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文化在社會價值觀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傳統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其重要性
文化的主導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一個國家失去了文化陣地,社會群體就會降低凝聚力,猶如一盤散沙,必然會混亂政治信仰、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規范,這將會從根本上危害國家利益。其次,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中亦面臨重重挑戰。經濟的迅速發展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同步。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某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任務繁重。如何有效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作用,確保全黨全社會緊密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是文化建設的緊迫課題。
還有“舌尖上的倫理失范”。“舌尖上的安全”已成民眾關注焦點。“毒奶粉”“毒豆芽”及臺灣的“黑心油”等事件的曝光,無不體現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也時刻觸犯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零容忍底線。近期被熱烈討論的“舌尖上的轉基因”,表達了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憂慮,各方討論莫衷一是。“舌尖上的浪費”,亦展示當前人們消費倫理文化的缺失。每年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這種“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可見浪費群體有民間也有官方,折射出了人們在吃喝方面喜排場、講面子的不正之風,有悖于我國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
二、踐行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社會思想日益多樣、文化價值更加多元、社會思潮更加多變,迫切需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是一個民族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名片、身份證和識別碼,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文化是上游,是高處的水,要占領文化的制高點,比如說文化立國、文化強國、文化興國、文化復興等。”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是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成為當今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到要建設“文化強國”,要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激發民眾的學習熱情,以文化來鼓舞人,共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最新表述,也是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的精神紐帶。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迫切需要。面對西方敵對勢力時刻對我國實施西方分化的圖謀,我們必須統一思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凝魂聚氣、強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價值觀領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長期的、復雜的。
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理論也是實踐。主旨就在于,使人民群眾在認知、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自覺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理念內化為堅定的信念,并執著地付諸于實踐。從這種意義上說,引導人們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落腳點和歸宿。當前的“文化下鄉”活動,既延續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又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體現了文化的大眾性和全民性。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對當前漢語的學習和推廣,切實領會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英語熱催生出我國眾多的英語學習者,四六級更是很多大學生競相考證的重點,以至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竟輕視了漢語的學習。近年來,我國對外建成越來越多的“孔子學院”,以宣揚我中華文化魅力,對內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這就是要驚醒人們對于漢字書寫規范的認識。這些既體現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也重現我中華文化的傳統魅力。
三、以文化促進核心價值觀的施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但也需與各方面工作有機融合、協調發展。國外常常宣揚自已的文化口號,以試圖統一人類文明的理念,以自已的價值觀來確立其文化的霸權地位。而我國的傳統文化更具有普世價值,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社會,與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加強文化產業的建設。有關部門要肅清文化市場,打擊一些不法分子,如兒童讀物《十萬個為什么》進行過度包裝,高價出售,《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兒童喜愛的動畫片中涉及暴力、語言粗俗等,同時減少一些翻拍劇。這些翻拍劇浪費資源,缺乏新意,甚至有些作品嚴重違背歷史事實,如某些抗日“神劇”,向社會傳遞了負面影響。要創作一些有意義的影視作品,這樣才有助于提升我國文化產品的質量和內涵,才能走出去與世界接軌,向全世界展示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樹立中國品牌,讓世界了解中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做好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從革命時期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精神等,無不豐富著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為祖國的建設無私奉獻,成為我們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總之,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復興之路上,路漫漫而道遠,要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應該從我國傳統的文化中發掘有益的元素,在社會各階層中傳遞正能量。同時也要與改革開放相結合,面向世界,吸納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才能體現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主張,才能端正人們的價值觀,實現文化繁榮、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作者:張州單位:信陽市浉河區委黨校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