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運用心理學對中學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班級氣氛
1.班級凝聚力。班級凝聚力,我們也可以認為是班風,是班級形成的深層的心理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如學習行為)。它會激發成員對班級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班級一員的使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班級凝聚力會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和群體意識。這種無形的教育功能,激勵和制約著學生,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加速班級的快速發展。
2.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是學生個人和群體交流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感受這個長時間固定的學習生活空間,班主任可以通過滲透的方式,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時,班級文化這種潛藏的功能,可以使班級形成集體輿論和心理氛圍,從而出現團體中多數人的一致心理行為。班主任可以從以下方面建設班級文化:班級的環境建設;班級的標語;班級特色欄—心理氧吧,班務欄,班級管理規定,班級活動照片等等。總的原則是給學生歸屬感。
實踐表明,班級氣氛好,班級文化建設水平高的班級課堂氣氛好,日常管理也不用操心太多。我們希望學生高興而自豪地說出,這是我的班級,我是這個班級的學生。
二、與家長做好溝通
眾多從事心理輔導和治療的專家都認為,早期經驗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而問題家庭是導致問題兒童出現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可見,家庭參與教育對學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極大的影響。班主任在接手班級之前,每個同學都帶有家庭成長的烙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環境(如何引導孩子看書、與人交流、為人處事、家庭生活作風、待人接物方式和消費習慣等等)對孩子的認知、個性、社會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重視與家長的溝通,無形中加強家長本該承擔的孩子教育問題。必須讓家長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教育者不僅僅是教師,家庭是孩子的重要課堂,家長是孩子的家庭教師。
三、善用班會課
班會和學校安排的某些自習時間是班主任和學生增進交流、拉近距離的有效時機,同時也是進行針對性教育的大好時機。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班會不是簡單地宣布學校的文件和事宜,更不是說教、訓話,那樣的話只會適得其反,不但教育沒有效果,學生還會反感。可以采用主題班會(游戲、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最后再一起來分享各自的體會和感受。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而且還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增進彼此的交流。
四、與班級一起成長
班主任除了要和一般教師一樣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全班學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學班主任是一項辛苦的工作,很多班主任尤其年輕班主任感到壓力很大。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與班級一起成長,學著關愛自己多一點。日常生活、工作中,班主任要學會自己進行疏導和排解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傾訴,參加戶外活動,合理宣泄,培養課余愛好等等,尋找自我疏導的方式。
作者:袁小娜單位:廣東省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