權利主張從女兒形象到父親和母親形象,兩部影片中最突出的一個內容就是對印度女性命運、地位、權利的探討和思考。印度教認為,整個宇宙是在遵循陽性規則之上運行的,所以對女性及能力極其貶低。在《摩奴法典》中對婦女在各階段的義務和責任有明確規定,使之成為了男性在生理滿足、傳宗接代和宗教追求上的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宗教背景和社會歷史特點,印度社會普遍盛行的童婚制、薩提制、嫁妝制等成為了迫害印度婦女的一把把利刃,印度婦女們經受著精神和生活的雙重壓迫,直到印度獨立解放后,其部分權利和針對女性的各種規定與私刑才稍有緩解。印度是一個封建宗教文化氛圍十分濃厚的國家,盡管曾經被英國殖民統治,西方文化一度浸染了印度土地,但印度人對自身文化和宗教的虔誠守護使得印度女性解放運動舉步維艱。達雅·考爾會因為生不出兒子深感愧疚與不安,娜吉瑪默默忍受丈夫的辱罵甚至毒打,面對女兒的離婚建議不是毅然響應反而是責備女兒不懂事。母親們溫和、謙卑、順從,是舊制度的默認者,缺乏自我意識和追求。受歐美女權運動影響,印度女權運動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新的探索和思考,越來越多的印度婦女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社會身份和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生俱來的天分并非是服從神權、族權、父權、夫權,也并不非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女性不僅在家庭中能出色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政治、經濟、教育、體育、藝術等領域同樣具有不可小覷的能力。吉塔和巴比塔敢于從事不被印度男權社會接納的摔跤事業,尹希婭敢于執著追求自己的歌唱夢想。吉塔和巴比塔在嘲諷和譏笑中為國爭光,激勵了一千多印度年輕女性勇敢地成為了摔跤手。尹希婭的努力和抗爭為自己贏得了聚光燈和掌聲,在女兒的影響下娜吉瑪也終于舉起了反抗夫權的旗幟,迎來了鳳凰涅槃般的新生。馬哈維亞說得很好:不是別人來挑選我的女兒,是我的女兒去挑選他們。當女性擁有了自主的權利,其社會地位、家庭地位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女性意識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二)男權思想的松動與平權思想的構建如果說法魯克是典型的男權社會的衛道士,那馬哈維亞是男性角色中的獨特存在。這個有著明顯家長制作風、重男輕女、做事霸道的印度男人,骨子里卻處處透露著平權思想。馬哈維亞并沒有因為沒有兒子而放棄對女兒的愛,相反以一種與全世界對抗的方式在愛著他的女兒們。正是在他的堅持下,別的女孩陸續出嫁,繼續著祖祖輩輩復制式的生活方式:生兒育女、孝敬公婆、伺候丈夫,吉塔和巴比塔卻在為改變自己的未來而全力奮斗。應該說父親的決定表面上似乎是為了圓自己的冠軍夢,實際上是將女兒們拉出了傳統牢獄,推向了充滿光明和希望的新生活。反過來再看法克魯,盡管是一家之主,在妻子女兒面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但妻子的一紙離婚協議也令這個昔日飛揚跋扈的一家之長錯愕不已。一張紙撼動的是法克魯的婚姻,更是以其為代表的整個夫權社會。當曾經自以為固若金湯的制度遭到了攻擊,法克魯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我,認真思考在新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結語
《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通過不同的角度和敘事手法關注和探討了當今印度社會的一個重要命題:男女平等。如果人類是一個共同體的話,印度女性的命運事實上關乎著印度社會的未來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不管前者是以“搶奪男性的文化身份”的方式探討女性問題還是后者“將女性主義的話語歸還原主,通過女性的現實眼光透視男性,以此質疑男權在印度社會中長期存在的合理性與理想方式”。女性在身心上想要獲得真正意義的解放,并不是和男權社會對立,男女平等的意義在于兩性的和諧共生,無論男女都是“通過理性、德行和知識的程度,來評價我們天性的完美和獲得幸福的能力”。換句話說,只有堅持價值上的兩性平等,才能實現權利上的兩性平等。此類影片在寶萊塢并非個例,可見寶萊塢在注重藝術表現手法的同時更關注主題的典型性、廣泛性、深刻性和時代意義。
作者:肖躍玲 單位:系銅仁學院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