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當代青年的婚戀狀況與困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導致了生活的多樣化,尤其是反應在年輕人身上更加的明顯。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轉型,當代青年的婚戀觀念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就是以當代青年為研究對象,以社會轉型時期當代青年的婚戀狀況和困境為研究的內容開展研究的,希望可以更加的了解我國當代青年的婚戀情況,并對此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促進社會的和諧,增強青年人的幸福觀。
關鍵詞:社會轉型;青年;婚戀狀況
轉型就是社會的變遷,即為社會的轉型。隨著社會的轉型,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不僅僅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活質量的提高,人際關系等等有重大的影響,還會對當代青年人的婚姻與戀愛的關系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社會轉型時期,當代年輕人婚戀的現狀分析
(一)擇偶的標準多元化擇偶的標準是一份健康,有意義的婚姻的基礎和前提。擇偶標準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價值觀,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經濟條件,家庭父母的影響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社會的轉型,當代青年人的擇偶標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60年代的看重家庭的成分,到70年代的找解放軍,到90年代人們更加的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如今,當代的青年人在擇偶的方面的更加注重愛情的因素,在愛情之上,也更加的功利化,世俗化,更加的看重雙方的家庭背景,對個人的能力因素不太注重。與此同時,也把另一些因素加入到考慮的范圍,例如,價值觀,職業,雙方的家庭,教育背景,等等因素。因此,當代社會轉型的情況下,青年人的擇偶標準更加的多元化。
(二)擇偶的自主意識增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社會的發展,人們接受西方的思想觀念也逐漸增多,導致了很多青年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多的年輕人逐漸追求自由戀愛,要求擺脫父母的束縛,擺脫傳統對婚姻和戀愛的舊觀點,更多的追求自己的自由戀愛,自由結婚。
(三)擇偶更加的看重經濟方面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不斷的提高,首先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對經濟條件的需求,人們越來越注重經濟方面。于是,青年人在擇偶方面也更加的注重對方的經濟能力。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轉型,年輕人的壓力也逐漸的加大,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困境,年輕人不得不把經濟條件看作很重要的方面。
(四)對性方面的看法更加的開放在我國傳統的社會中,人們對性的觀點是:丑陋,恥辱的。于是也導致了女性在性方面一直是被動的情形。而今,在社會的轉型時期,人們更加的看重性,性生活的和諧與否是一份婚姻很重要的方面。人們從以前的羞澀提起到如今的更加重視,乃至更加的開放,包容,這是社會進步,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五)離婚與戀愛失敗的情況也越來越多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社會的轉型時期,人們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很多人對婚姻持不同的觀點,并對婚姻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有12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占了總人數的24%,有7人認為婚姻是沒有愛情的,這占了總人數的14%,有13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升華,這占了總人數的26,%,有5人認為婚姻可以維持就可以,這占了總人數的10%,有7人認為婚姻是一種責任,是為了養育后代,這占了總人數的14%,有6人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占了總人數的12%。由此可見,不同的價值觀會對婚姻產生不同的看法,對婚姻有不同的理解。
(六)對離婚看的更加的開放在60年代,當時的整個社會以及社會中的人們都對離婚持否定的看法,甚至是一些更加“丑陋”的,“畸形”的看法,很多的人們認為離婚是對自己的一種損壞,離婚的人這一輩子就不會有機會獲得幸福了。而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拜變化,人們對婚姻,以及離婚都是保持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認為離婚就像結婚一樣都是一種婚姻的狀態了,都是一種正常的行為方式。
二、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也不斷的提高。以此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更加的開放,包容,尤其明顯的當代青年人的價值觀念的轉變,對婚姻與戀愛的態度轉變的也更加的快速,對待婚姻與戀愛的方式更加的開放,包容,對性的態度也更加的包容與理解,逐漸的不太注重父母的意見,更加的自由。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作為孩子的親人更應該多聽從孩子的意見,更加的多理解孩子,多從孩子的角度卡考慮問題,更加的學會放手,學會取包容。
參考文獻:
[1]社會轉型期農村青年的婚戀狀況與困境——以貴州省T村為例,2007,(6):26-28.
[2]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婚戀價值觀變遷研究[J],2014,(24):105-105.
[3]改革開放以來瑤族通婚圈的變遷研究——以廣西田東縣隴任屯為例,2010,(19):64-66.
[4]二十一世紀初年(2001-2012)中國婚姻文化嬗變研究——以報刊資料為基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3):27-27,29.
[5]大都市單身青年“婚戀焦慮”現象調查及成因分析.中國經貿,2014,(10):75-75.
作者:徐赫卿;彭月瑤;田紅雨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