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亞文化環境下外國影視作品的翻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品雜志》2015年第六期
一、國外影視劇翻譯現狀分析
如果說字幕是溝通觀眾與歐美影視劇間無礙之橋,那么隱身在網絡背后無償供給字幕翻譯的“字幕組”及其成員便儼然是建造橋梁的工程師。伊甸園、人人影視、破爛熊、圣城家園等各具擁躉的字幕組幾乎是每一個“美劇迷”、“大片迷”耳熟能詳的。字幕組是根植于網絡傳播為網上下載的影片配上相應中文字幕的自發性非盈利組織。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從片源、時間軸、翻譯、校對、壓片、等各個流程中均有專業化的工作范疇。這些字幕組的成員天然地親近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一切新鮮事物與觀點,樂于使用和傳播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詞,對影片的愛好是他們最大的驅動力。這些新能量、新觀點結合歐美文化與本土化的言詞一經碰撞,往往能夠為歐美影片的翻譯效果帶來意想不到的趣味性效果。當然,字幕組這一網絡衍生現象的顯著特點遠不僅在此。比如,字幕組成員大多非專業化的身份背景決定了他們不受傳統“學院派”翻譯方式之囿,選用更加不拘一格的方式靈活譯制,追求生活化、即時化的語言風格。總之,字幕組的出現為國內觀眾打開了一扇更為便捷的通往國外影視劇作品之門,他們生動的譯制方式也幾乎成為了時下翻譯界中不可忽視的一股新生力。強大的“中國制造”風潮也已席卷了今日的影視劇制造業,在西方影視劇越多越多出現中國元素、東方面孔、本土品牌植入廣告的同時,字幕組“中國風”的翻譯方式更是將“國有”推向了影視文化領域。
提及此處,我們需要引出翻譯中廣為人知的“歸化”理論,此概念由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學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Venuti)在其出版于1995的《譯者的隱身:一部翻譯史》中首次提出。所謂“歸化”,即“把源語本土化,以目標語或譯文讀者為歸宿,采取目標語讀者所習慣的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歸化翻譯要求譯者向目的語的讀者靠攏,譯者必須像本國作者那樣說話,原作者要想和讀者直接對話,譯作必須變成地道的本國語言。”漢語文化深刻雋永,博大精深,在歐美影視字幕翻譯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凝練出更加符合國人語言習慣及情境模式的對白,如“goodlooking”可被譯作“傾國傾城”,“Theonlyflawinanotherwiseperfectplan.”可被譯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等。
二、網絡語言與影視劇翻譯的辯證關系
網絡中的海量的片源、便捷的收看方式及低廉(從某種角度而言幾乎免費)的收看門檻,迅速收獲了時下國內觀眾的擁躉。在今時今日,一則簡單的網絡流行語的轉發量就可能以幾何倍數增長,網絡為媒體承載的文化傳播帶來了一次次質的飛躍,由此而改變的社會交往模式再也不是只有少數人享用的特權,反觀強大的傳播媒介影視劇及好萊塢影片也制造了為數不少的網絡流行語。2014年十月在國內上映的漫威大片《銀河護衛隊》一經上應,影片其他效應不談,僅“神翻譯”就在網絡上掀起了熱議。該片譯者賈秀琰曾翻譯過《環太平洋》《黑衣人3》等多部歐美大片,譯者在《環太平洋》中讓美國機甲戰士使出日本的“天馬流星拳”,《黑衣人3》中出現“地溝油”、“瘦肉精”等便曾引發爭議,此番為國內觀眾搭建通往《銀河護衛隊》觀影之橋也褒貶不一,微博上對其的調侃屢見不鮮,“大V”谷大白話更整理出了多大40處錯譯。可見,歐美影視作品是否親民,是否是接地氣兒的好作品,能否獲得經受了十余年美劇、大片洗禮的觀眾的認可與認同才是硬道理。其他歐美日常生活中的用語,如“Givemefive!”、“Comeon.”、“Easy,easy.”等更是經由歐美影視劇的浪潮席卷了今天國內青年受眾的生活。從昔日《大西洋底來的人》到今天的《權利的游戲》、《紙牌屋》等,國內觀眾對于美劇的追尋經歷了“被動接受(引進什么看什么)—主動接受(通過網絡搜索下載)—主動傳受(制作字幕上載分享)”等各個時期,網絡語言與歐美影視劇翻譯之間的關系早已不是簡單割裂或者獨立的狀態,它們一一對應,密不可分。
三、翻譯標準與作品翻譯的完美統一
談到翻譯理論,“信、雅、達”難免不被提及,其中頗具爭議性的焦點恐怕落在三者的重要性的排序之上。語言不僅傳遞著信息,也承載著一定情境之中的文化內涵,因此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在技巧上的簡單對換,更是兩種文化的有機結合與交融。任何一部影視劇作品都離不開深藏于背后的文化土壤。影視劇的文化輸出功能已經越來越被各階層受眾所認同,因此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影視劇作品中頻繁出現的廣告植入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新媒體語態之下,在網絡已成為每日必需的情態之中,如何將網絡流行語和譯品更好結合,可能就成為了我們亟待研習之題。
結合今日網絡語言在歐美影視劇作品翻譯中的特點,筆者認為,今后的譯品將逐漸呈現如下幾種趨勢:藝術性與通俗性的完美統一;娛樂性和時效性將被更加放大;“中國風”的呈現情態將塑造更加接地氣的翻譯風格;更多的網絡流行詞與經典對白將形成互相促進的良性互動。一般而言,翻譯可能會被視為一種技能,但毋庸置疑的是,完美生動的翻譯語言會更觀眾帶來一種“藝術”的享受,因此,在我們也應注意到,在以充分擁抱網絡流行語融于譯文趨勢的今天,在翻譯過程中也不應一味追求泛娛樂化,畢竟通俗與庸俗間仍舊有一道明顯的分水嶺。影視語言翻譯尤其是基于網絡情態下的影視作品翻譯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最終成為“遺憾的藝術”可能是影視劇翻譯中掙脫不了的樊籬,但在翻譯過程中如果能做到“以傳達原文的藝術意境為宗旨,盡量使作品通過翻譯后使觀眾得到藝術享受和情感共鳴,那么翻譯過的臺詞效果會更好。”因此,遵循翻譯原則,分析翻譯文本受眾特點,確定有效的翻譯策略,不僅能提高翻譯質量,又能使劇情通俗易懂,真正達到促進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者:岳俊琳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公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