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以濕地補助資金項目建設為出發點,從內蒙古杭錦淖爾自然保護區實際情況出發,為有效使用濕地保護補助資金,更好地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建設,論述了該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關鍵詞:濕地保護;補助資金;必要性
濕地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獨特的生態系統,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濕地在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截至2017年,全國已建濕地自然保護區有602個,國際重要濕地57塊,國家濕地公園試點898個。但由于保護工作起步較晚,相關法律不完善,保護能力不足,我國濕地仍面臨著嚴重威脅。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加快,濕地面積在持續減少,濕地水體污染嚴重,生態功能退化嚴重。2011年財政部、國家林業局聯合制定了《中央財政濕地保護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使用財政專項資金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工作。濕地保護補助工作的開展,對促進濕地生態功能的恢復、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內蒙古杭錦淖爾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黃河沿岸灘涂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上中游庫布齊沙漠北緣草原生態系統及棲息在此的濕地珍稀鳥類和各種生物為對象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時,也是黃河上中游少有保持著良好自然狀態的黃河灘涂濕地,具有多樣的濕地類型和原生的濕地生態系統,是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保護區有著科學研究的重要價值。
1自然地理概況
1.1地理位置內蒙古杭錦淖爾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3′33″~109°02′46″,北緯40°29′29″~40°52′40″,整體呈西南—東北—東南向狹長形分布。
1.2地貌特征保護區地貌類型主要有河谷、平原和沙丘。河流位于保護區北界邊緣,主要為黃河的干、支流,河道彎曲,河床變遷大。大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杭錦淖爾鄉、吉日嘎郎圖鎮的黃河沿岸洪泛平原和庫布齊沙漠內。沙丘主要分布于保護區南部,沙丘以鏈狀及新月形分布,沙地中還分布有下濕地及草地。
1.3氣候特征保護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點為:春季風大,干旱少雨;夏季短促,降雨時段集中;秋季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冬季寒冷,少雪,多寒潮。年平均氣溫5.6℃,全年日照時數3192.5h;降水量142~286mm,蒸發量2630.0mm,全年風天多集中在春天,平均風速4.1m/s,歷年平均大風天數27.8d。
1.4土壤特征保護區位于黃河南岸的沖積平原及庫布齊沙漠北部,形成主要土類有:風沙土、沼澤土、潮土、鹽土4個類型,風沙土主要分布在保護區的中南部,范圍較大。沼澤土分布在獨貴特拉鎮和杭錦淖爾鄉。潮土廣泛分布于黃河沿岸灘地及梁外地區的沖積溝兩岸的河浸灘、低階地和封閉地,鹽土主要分布在沿灘地區。
2自然資源概況
2.1水資源保護區北部是黃河及黃河沿岸灘涂濕地,西起吉日嘎郎圖鎮的堿柜西側,東止杭錦淖爾鄉,河床寬1~3km,平常河水流量700~1500m3/s,汛期流量達1500~3500m3/s,最高時可達5000m3/s,區內有4處較大的湖泊,分別是杭錦淖爾湖泊、大道圖湖泊、東大道圖湖泊、扎漢道圖湖泊,均為大氣降水形成。保護區內地下水資源較豐富,且水質較好,水位較淺,單井日出水量大于100t。
2.2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區的植物分布區域屬中溫型荒漠草原和暖溫型典型草原亞帶,植物區系主要包含了一些世界分布種、泛北極成分、古北極植物種、古地中海荒漠種和亞種中部種。根據調查及查閱相關文獻,保護區境內的植物有261種,隸屬于46科159屬。2.3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區內水草旺盛,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湖中的魚類及浮游生物為各種鳥類和水禽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河灘地的草地、灌木和湖中的蘆葦為各類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環境。根據調查和查閱文獻記載,保護區有脊椎動物24目58科233種。
3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3.1對保護具有代表性的濕地生態系統有著重要作用杭錦淖爾自然保護區內的灘涂濕地是由于黃河河道和黃河水量的周期性變化而形成,南部沙地的低洼濕地是由于沙丘常年滲水集存于洼地而形成的。保護區是黃河灘涂濕地集中分布且面積較大的保護區,是黃河中上游灘涂濕地的縮影,也是諸多的濕地鳥類遷徙集散地和部分濕地鳥類棲息繁殖地的典型區域,因此,保護區具有明顯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的建設,對保護具有代表性的濕地生態系統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促進保護區相關濕地保護工作的開展。
3.2有效推動黃河中上游流域的濕地保護和恢復建設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黃河流域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投入大量資金用以修復和提升黃河這條“母親河”的生態功能。內蒙古杭錦淖爾自然保護區是黃河上中游較大的濕地之一,具有廣闊的水域、河流灘涂濕地,是眾多鳥類棲息、繁殖的理想場所。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洪泄洪、調節河川徑流、蓄積洪水、防止荒漠化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的建設,切實做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作,不僅是保護區濕地生態環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有效推動黃河中上游流域的濕地保護和恢復建設的需要。
3.3對保護脆弱性的濕地和草原生態系統意義重大保護區濕地、草原生態系統在總體上保持著原有自然結構和景觀,但由于保護區處于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在全球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及人為活動的影響下,已出現區域性荒漠化趨勢,保護區濕地及草原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的脆弱性。目前,黃河水量在逐漸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等都對保護區的濕地生態系統造成了影響,濕地和水域的減少進一步影響了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遷徙等行為活動。而周邊草原的過牧造成該區域內沙化面積加快,也給棲息在荒漠化草原中的野生動物帶來了威脅。開展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的建設,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濕地退化和草原荒漠化,起到保護濕地及草原生態系統的作用,對保護脆弱性的濕地和草原生態系統意義重大。
3.4對保護區的基礎建設和科學管理發揮有效作用通過開展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的建設,保護區內基礎設施得以進一步完善,生態監測、宣傳教育、通訊等設備得以更新,能夠為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及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創造更加有利有條件,更能夠促進保護區動植物與水資源的有效保護,最大限度的保護生物多樣性,使保護區的管理機構更為健全,促進保護區工作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楊永峰,張曉云,等.供給側改革視角下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研究[J].濕地科學,2018(02).
[2]姜明,鄒元春,等.中國濕地科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濕地科學,2018(03).
作者:李方禎 馬麗坤 溫玫 吳麟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監測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