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現狀的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少年日記》2018年第5期
摘要:我國的田徑業余訓練在田徑基礎訓練中發揮了主要渠道和作用,經歷了近50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優異成效,但并不是很理想。在社會的經濟發展對田徑基礎訓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只有很好解決田徑基礎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提高我國田徑運動水平。遼寧之所以成為體育大省,與其有著強大的業余體育訓練體系密切相關。但隨著社會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體育管理的改革,我國業余體育訓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對沈陽市田徑業余訓練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提出了該市在田徑業余訓練的方向和發展對策,為進一步提高該市田徑運動水平,促進田徑后備人才培養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青少年 ; 田徑業余訓練 ; 現狀
田徑運動項目是競技運動的基礎,它對各個項目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沈陽市田徑運動水平處于遼寧省的領先地位。這得益于各級業余體校對田徑運動的培養和關注。但隨著沈陽市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變化,作為競技體育的基礎田徑項目的青少年業余訓練和管理體制等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同程度困難,希望通過對此深入研究,能對遼寧田徑業余訓練的良好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一、沈陽市業余體校經費投入現狀
經費是運動訓練系統的基礎。運動訓練耗資較大,運動訓練經費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訓練水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運動隊的運動技術水平。經相關分析表明:各體校的訓練經費與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相關系數為0.99,這足以表明訓練經費在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在調查的沈陽市8所業余體校中,只有1所學校的訓練經費是充足的,而有48%的體校面臨著經費不足的問題,所以建議有關部門的管理者要開拓思路,拓寬增加經費的來源,從而保證體校的正常運營。
二、沈陽市業余體校教練員隊伍的現狀
教練員是運動訓練科學化的設計者和執行者,是決定運動訓練水平的主導因素。運動隊伍水平的高低,同教練員的指揮和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一名合格的教練員,不但要具備雄厚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先進的運動訓練理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工作能力,良好的文化修養,對教練員工作具有很高的熱情。教練員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積極性程度從心理上影響著教練員的訓練水平。
(一)教練員的執教年限、職稱、學歷的基本情況
沈陽市體校的教練員的學歷、職稱情況基本良好,符合國家要求,在調查中,有碩士學位的占2.1%,本科的占52.1%,大專的占48.3%,中專的占2.1%,從中可以說明現階段教練員本人比較重視文化修養,但仍需要加強文化學習和提高專業素質。從職稱上和執教年限上來看:具有高級職稱的有16人,占到33.3%,同時執教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有56.1%,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沈陽市田徑教練員在數年的運動員訓練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有利于青少年田徑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
(二)教練員所參加崗位培訓的情況
每年兩次以上參加崗位培訓的人只有2人,占4.2%,而一次也沒有參加崗位培訓的有15人,占到31.2%,這說明了沈陽市基層田徑教練員參加崗位培訓情況較差,分析起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由于個別體校經費不足和領導重視程度不夠。二是一些教練員不重視知識更新,不經常參加培訓。三是教練員培訓的內容與訓練結合不夠緊密。四是教練員的文化素質不高,難以正確地接受和理解培訓的內容。
(三)教練員的待遇狀況
該市業余體校田徑教練員承擔著為國家為省市培養優秀田徑運動員的艱巨任務,這需要長期付出艱辛勞動,在這個過程中教練員的工資待遇與付出必須成正比,這樣才能調動教練員的積極性。調查結果表明:有66.7%和14.6%的教練員對自己的工資待遇是“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只有2名教練員對自己的工資待遇非常滿意,占被調查人數的4.2%,有7名教練員認為是“滿意”,說明該市大多數業余體校田徑教練員的工資收入與其所承擔的任務是不相稱的。教練員的待遇偏低,勞動價值得不到體現,直接影響工作的積極性。
三、運動員隊伍的現狀
(一)運動員的來源情況
從運動員的調查情況來看,運動員來自城市、鄉鎮和農村的比例分別是33.4%、41.6%、25.0%,在來自三個不同地域的運動員中,來自農村的運動員所占的人數相對較少。然而,對教練員的調查中,有38名教練員認為來自農村的運動員也有利于成材, 部分人認為來自城市和鄉鎮的運動員更有利于成材,說明多數教練員更傾向于農村來的運動員,主要原因是來自農村的運動員有兩大優勢,一是思想比較單純,容易管理;二是、意志頑強,在訓練中能吃苦耐勞;而不利的方面是:家庭經濟狀況相對較差,運動員的營養得不到保證。
(二)運動員文化學習的現狀的分析
經調查得知:有75.6%的學生學習成績比同齡人差,這主要有這幾方面原因:一是有些老運動員由于從小就開始參加田徑業余訓練,文化知識底子比較薄弱,對老師上課的內容無法在短時間內加以理解消化。二是由于長時間,超負荷的訓練,再加上營養供給不足,使運動員的體力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導致運動員上課睡覺。三是教練員的重視、監督不夠;文化課教師素質低,從心底瞧不起運動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動員訓練和文化課學習時間
我們還對運動員訓練和學習時間進行了調查,運動員每天的訓練時間和文化學習時間分別為4.48小時和4.60小時,從調查對象的年齡分析來看,他們大部分處于初高中階段,而與他們處于同年齡段的普通學生每天的學習時間為8.04小時,當然每天的時間是個恒數,運動員訓練要占用一定的時間,運動員的學習時間要少于普通學生,為此,這個年齡段訓練時間如何安排確實值得斟酌的,以國外的資料顯示:這一年齡段的運動員多利用課余時間訓練,每天的訓練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左右,周末全天訓練,值得我們借鑒。另外,有一部分運動員對學習興趣不高,這說明我們對青少年運動員教學的針對性方面還存在缺陷,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有待提高。在沈陽市一些田徑后備人才培訓基地,有66.7%的學校不能保證運動員訓練中有醫務監督,75.9%的運動員伙食也處于無營養師指導狀態,這與經費不足和不重視運動員科學飲食有著直接關系。另外,業余體校在后勤保障方面也存在著一定問題。
四、教練員制訂訓練計劃的現狀與分析
(一)教練員制訂訓練計劃的情況
教練員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是對運動訓練過程實施有效控制的前提,是運動訓練過程的重要環節。有75.0%的教練員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時有“制訂嚴格的訓練計劃”;而竟然有25.0%的教練員是“根據自己經驗”對運動員訓練。競技體育正向人體體能極限沖擊,科學訓練已成為運動員成功的關鍵因素,科學訓練就是有設計訓練,及時掌握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技能與變化,選擇適宜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合理要求運動負荷,使訓練達到最佳的效果,從而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和技術水平等。教練員僅憑自己的經驗進行訓練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運動員成績,而且還有可能毀了運動員的前途。
(二)教練員安排運動量的情況
在訓練中,運動量的安排是重要問題,田徑運動訓練量大,時間長,教練員需合理地安排。有56.2%的教練員認為自己安排的運動量一般,這符合運動訓練的規律,有利于解決學與訓的矛盾。而有2.1%的教練員認為自己安排的運動量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如果運動負荷過大,超過學生生理、心理承受力,就會造成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正常學習。還有4.2%的教練員卻認為自己安排的負荷量較小,因此影響了訓練效果,因此,要做到運動量適宜,訓練與休息合理交替。
五、沈陽市田徑訓練發展對策
(一)拓展渠道,增加經費
多年來沈陽市田徑業余訓練依靠政府撥款的單一渠道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如接受地方企業的贊助支持)已勢在必行。于此,管理者要開闊思路,拓展經費的來源,利用體校本身的優勢,走體育產業化的道路,如以館養隊:體育館在充分保證學生訓練的前提下,把剩余的時間進行對外經營性開放,用于全民健身。
(二)提高教練員的素質,加強崗位培訓
提高教練員的素質是田徑業余訓練發展的基本條件。要經常對田徑教練員進行集中的有關田徑訓練方面知識的專業培訓,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上,及時充電,學習新的田徑訓練所需的內容,不僅使他們掌握較新的田徑訓練方法,使訓練方法靈活多變,而且要使他們端正工作態度,加強事業心、責任心的職業道德教育。
(三)加強對學生選材工作,努力提高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的成功率
不同的運動項目都存在著對從事這一項目運動員的特殊要求,而根據特殊要求將一些具有良好的先天天賦和潛質的學生選出來進行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將會大大提高競技訓練的成功率,使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達到最好成效。
(四)改變觀念,深刻認識了解運動員對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運動員文化教育問題必須改變觀念。各級領導和教練員要真正認識文化水平與運動成績的關系,將運動員的文化學習與運動訓練同等對待,解決學訓矛盾,對運動員要全面負責,既要管訓練,也要抓學習。要制訂運動員的全面發展規劃,對其提出文化學習要求,制訂出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和要達到的標準,使運動員認識到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學習的重要性;必須依靠自己來提高文化素質,以“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六、結論與建議
第一,沈陽市各級體校出現資金短缺現象,希望有關部門拓寬思路,增加經費來源,保證體校的正常運行。第二,沈陽市田徑教練員大部分有著較豐富的執教經驗,但文化程度還需提高,同時崗位培訓工作需要各有關部門加以重視。第三,運動員要端正田徑訓練目的,打消不成熟的想法,積極、刻苦地投入到田徑訓練中,教練員要努力提高執教的運動技術水平。第四,運動員的訓練與學習出現矛盾,不能合理的調配,各體校要走體教結合的新路子,把運動員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第五,在運動訓練中,教練員要嚴格執行訓練計劃,杜絕憑自己一時想法安排訓練內容的現象,同時教練員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努力提高田徑訓練效率。
參考文獻:
[1]馬永紅.郭書賢.我國高水平田徑后備人才“學院化”培養模式的必然性.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1)101~103.
[2]王進等.廣東田徑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6)16~19.
[3]劉慶山.廣東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
[4]馬永紅.孫延昭等.我國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1)93~95.
作者:劉海莉 單位: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