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理解與人本主義心理學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理論本身沒有一層不變的客觀真理,通過現實過程呈現理論的變化。再次,這種“理解”具有歷史性。隨著歷史的發展與前進,新的理解者將不斷出現,對相同對象理解也會不斷改變與更新。歷史不會停頓在某一點上,理解絕不是一切意義的總和與終結,而且任何總和(如果有的話)都不是最終的,關于對象意義的理解始終是未完成的,其本質的意義最終也是不可能得到的。理解即應用。理論本身即應用,沒有一個理論擺在那兒,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理解理論?!斑@種文本的‘意義’并不是由‘中性的’理解所規定,而是取決于它們自己的效用要求?!保?]如在任何獨立的法典編匯工作中,找到法律和提出判決的任務也會包含一種無法避免的對峙,這種“對峙”強調的是緊張關系、張力和相互作用。法律本身是一致的,同樣的,但不同的律師會不同,這與技能有關。我們看到任何一個案例都與法律條文意義對應的,但總有些不同的,實踐中結果的不同會使法律條文不斷完善、補充,但每個案例總是有其獨特性。理論本身在應用之中,理解即應用?!霸谫み_默爾看來,理解是一種實踐。這里的實踐指的是理解者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將文本的原意與理解者的具體語境結合起來,他把理解、解釋和應用三位合為一體了。”[9]
一、“理解”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注重人的存在、人的成長、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自主選擇性、人的責任感、人的創造、人的潛能、人的自我實現以及人的意義。人本治療就是讓人領悟自已的本性,不再倚重外來的價值觀念;讓人重新信賴、依靠機體估價過程來處理經驗,消除外界環境強加給他的價值觀;讓人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讓人恢復被破壞的自我實現潛力,促進個體的健康發展。伽達默爾的詮釋學中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內涵。
(一)“理解”中的傾聽。人本治療強調,只有學會傾聽,才能真正會說,才能更好地了解對方,進行有效的交流。善聽能使對方感覺到被尊重,從而消除不良情緒。傾聽是在接納基礎上,積極地聽,認真地聽,并在傾聽時適度參與。伽達默爾認為,“人的存在局限于傳統之中,其認識不可能擺脫自己的歷史性,解釋活動不是放棄自己的歷史性前見,而是帶著自己的歷史性前見,以自己的先見與文本展開對話,理解就是作者的原初視界與讀者的現今視界之間交融的結果”。[10]當我們看到伽達默爾不再把理解建立在個體自身的基礎上而是與世界遭遇及融合時,他的哲學之意已凸顯了人類生存的對話性及傾聽的重要性。“伽達默爾的‘對話’理論一方面消解了文本作者在對文本的理解和詮釋中的優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反對讀者凌駕于文本和作者之上,肆意將自己的主觀性強加于文本。它強調了文本理解和詮釋中‘傾聽’的重要性,而‘傾聽’恰恰體現的是對文本的尊重和對文本作者的尊重?!保?1]
(二)“理解”中的積極關注。人本治療強調,治療者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來訪者,注意他們的長處,并有選擇地突出來訪者言語與行為中的積極方面。積極關注能夠幫助來訪者全面認識自己地優勢和長處,看到希望,從而充滿信心,更好的應對困境。伽達默爾多次提到“善良意愿”,以保證我們的談話和對話能進行下去,他在晚年重視朋友及友好態度,“只有朋友或有有好態度的人才能給出建議?!保?2]我們看到這種善良意志保證了人們能夠相互聯系在一起,并成為對話的伙伴。“對話雙方之間要達到完全一致的理解,甚至對于自身的內在對話,都處于這種永無止境的對話境遇之中。”[13]同時,“這種跨文化的對話召喚著一種更為普遍的人類共同的善,它需要人們在更為寬廣的視野中通過對話而尋求一種和解,達成一種共識,獲得一種團結。這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要達到一種善的追求。”[14]
(三)“理解”中的共情。人本治療強調,咨詢師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來訪者;使來訪者感到被理解;促進來訪者自我表達、自我探索;對迫切需要幫助的來訪者,共情有更明顯的咨詢效果。相互理解,“這里指的不僅僅是對所說的某事的理解,它還包括一種共同性,通過這種共同性雙方進入一種彼此商討建議,即提出建議和采納建議,具有首要的意義。”[15]要相互理解,就必須預先帶著一種使理解者和他想理解的對象聯系起來的東西,也就是基本的一致意見。這種一致意見代表的是一種贊同,“因此,對他人意見或某個文本的每一次理解盡管有一切可能的誤解,仍可從相互理解關聯中進行把握并試圖克服不一致的意見而達到理解。”[16]所以,伽達默爾認為在談判中要端正心態,承認對方存在的合法性,不否認談判中的分歧;相互理解中,盡量想對方的想法,達成共識;雙方都得到認同,才有益于雙方。
(四)“理解”中重視人的意義和價值。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都有一種內在的或先天的追求自我實現的趨向。人的基本特性不是敵意、破壞、反社會的,而是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創造性的。人本治療強調,不能把人看作代表心理活動過程的物體,人是主動的、有思考能力的,所有的人類行為都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每個人都具有成長的潛能?!百み_默爾追求解釋者與文本對話過程中的意義生成,解釋的目的就是通過解釋者的視界與文本的‘視界融合’,從而形成新的視界和新的意義。當把人的心理和行為視為‘文本’時,意義、價值問題便不可避免地納入了心理學研究的視野?!保?7]從詮釋學的觀點看,心理學家的工作正是把某時某地人類生活的意義搞清楚、弄明白,而不是什么預測、控制和科學地解釋它。我們看到,伽達默爾追求的是解釋者與文本對話過程中的意義生成,解釋的目的就是通過解釋者的視界與文本的視界的相遇、交融即“視界融合”而形成新的視界、新的意義。這一對話過程把作為主體性的人解放出來,文化研究滲入了人的氣息。總之,伽達默爾詮釋學中的“理解”內涵體現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內容。當然,“理解”中也體現了文本理解的歷史制約性,因為,在理解活動中,理解者處于與文本相異的歷史環境、歷史條件和歷史地位中,所以理解具有歷史性。心理學也必須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情境中加以整體把握。這樣才能相互理解,相互讓步,求同存異,達成共識。
二、評價
(一)伽達默爾對“理解”有理想化的傾向。伽達默爾的詮釋學拋棄了客觀性,客觀性的喪失帶來的不確定性與無標準性。當我們試圖理解他的詮釋學時,我們無法確定它是否允許它所承認的那種意義多重性在它自己身上出現。只有獲得關于這種理論的唯一解釋時,詮釋學的理論才是有效的。而且“伽達默爾在他的解釋學原則中不免浪漫化,他把語言性說成人與世界的本質關系,否定語言的指稱功能,顯然具有不妥之處,但是他給我們以更新的視野看待問題,去理解人生之本真意義?!保?8]
(二)伽達默爾認為他的多元理解是同等程度,存在相對主義傾向。伽達默爾始終強調理解與解釋的開放性,認為文本的真理因時代和理解者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同時他還強調理解的多元性、差異性。這對突破傳統的絕對單一真理觀和理性觀無疑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過分注重這種“多元”和“差異”而缺乏對“一元”和“共識”理論的論證和重視,容易導致相對主義。總之,伽達默爾詮釋學的“理解”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過程,它在本質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在他看來,自我認識或者自我理解并不是對“自我”進行反思或構造出一個先驗主體來,而是強調自我向世界的開放性,在不斷移動的世界境域中通過自身生命連續性來了解他人與世界,從而理解自身。這也是人本治療所強調的,每個來訪者都具有自我實現的潛質,心理治療就是幫助每一個來訪者將與生俱來的這種不斷成長、自我完善的潛力釋放的過程。伽達默爾在強調讀者領悟到的意義基礎上,闡述了“理解”的涵義,同時利用道德和認識的功能,為精神科學如何到達自身提供了可靠的人文主義方法。我們看到一方面理解和解釋需要尊重歷史和現實的事實,反對主觀隨意性,尤其是理解和解釋的程度及意向要與本國和本民族文化歷史和現實統一起來;另一方面,人文主義精神的缺失,正是現代社會越來越物質化,道德喪失,精神匱乏的主因。因此,重新審視人文主義傳統,結合精神科學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唐艷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