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佛山養生旅游資源與產品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國民對健康養生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養生旅游正勢不可擋地從眾多旅游業態中脫穎而出,成為旅游的新趨勢。古佛山養生旅游資源涵括4個主類,5個亞類和17個基本類型,資源單體數量36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養生旅游要素和深厚的禪宗養生文化積淀,形成了良好的禪宗養生旅游資源條件。以禪宗“道”的本質為切入點,將禪修境界與養生訴求、環境資源、旅游活動相融合,突出禪宗養生旅游主題,依據養生的“精神性”核心需求,按照問禪養身—習禪養心—參禪養性的邏輯理念,構建了“天人合一,禪養五重奏”禪宗養生旅游產品體系,并針對觀光游憩旅游、森林健行旅游、休閑人居旅游、民俗體驗旅游、禪宗體驗旅游等特色養生旅游產品的開發進行了初步設計。
關鍵詞:
養生旅游資源;養生旅游產品;禪宗養生;古佛山
在人口老年化和亞健康人群比重快速增加的社會大背景下,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國民對健康養生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身和諧,心自由”的健康養生已經成為了人們的迫切需求,養生旅游正勢不可擋地從眾多旅游業態中脫穎而出,成為旅游的新趨勢。目前國內關于養生旅游的研究還比較薄弱,除了養生旅游的概念、特征、分類與旅游動機等基礎研究外[1-5],主要研究成果多集中在開發層面。魏軍[6]提出了生態養生旅游產品開發的原則和方法;陳文武等[7]、王繼慶[8]探討了森林養生旅游主題與產品體系;劉麗君[9]分析了溫泉養生旅游文化開發策略;王志民[10]研究了宜春市養生旅游發開;楊懿等[11]對養生旅游資源進行了分類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養生旅游研究從早期的定性描述,逐漸發展到定量分析和區域綜合研究,這些成果為養生旅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參考,但現有研究中尚無針對中小尺度旅游景區的專門研究。
養生旅游產品設計是養生旅游發展的基礎。養生旅游訴求的多樣化,催生了養生旅游產品種類的多樣化。功能角度的養生旅游產品主要有康體保健、康復治療、靜怡養心、生理美容等4種類型[5];資源角度的養生旅游產品主要有高山療養型、森林療養型、海濱療養型和溫泉療養型[12];環境特色角度的養生旅游產品主要有長壽主題、山林養生、日光養生、花卉養生、生態水療養生、四季養生、民俗養生、其他養生等8種類型[13]。這些養生旅游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關注的重點大多集中在旅游活動的養生功能、休閑與養生方面,而突出文化養生旅游資源,強化養生“精神性”核心需求的養生旅游產品還不多見。禪宗融合了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思想,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心理文化,它蘊含的養生文化資源及其以心性論為核心的養生理念和養生方式與現代養生“精神性”核心需求高度契合[4]。以禪宗“道”的本質為切入點,將禪宗思想與養生訴求相融合,設計開發禪宗養生主題旅游產品,既是“人體物質形體與精神、自然的整合統一”養生旅游本質的需要[14],更是促進國內養生旅游產品品質升華的必然選擇。重慶古佛山良好的經濟與旅游市場區位、得天獨厚的綜合交通網絡、優質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養生旅游資源及其以禪宗為核心的深厚的養生文化,構成了古佛山發展養生旅游的綜合優勢。本文分析評價了古佛山養生旅游資源,探討將禪宗養生與環境資源及旅游活動融合,開發“天人合一,禪養五重奏”禪宗養生主題旅游產品系列,探索將禪修境界與養生范疇融合于養生旅游產品設計之中,以期設計出滿足養生旅游核心需求的高品質養生旅游產品。
1研究區概況
重慶古佛山位于重慶市榮昌區清升鎮,處于成渝經濟區中間地帶、重慶一小時經濟區西大門、渝西經濟走廊地帶,距榮昌城區15km。東鄰大足區、永川區,西接四川省隆昌縣,南鄰四川省瀘縣,北與四川省內江市、安岳縣接壤(圖1)。古佛山地形為東北-西南走向的梯田狀三級臺地地形,山體東西長8km,南北寬2km,面積16km2,主峰最高海拔711.3m,為榮昌區第一高峰,自然天成為極佳的休閑觀景平臺。古佛山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山水輝映,樹茂林密,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山地四周環繞著廣闊的低海拔淺丘平壩,大面積的農田與相間其間的形態、色彩各異的民居院落,構成一幅四季景色交替的田園風光。廣袤的田園風光與層疊起伏的山體相互映襯,構成極具觀賞價值的大地景觀。近些年來,古佛山所在的清升鎮通過發展茶葉、蔬菜、經果林、生豬、漁業等特色經濟,實現了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2014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4 503萬元,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區前茅。依托古佛山山地景觀、田園風光等旅游資源,開發的登山和鄉村休閑旅游產品在本地及周邊市場已有一定影響,但旅游產業尚未成型。為了充分利用古佛山的旅游資源,榮昌區已經將“古佛山休閑養生旅游區”確定為全區旅游發展的重點項目,相關規劃設計正在進行之中。
2古佛山養生旅游資源及其評價
2.1養生旅游資源古佛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源遠流長的禪宗文化、獨具特色的大地景觀以及豐富獨特的傳統美食與傳統工藝,構成了古佛山豐富的自然與人文養生旅游資源條件。楊懿、田里等按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結合養生旅游資源的特征,將養生旅游資源分為4個主類、7個亞類、23個基本類型[11]。古佛山擁有地文景觀、水域風光、旅游商品、文化活動等4個主類,綜合自然旅游地、泉、天然湖泊與池沼、地方旅游商品和民間習俗等5個亞類和17個基本類型,資源單體數量達到了36個(表1)。豐富的禪宗遺存與深厚的禪宗養生文化積淀,獨特的大地景觀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獨特又方便移植的養生旅游要素共同奠定了古佛山良好的禪宗養生旅游資源條件。
2.2養生旅游資源評價
2.2.1以禪宗為核心的養生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明顯 古佛山佛教禪宗源頭悠遠、歷史輝煌,素有“西來第一禪林”之美譽,是川渝地區著名的佛教禪宗文化圣地,現有羅漢寺(羅漢寺距今1 270余年)遺址、“西來第一禪林”石牌坊、禪修洞、禪意池、摩崖石刻等佛教禪宗遺存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分布相對集中。由于佛教禪宗的長期浸潤與融合,古佛山及周邊區域的社會生產生活之中保存著濃郁的禪宗文化氛圍,既有延續至今的參禪、禪修、禪食等養生傳統,也有流行于民間的河包肉龍(民間舞蹈)、纏絲拳(纏門、蠶門)等民間健身活動,更為特別的是保留著濃郁的禪茶、禪林、禪農、禪居等生活習俗。豐富的禪宗遺存和全方位滲透的禪宗文化構成了古佛山厚重的禪宗文化積淀。禪宗既是古佛山最具特色的旅游資源,也是古佛山的文脈,更是古佛山養生旅游資源的核心。積淀深厚的禪宗養生文化是古佛山相對于國內其他養生旅游地最為明顯的資源優勢。
2.2.2良好的生態環境構成養生旅游發展的本底資源 古佛山主峰為榮昌縣第一高峰,梯田式層狀山地地形以及山中的森林、泉水、溪流、池塘、水庫構成山水輝映的秀麗風光。山上森林植被覆蓋率高,樹木繁多,大面積成片的松樹林、杉樹林、楠木林、茶園以及境內溫和的氣候條件構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古佛山四周規模化種植的經果林、成熟的平壩農耕以及劉家院子、宋家院子為代表的民居村落所構成的意境相映的鄉野田園襯托起伏的山巒、縱橫的溝壑,形成獨具特色的大地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大地景觀成為古佛山發展養生旅游的本底資源。
2.2.3養生旅游要素資源豐富獨特又方便移植 榮昌區特有的黃涼粉、鹵白鵝、鋪蓋面、羊肉湯等養生飲食,櫻桃、黃花梨、榮昌豬、林下竹蓀等生態農林畜產品,稻田養殖的白烏魚、小龍蝦等綠色水產品,生態種植的白芷等中草約材,以及榮昌三寶(折扇、夏布、安陶)、何氏小提琴等傳統工藝不僅是市場潛力巨大的養生旅游要素資源,而且十分方便旅游產品開發時進行項目移植。
3古佛山養生旅游產品開發與設計
3.1養生旅游產品體系養生旅游包括養身、養心、養性3種不同的范疇,以及強身健體、康復治療、延年益壽、修身養性、修復保健、生活體驗、文化感受等七大訴求[15]。養生旅游產品的開發在順應市場需求的同時還應該發揮引導消費的作用。在中國,禪宗與養生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養身必須與養心并重。根據古佛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及其以禪宗為核心的養生旅游資源優勢,針對養生旅游市場的多層次需求,以禪宗養生為主線,將禪修的3種境界(苦苦尋覓、似有所悟、頓悟永恒)與養生的3種范疇(養身、養心、養性)和古佛山層狀地理環境及資源與旅游項目布局有機融合,按照問禪養身—習禪養心—參禪養性的遞進邏輯理念(圖2),構建古佛山以禪宗養生為重點的“天人合一、禪養五重奏”養生旅游產品體系。
3.2養生旅游產品開發
3.2.1觀光游憩旅游產品 觀光游憩是旅游最基本的活動內容,自然也是旅游產品體系開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佛山獨特的田園風光、大地景觀、森林景觀、佛教禪宗文化遺存等具有很高的觀光游憩價值。通過游覽線路設計,優化旅游景點組合,以大地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主體,開展田園野韻觀光游憩;以山地、溝谷、森林為主體,開展山谷風韻觀光游憩,以茶林風光為主體,開展茶園律韻觀光游憩;以山泉等自然水體為主體,開展古泉清韻觀光游憩;以禪宗文化遺存以及禪宗浸潤的民俗風情為主體,開展宗教禪韻觀光游憩,構建古佛山觀光游憩旅游產品,引導旅游者觀光、消遣、娛樂,滿足大眾旅游者問禪養身需求。
3.2.2森林健行旅游產品 大自然賦予了古佛山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梯田層狀風貌。古佛山林區森林植被豐富,樹木繁多,有大面積成片的松樹林、杉樹林、楠木林等。古佛山森林負氧離子含量高,紫外線充足,還有臭氧、過氧化氫等殺菌消毒氣體,具有保健和調節心理的功能。山中有泉水、溪流、池塘、水庫,山水輝映,山巒起伏,溝谷縱橫、綠樹蔥蘢、四季分明、鳥語花香,是登高、游憩、森林浴、療養的好場所,是渝西地區難得的登高遠眺平臺。依托良好的森林景觀與森林環境資源,完善登山步道與旅游配套設施,打造林海漫步、禪林修身、森林沐浴、綠色SPA、森林瑜伽等主題旅游活動項目,構建古佛山森林健行旅游產品,滿足旅游者親近自然、康體養身需求。
3.2.3休閑人居旅游產品 國民休閑需求發展趨勢與獨特的區位條件,決定了古佛山休閑旅游產品的巨大發展潛力。依托古佛山的鄉村、田園、森林、水體、茶園等國人公認的傳統“福地”資源,以禪意主題酒店、點式養生公寓、傳統手工藝體驗館和特色美食長廊為載體,以參與和互動為主要旅游活動形式,以親近自然山水,呼吸新鮮空氣,品嘗特色美食,引導游客回歸自然;以發現自然,順應自然,引導游客融入自然;以體驗生活,反思總結,引導游客修身養性等為旅游主題,構建古佛山休閑人居旅游產品,以度假安養、居家養生方式滿足小眾旅游者參禪養性需求。
3.2.4民俗體驗旅游產品 隨著人們個性化和參與性需求的加強,體驗性旅游產品已經成為區域旅游產品開發的焦點。充分利用古佛山參禪、禪修等宗教養生,嘗新、殺年豬等養生民俗,河包肉龍、纏絲拳等民間健身活動,茶文化、榮昌三寶、何氏小提琴、客家移民文化等傳統養生文化民間習俗,以及鹵白鵝、羊肉湯、鋪蓋面、黃涼粉、麻竹筍等眾多著名特色餐飲,以參與性活動設計為主要手段,以引導游客感知捕捉民俗獲得感觀的愉悅,繼而深入領會禪宗、田園風情、傳統工藝、特色美食等的精髓,開展造審美體驗;以引導游客參與傳統工藝制作、美食品鑒、習禪、民間健身等活動,實現放松自我,愉悅身心,開展娛樂體驗;以將學習融入體驗旅游過程,引導旅游者獲得情感、思想體驗,開展教育體驗;以引導游客享受寧靜的鄉村環境,回歸恬淡的田園生活,在淳樸的人際交往中解除日常的緊張狀態,開展逃避體驗,從而構建古佛山民俗體驗旅游產品,滿足旅游者習禪養心需求。
3.2.5禪宗體驗旅游產品 禪宗強調身體的和諧統一,追求心靈的解放,以求達到心性合一、梵我合一境界,從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禪宗文化與現代養生的高度契合,及其極強的參與性、知識性和神秘性,奠定了禪宗體驗旅游產品巨大的市場潛力。依托古佛山豐富的禪宗遺存,深厚的禪宗文化積淀,濃郁的禪意民俗氛圍等資源基礎,通過恢復古佛禪寺,創立國學院、靜修室、瑜伽診所、禪茶館等禪宗旅游載體,開發參禪、禪修、禪茶、國學、瑜伽等參與式活動項目,構建古佛山禪宗體驗旅游產品,引導小眾旅游者通過參禪、習禪實現思想上的修身養性來舒緩身心,達到養生的目的。
作者:曹華盛 鄧廣山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地理與旅游學院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