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青年信用修復的實施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除了在申請信用卡或銀行貸款時被告知有不良信息這種被動的獲取方式外,青年還可以充分利用各機構提供的本人查詢服務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從而主動獲知個人不良信息。我國目前收集和記錄個人不良信息的主要有四類機構,即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國家及各地政府部門、最高人民法院。目前,以上四類機構一般都設計了信息主體查詢本人信息的服務內容,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服務內容和流程相對比較成熟,據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計,2016年提供了500萬人次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和政府部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都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盡管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本人查詢及異議處理方面的規劃,但相應的服務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我國青年信用修復的主要方式
第一,主動糾正失信行為,失信信息超期自動刪除。青年在獲知個人不良信息后,如果確有不良信息所描述的失信行為,可以立即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比如,如發現有逾期貸款,立即還清;如發現有欠繳稅費,立即補繳;如發現曾經有違反規章的行為,立即停止該類行為等。如果能及時糾正失信行為,那么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后,不良信息就會被自動刪除,個人信用就能得到修復。世界各國大多都規定了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以保護信息主體的重建信用記錄權。我國《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上海、吉林、遼寧、內蒙古、陜西等省市關于公共信用信息的規定中也有關于保存期限的相關款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期限為二年”。
第二,異議申請。前文中論述了我國關于個人信息管理的國家及地方的政策法規中基本都包含了異議處理方面的條款,因此,青年在獲知個人不良信息后,如果發現信息中有錯誤或不完整,可以通過提交異議申請的方式要求相關機構核實并更改,從而達到修復個人信用的目的。人為錄入失誤、系統更新不及時、信息傳輸故障等各種原因都會導致信息錯誤或不完整,因此信息不準確也是不良信息產生的重要原因,2014年在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受理的48800件信用報告投訴中,77%為信息不準確。據統計,2007年至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共受理個人征信異議近4萬筆,其中,2014年全年征信中心共受理全國范圍內個人異議申請9692筆。個人異議處理的平均回復和解決天數約為9天。
第三,自主解釋。個人信用報告中一般都設置了“本人聲明”的信息段,當信息主體對異議處理結果不滿意,或存在需進一步說明的特殊情況時,還可以提交個人聲明。本人聲明中對非主觀惡意違約等的相關解釋和陳述將幫助青年爭取金融機構的理解,為建立新的良好信用記錄創造更多機會,因此本人聲明的內容對于青年修復個人信用也具有積極意義。此外,有些個人征信機構提供的個人信用報告中還有“機構說明”一項,青年也可以在糾正失信行為后請金融機構在此處說明其主動還款的事實等,這可以幫助青年對不良記錄進行解釋,而且來自于金融機構的信息更可靠,更易被采信,對青年修復個人信用有一定的幫助。當然,如果涉及糾紛或侵權事件,青年還可以直接去法院投訴,用法律手段維護個人權益。
第四,社會公益。社會公益包括志愿服務、慈善捐助、社區義工等。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一些省市開始嘗試為信息主體提供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來修復個人不良信息的方式。比如,2014年12月,江蘇省的《江蘇省機動車駕駛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辦法(試行)》中就規定了“1年內參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滿60個小時,或因見義勇為被市級以上表彰評為先進個人的,可以對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記錄進行修復”的條款。江蘇省宿遷市于2017年3月的《宿遷市青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意見》中規定,“經認定,當年參與志愿服務滿50小時的普通志愿者,對因拖欠水電費產生的不良記錄予以修復;當年參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時間滿60小時的普通志愿者,對一般交通信用失信記錄予以修復(限一次)。各縣區團委要聯合有關職能部門,進一步探索通過志愿服務可修復的輕微失信行為,完善青年輕微失信行為修復機制”。目前,許多省市都有關于志愿服務等社會公益活動的相關政策,但是將社會公益與個人信用修復相關聯的省市還很少,而且可以通過社會公益修復的個人不良信息一般僅限于在公共事業繳費、交通違規等公共信用信息領域,但不包括信貸逾期等金融領域的不良信息。
作者:王俊紅;紀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