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人力成本預算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合理的人力成本管理能起到有效的激勵,取得事半功倍的產出和回報。對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來說,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的目標,不僅要實現經濟增長和穩定,還要創造社會效益,引導主流價值。
【關鍵詞】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人力成本;預算;效益
人力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的總和。人力成本可分為獲得成本、使用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本文所述人力成本指的是其使用成本,包含但不限于工資總額、現金福利、單位承擔的社保公積金費用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人力成本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將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以“人”為重要資源的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國有文化傳媒企業要想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實現經濟增長和穩定發展,且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的目標,必須重視人力成本的管理問題。
一、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現狀
文化傳媒企業是文化與傳媒業結合的領域,用現代的傳播手段,通過傳媒來進行文化傳播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因文化產品的特殊性,文化傳媒企業的發展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社會價值優先的經營理念,對于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來說,此特點更為明顯。鑒于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結合國有文化傳媒企業自身特點,對其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現狀進行梳理,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因國有文化傳媒企業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特點,相對而言,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容易被弱化,使其對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夠重視。且人力成本預算大多未與經濟效益掛鉤,一般按照人員編制情況進行預估,不能體現人力成本的投入產出,可能導致企業人浮于事、管理效率低下。第二,國有企業的屬性造成了在發展過程中因歷史原因導致部分閑散人員的存在,這些人員不僅不能為企業創造效益,還會占用企業人力成本,使人力成本效用難以達到最大化。第三,未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國有企業很多方面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像國有企業高管限薪導致其高管薪酬水平低于同行業其他性質企業高管薪酬水平,與市場化薪酬水平有較大差距。國有文化傳媒企業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對核心人才激勵不足,把人力成本僅作為成本看待,未將其作為可促使企業產出增長的資源。第四,人力成本大多進行事后核算,用多少算多少,缺少過程管控。
二、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的目標
人力成本相較企業其他成本,有一定的特殊性。合理的人力成本管理能起到有效的激勵,取得事半功倍的產出和回報,這是一般的實物資產成本投入不能比擬的。所以,人力成本預算管理模型需要建立在支撐企業戰略發展,保證企業員工積極高效工作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單純以成本降低的絕對指標來衡量管理的成效。這就要求企業在設定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目標時,除合理控制人力成本數額外,還應更加注重企業人力成本的投入產出比,也就是人力成本效益。綜上所述,企業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確保用有限的資源支撐企業的戰略發展。具體來說即合理確定人力成本的增長幅度,確保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控制人力成本總額,提高人力成本的投入產出。對于國有文化傳媒企業來說,人力成本預算管理的目標,不僅要實現經濟增長和穩定發展,還要創造社會效益,引導主流價值,最終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俱佳”的目標。
三、人力成本效益聯動機制
根據2018年5月國務院頒布的《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指導思想,人力成本預算也可根據企業特點,科學合理設置聯動指標。作為國有文化傳媒企業,應同時選取反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指標來對人力成本進行預估。
(一)聯動指標選擇人力成本預估可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選取收入、利潤等經濟效益指標或反映企業戰略發展的核心業務指標。以包含影視內容生產業務的國有文化傳媒企業為例,收視影響力屬于核心業務指標,也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會效益指標,具體表現為:影視作品若能在央視一套、央視八套播出,且收視率達到一定排名;或者在省級衛視、省級地面或城市臺播出,且收視率排名前列,均可獲得相應獎勵,此部分獎勵可作為企業人力成本預算額外增加部分。另外,社會效益也體現在媒體熱度、社會反響等方面,如藝恩播映指數,是以媒體熱度、用戶熱度、好評度、觀看度四個指標加權平均所得,若影視作品的藝恩播映指數排名前列,也可獲得相應獎勵,同樣此部分獎勵可作為企業人力成本預算額外增加部分。若影視作品因導向問題或負面信息引起口碑差、社會反響惡劣等情況,將視情況給予企業處罰,包括但不限于對人力成本預算的縮減。綜上所述,人力成本預估可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類指標,人力成本的增長需與經濟效益增長相匹配,同時需考慮社會效益指標對人力成本的影響。
(二)人力成本測算數據模型根據人力成本與效益聯動的機制,經濟效益指標可與人力成本預算構建相應的數據測算模型,社會效益對人力成本的影響可在測算模型基礎上作為額外增加減項。以上年度經濟指標考核完成情況為基礎,結合當年度主要經濟指標的目標任務情況,計算相關指標的綜合增長率(R),人力成本測算模型具體如下:Lc(T)=Lc(T-1)*(1+R)其中,Lc(T)指當年度人力成本測算數,Lc(T-1)指上年度實際人力成本,R為綜合增長率。其中,Pk(T)指當年度考核指標目標任務數,Pk(T-1)指上年度考核指標實際完成數,rk為權重(r1+…+rn=100%)。上述根據經濟指標測算的人力成本,再綜合考慮社會效益指標的影響,并結合CPI漲幅因素,最后確定當年度人力成本預算數。
(三)適度調整機制1.在社會效益達成的基礎上,若經濟效益指標實際綜合完成率達到企業規定值,則當年度可使用人力成本數按照年初測算值執行;若未達到規定值,人力成本可使用數則按測算模型重新測算予以調減。2.若行業發生重大變化或受不可控因素影響,單位年度經濟效益目標任務實際完成情況與目標任務差距較大,導致實際使用的人力成本超出測算數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預算調整。3.若因單位重大戰略調整,組織架構或人員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實際使用的人力成本超出測算數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預算調整。4.根據市場薪酬水平,因單位薪酬體系調整導致的人力成本增加部分,可在原人力成本預算數基礎上額外增加。
(四)人力成本預算執行管理1.執行過程管理各單位需對已使用的人力成本進行月度統計分析,根據使用進度,結合年度目標任務及年初人力成本預算數,及時回顧,若偏差較大,應及時調整內部管理措施,確保預算使用進度在合理范圍內。2.執行結果管理若當年度人力成本有結余,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將結余部分增加至下年度人力成本預算中。除適度調整機制描述情況外,若當年度人力成本實際使用超支,則取消單位內部當年度評優且影響單位責任人當年度績效考核表中的管理指標得分。
四、結語
在企業龐雜的運作中,成本控制非常關鍵,而占企業成本較大比例的人力成本,對其管控不單純是控制支出的問題,若管控不當,更會影響到企業的產出,故人力成本預算管理不是一味地降低預算額,而是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測算,并有計劃地執行預算管理,在過程中進行管控,最終達到既能吸引、激勵人才,又能促進企業產出的雙贏目標。
作者:王玲玲 金耀 趙國香 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