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工作中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核心,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高校輔導員重要的工作職責。本文論述了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內涵、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闡明了對大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高校學生;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獨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對學生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是高校輔導員重要的工作職責。通過民族精神的弘揚和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目的使受教育者實現個人道德社會化,為祖國建設提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民族精神是一個現代話語,最早由西方學者提出這一概念。民族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特征的有機統一,是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歷史性特征是指具有廣泛深遠的影響,為本民族絕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具有,是一種帶有廣泛和普遍性的精神,是共同的心理構成和思想內涵。雖然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人群、階級、等級、階層、集團中,具體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是它所包含的內涵是有共性的。時代性特征是指民族精神在其歷史的演化中所體現出的階段性特征,也就是其與時俱進的根本性質,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緊緊相聯,是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的積淀和累積。它是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推動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是民族文化的主導思想。什么是中華民族精神?2002年11月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中闡釋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核心內容和基本思想的高度凝煉和概括,為我們準確把握中華民族精神提供了正確指南。由于中華民族頑強的中國性格,在代表人類文明源頭的四大文明中,中國是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反映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發展方向的精粹思想、進步觀念和優秀文化。這種精神所產生的團結力是巨大的,它使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的歷史長河中,萬眾一心,開拓前進,始終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對學生弘揚和培育
民族精神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引路人,也是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規則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的引導者。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發展要求和學生健康身心的發展規律,行之有效地進行疏導和管理。要為學生著想,關心學生的現在和未來,堅持以學生思想道德可持續發展的心態來工作?,F在學生工作面臨著很大挑戰,一方面,學生容易忽視了思想道德建設,另一方面,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容易對學生產生較大的沖擊,導致部分學生思想不穩定。在他們走向社會之前,絕對不能忽視思想政治教育,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培養良好的思想政治修養的重要內容,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首先,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F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借鑒,民族精神具有教育性和實踐性特征,具有導向、凝聚和激勵的作用,要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必須高舉民族精神的旗幟,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個民族,唯有繼承和發揚自己的民族精神才是走向現代化的唯一途徑。我們要使學生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傳統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祖國、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熱愛祖國,樹立為祖國建設和發展、人類和平事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過程中得到人格氣質與修養的內化,提高人文素養。其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民族精神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激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的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使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優秀的民族文化成果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源泉,民族精神是祖國文化傳統的核心,它所包含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以及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感情等,直接決定了學生的社會認識,道德養成和人格發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國情,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最佳生長點,為學生今后更好地走向社會打好基礎。
三.對大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徑
教師的言行、思想和情感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輔導員是學生工作的直接責任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主要的工作職責。輔導員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學習先進典型事跡,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提高自身素質。要以高度責任心、全方位育人思想來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蓮囊韵聨追矫婢唧w實施:
1.激發大學生塑造民族精神我們已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與世界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外反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對處于意識形態形成時期的大學生采取各種手段,企圖將西方的政治思想灌輸給我們的青年學生,民族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流失的危險在不斷擴大,有的觀點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是自我的一代,沒有責任意識的一代。迫切需要加強民族精神教育,輔導員要利用世界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辨析。教育我們的學生要保持積極的進取精神,特別是身處逆境時要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狀,增強信念。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還更多地表現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每一個人都要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積極實踐。把對祖國、對人民的愛,把個人的遠大理想和抱負,化作奮發圖強、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把對民族的深厚感情升華為民族精神。
3.深入了解學生思想,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世界的變化很快,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每屆學生都有他們的特點,學生所關注的熱點也不一樣,因此作為輔導員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輔導員要在工作第一線利用一切場合與學生交流,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參與他們的活動,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深入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還要了解學生閱讀的書籍、關注的網站、課余時間的安排等,從中把握他們的思想動向,教育學生辨別是非。面對網絡文化的沖擊,要積極主動推薦學生關注好的、積極正面的網站,看好的優秀的書籍,選修提高人文素質的課程,旗幟鮮明地宣傳社會主義文化,加深大學生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理解,培育他們的民族精神,弘揚民族精神。
4.利用班級文化的宣揚力量進行宣傳教育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作為輔導員要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充分利用版報、公示欄、櫥窗等,宣傳富有民族精神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具有什么樣的民族精神人物最受推崇,進而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做出正確選擇。大力宣揚中華民族的奮斗歷史,光榮傳統和燦爛文化,宣傳我們黨近一個世紀以來領導人民艱苦奮斗及其取得輝煌成就的歷程。利用振奮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如抗戰紀念日,建黨日、國慶日等,開展各種活動,如舉辦各種講座、展覽、競賽等,宣傳中華民族精神。并且可通過文學、戲劇、電影、電視劇、音樂、舞蹈、科技和體育等各種活動和晚會,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品格和大學生的民族情感。收集有益的名言警句,作為班級座右銘張貼在醒目位置,激勵學生奮發向上。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代大學生正處在全新的時代,高校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并非一勞永逸的事。由于本人擔任輔導員時間不長,經驗不足,只是談了一些粗淺的認識,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摸索、探討,在具體的一線工作中得到成長,成為合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新時期大學生學會以開放的眼光去認識世界,培育他們寬容大度、厚德載物的精神;并且引導他們既不盲目自大、閉關自守,又不崇洋媚外、惟洋獨尊,以博大的胸懷正確對待外來民族精神,以我為主,洋為中用,使一切能夠為我所用的外來民族精神,有機地融入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內涵之中,真正將我中華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李帆.關于民族精神研究的兩點思考.史學史研究.2006,1(1):189~196.
[2](蘇)斯大林.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3,2(2):294~307.
[3]王聯.世界民族主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6.
[4]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費孝通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74~86.
作者: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