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知識窗雜志》2014年第九期
一、藝術品真假難辨,投資風險巨大
筆者有位朋友曾在南昌市榕門路一家畫廊里以8000元的高價購買了一幅當代著名畫家的山水畫。經鑒定之后,證明這幅畫是假的。于是,朋友便拿著這幅畫,找到店家要求退換。可是,該店的老板卻說,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該畫是贗品,不予以退換。當時,朋友氣憤地表示,以后再也不會購買藝術品了。從這個事件中可以看出,藝術品市場的買賣具有特殊性,它的交易既不受市場機制的約束,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和保護,所以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會因為缺乏證據而難以維權,賣家可以概不認賬。
法律漏洞的形成,會導致一些賣假者出售贗品,既能收獲高額的利潤,又能逃脫法律的制裁,致使藝術品市場贗品泛濫,進一步提高了藝術品投資的風險,消費者群體急劇萎縮。所以,誠信危機是南昌市藝術品市場發展的瓶頸。
二、受眾面不廣,藝術品投資盲目
這幾年,各種畫廊及藝術區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在南昌開始發展起來。如791藝術區、699藝術區、樟樹林創意產業園等,為大眾提供了更廣闊的藝術品參觀的良好平臺。但是,筆者不難發現,當新鮮之風吹過之后,不少畫廊難以維持下去,特別是一些現代藝術展館,大部分普通觀眾難以理解抽象派、現代派、表現主義,更別說花錢去購買這些作品了。相反,一些“大師”“名家”的作品經過炒作,可以賣得出人意料的高價,即使很多不懂其內涵的人也趨之若鶩。投資者過分注重投資與回報,忽略了藝術品中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違背了藝術品收藏的目的與本意,把藝術品收藏等同于普通商品的買賣,使得藝術品市場出現一片混亂的局面,這就形成了當下南昌市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畸形”面貌。
雖說目前南昌市藝術品投資市場比較混亂,但是它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難免會出現問題,遇到困難。筆者認為,一方面,針對南昌市藝術品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部門應該行動起來,建立一個誠信機制,為愛好藝術品者搭建一個藝術品收藏的良好平臺,給投資者一個投資的理由;另一方面,消費者不要盲目地收藏藝術品,應先加強自身的學習,以免帶來經濟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將藝術品市場推向良性的局面。同時,南昌市還要建立相關的行業協會,充分發揮民間團體、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開展各種形式的研討、展覽、學習、交流等活動,豐富收藏家的審美情趣,提高藝術修養,以知識性和學習性引導收藏群體。
作者:吳揚單位: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