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時期,青年教師成為高校發展的生力軍,對提高高校教學科研水平和學生質量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師隊伍,成為了當前高校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新時期;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探析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國家重點提出了要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著力建設一支團結向上、業務精湛的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在高校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力量,與學生溝通互動多,對學生影響大”,所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以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優化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提高青年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對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我國高校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數量已接近88萬,并且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還會繼續增加,因此,分析新時期我國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現狀,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滿意度,穩定教師隊伍,成為了當前高校要解決的迫切問題。新時期我國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如下:1、教學能力嚴重不足。青年教師剛剛走過學生時代,向教師角色轉換還需要一段時間,即便對教材非常熟悉,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由于缺少教學實踐、教學方法以及專業教師的指導,導致教學能力不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弱不僅制約著教師自身的發展,也影響著學生知識的獲取與應用,因此,如何快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成為了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中面臨的首要問題。2、經濟生活壓力大。青年教師畢業后成為家庭的頂梁柱,擔負著贍養父母,撫養孩子,購買房產等家庭重任,但是由于剛參加工作,工資水平低,各方面業務不熟練,再加上教學科研壓力重,導致青年教師面臨著生活、經濟多重壓力,許多青年教師都選擇了去校外兼職賺取更多的報酬的方式來滿足經濟生活的需要,從而也花費了大量提高自身教學、科研能力的時間,影響了教師自身的快速發展。3、工作滿意度低。青年教師剛邁入工作崗位,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但是大多數高校只集中在對教師進行招聘、培訓、考核和晉升,忽視了對新入職教師身心狀況和滿意度等方面的關注。青年教師剛邁入職場,由于缺少教學和科研方面經驗,面對學生和繁重的科研任務內心充滿了落差感和挫敗感,使教師對高校的滿意度不高,很難全身心的投入教學科研工作中去。4、優秀青年教師流失嚴重。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高校之間掀起了一場挖人大戰,高校紛紛采取各種手段大力引進帶帽子的優秀青年人才,那些地理位置優越、知名度高的高校在人才大戰中占據了絕對優勢。地方高校由于發展緩慢,優秀青年教師流失現象慘重,已經成為了不可逃避的問題。優秀青年教師為了提高工資待遇和學術競爭力,就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現象,不少優秀青年教師流向沿海或者省會城市的高校,導致一些高校人才流失嚴重,再加上許多高校內部缺乏激勵優秀積極性的措施,不公平現象的出現也導致了學校內部教師隊伍不穩定,嚴重影響影響了高校的長期發展。
二、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探析
建立一支業績精湛、師德高尚的青年教師隊伍,是高等教育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高校應該多措并舉,切實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1、優化青年教師入職前后培訓,全面提升教研水平。在職前培訓初期,為青年教師配備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教研導師,讓青年教師在入職初期就找到合作伙伴,他們可以作為助理教師同導師共同進行教學和科研活動,在觀摩和學習中提高自身教研經驗,通過教研導師的幫助和指導,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科研方法,得到提升和成長[4]。2、實施全面服務,提高教師的滿意度。為提高青年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高校應該尊重青年教師的思想,不斷強化為青年教師的服務意識,在精神上同青年教師達成共鳴。首先,改善學校的工作條件,為每個辦公室增加現代化的辦公設備,提高教師們現代化教學能力;其次,成立青年教師工作委員會,不僅可以學習交流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問題,也可以進行生活經驗和生活方面方面的探討,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教師[5];最后,學校要定期組織一些活動,青年教師、老教師盡情的暢所欲言,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溝通,從而使青年教師更加迅速的融入這個集體。3、建立科學的薪酬體系,提高青年教師的工資待遇,留住優秀人才。國內高校經費多用于引進和培養高層人才,而忽視了對校內原有教師激勵和培養。下一步高校首先應該向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上進行適當傾斜,強化績效考核,打破論資排輩,注重對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優異的青年教師給予重獎勵,調動青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其次,高校應該完善激勵機制,提高青年教師的工資待遇,為優秀的青年教師提供安家費、住房、科研啟動金等優惠政策,解除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從而真正留住人才。4、密切關注身心健康,加強隊伍文化引導。組織文化對于提高青年教師的組織歸屬感和認同感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強高校文化建設要著眼于青年教師所關心的問題。一方面以高校為核心,加強高校的形象設計,包括師資力量、教風、學風,教師師德等方面的建設[6];另一方面學校成立發展委員會,培養青年教師健康向上的愛好,為青年教師豐富生活、強身健體、緩解壓力,實現青年教師與高校的和諧共處,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煥軍.地方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
[2]張慧敏,王寶林.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
[3]陶艷瓊.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教育研究,2014.[4]張仙偉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
[5]張安富,靳敏.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系統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5.
[6]李覃,趙婷婷,李玫.淺論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優化方案[J].教育教學論壇,2018.
作者:張雯 單位: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