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工業基地與高層次人才社會保障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步入新世紀后,隨著國家發展重心的轉移,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為首的、新中國成立后重工業經濟中心的發展逐步趨緩,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落后于國家整體的發展。基于此,國家大力推行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振興措施。吉林省作為東北三省之一,是著名的老工業基地,在經濟體制以及結構方面還存在著較多深層次的矛盾,有待進一步解決,而這些問題、矛盾的解決,離不開高層次人才,也離不開高校對人才的培養。因此,本文就探究基于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應如何制定并落實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社會保證制度。
關鍵詞: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高校高層次人才;社會保障制度
2016年,吉林省委省政府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進一步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局面,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一輪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制定了若干創新實施意見。召開后,吉林省發改委主任安桂武發表了《吉林老工業基地要堅定不移地走出振興發展新路》的講話。接下來,本文就針對《意見》以及安桂武主任的講話文章,就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與高校高層次人才社會保證制度談幾點個人的見解。
一、吉林老工業基地發展現狀
當前,隨著我國步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吉林老工業基地正處于的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傳統的工業產業正在轉型發展,不斷強化在科技、技術、產品和管理方面的創新發展,如汽車、石化、食品以及醫藥和裝備等傳統產業;與此同時,在“互聯網+”行動的指引下,生態旅游、綠色農業等方面也正在蓬勃發展,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新支撐點,一二三產業正在不斷融合。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我省的經濟發展需求動力不足,投資和消費增長逐漸趨緩,新興產業在經濟發展方面支撐的作用還不明顯,沒有發揮其支柱性作用,區域發展不協調,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必須以在報告中的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向縱深發展,通過加快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新活力;補生態短板。針對水文地質、空氣等方面實施環境治理措施,強化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確保森林濕地的生態環境保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補民生短板。十八大以來,隨著新一輪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策略的實施,我省的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穩步提高,整體就業形勢穩中有升,整體形勢一片良好,社會保障力度逐步增強,但仍有近70萬人口沒有脫離貧困線,亟待脫貧,因此,攻堅扶貧戰任務仍比較艱巨;補設施短板。我省的交通運輸行業在設施建設發面亟待加強,高鐵、公路以及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從而提高互聯互通的效率,為物聯網建設高效流動提供發展要素和硬件支撐;補產業短板。前段時間,我省的疫苗問題,對我省的醫藥產業造成了十分嚴重、十分惡劣的影響,此外,服務業、旅游業、信息技術、科學技術研發、金融保險等產業仍需進一步加強,從而提高我省服務業向著更高、更好的水平發展。而要想實現這一發展目標,都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因此,必須針對我省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創設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
二、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專業建設較為滯后當前,我省老工業基地正處于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存在著很強的針對性,據相關統計表明,我省老工業基地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可劃分為四種類型:辦公室文秘管理人才、財會專業人才、商務營銷外語人才以及專業技工人才。但我省相關專業的高校在這些人才的培養方面缺乏針對性,課程設置無法滿足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二)存在大學生與老工業基地“兩頭涼”的現象對于很多大學畢業生而言,我省老工業基地就業待遇比南方低,條件也較南方更艱苦,而且和我省其他機關事業單位相比,老工業基地也明顯缺乏吸引力,因此,大學畢業生不愿意進入老工業基地就業。與此同時,老工業基地也對大學生群體存在著看法,認為當代大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辦起事來沒有規矩、隨心所欲,而且,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進入工作狀態的速度過慢。因此,大學生與老工業基地出現了“兩頭涼”的現象。
三、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與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社會保障制度的分析
2018年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開局年,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在保持經濟穩中有升的總基調前提下,我們要想振興老工業基地,強化高等院校高層次人才培養,就必須加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一)創新社會保障制度在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當前形勢下,我們要想振興老工業基地,強化高等院校高層次人才培養,就必須創新社會保障制度。當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了發展的新常態,其主要的特征就是發展動力的轉換。因為傳統產業支撐經濟發展的能力持續減弱,我們必須引創新引領發展,不斷開發出新工藝、新技術,打造出老工業基地的新業態和發展新模式。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及“互聯網+”行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制定適宜的發展政策,強化企業的社會主體地位,裝大企業家隊伍,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促進老工業基地能夠整合優勢資源,配置高效率的生產要素,以此保證企業經濟利潤的增長,從而保證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保證他們的經濟收入持續提升。同時,我們還主要針對高等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創新,堅持科學調控與總體籌劃的原則,做好高層次人才隊伍目標的調控及總體要求的建設和頂層設計,完善教學設施條件,以幫助高校盡快組建、形成具有優良素質、數量充足、種類與結構合理科學,而且能夠實現動態發展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創新社會保證制度的同時,我們還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科學的指標統籌吉林老工業基地所需的各種類高層次人才的具體要求,比如人才的年齡區間、人才的素質結構,以及工作崗位、職稱級別與專業的需求,然后堅持超前規劃和動態調整的原則,針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所需人才的人才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水平和制成級別結構進行科學合理地優化和調整,確保高等院校高層次人才整體和個體的井然有序,從而發揮出他們在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方面的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實現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目標。
四、結束語
在全面貫徹落實十九打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今天,我們吉林省要想進一步振興老工業基地,就必須培養符合振興發展策略的高層次人才,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等院校的教育,因此,我們必須制定創新的高校高層次人才社會保障制度,并不斷完善這些社會保障制度,使高校培養的高層次人才能夠滿足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要求,實現我省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作者簡介】崔軍平(1979-),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參考文獻】
[1]安桂武.吉林老工業基地要堅定不移地走出振興發展新路[N].吉林黨校報,2018-04-01(003)
.[2]任文武.為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言獻策——《2018年吉林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評析[J].經濟縱橫,2018(02):129.
[3]徐卓順.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產業轉型升級問題研究[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8(01):58-61.
作者:崔軍平 呂賀男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