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道路設計的方法及相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城市道路的設計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因此,在進行城市道路設計時,必須使道路設計符合相關設計規范及原則。在城市道路設計方法上,要注重城市道路線形設計,道路橫斷面設計,合理設計城市道路排水系統以及科學設計城市道路周圍綠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城市道路功能的問題,保證城市居民交通出行便利,并為城市建設作出貢獻。本文就城市道路設計的方法及相關思路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相關思路;完整街道;海綿城市;解析
市政道路作為城市重要內容,對城市發展至關重要,只有科學合理的做好道路規劃設計,才能緩解交通壓力、美化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生存空間。
1市政道路設計理念
1.1基于舒適性新理念的城市道路設計
經濟越是發達,人們物質追求程度越高,特別是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人們對自身需求也已經不再是單純性的個體追求,而是從單純物質需求上升到對精神層面的需求,對自身生活的區域情況更加關心,道路是一個城市的形象,人們對道路交通的要求是不斷變化提升的。以往,人們對道路要求標準不高,只要寬闊平坦就可以了,但現在卻不同了,人們不但要求道路交通順暢、路面干凈,而且還需要舒適和美觀,可見市政道路設計的理念也需要跟隨人們的觀念不斷轉變。
1.2體現城市的特色
城市是人們生活工作的集中區,不論城市大小均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文化和歷史,要想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精神需求,就要在城市發展特色上下功夫,體現在道路設計上則需要個性化道路,也就是說,對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時,需要設計人員能突出城市特點,展現出城市的歷史文化,道路設計可以根據城市環境、自然、地形等,把城市獨特的風貌展示出來,使道路和城市相融合,展現城市獨特魅力,讓人們充分認可,全面接受。
1.3體現功能特色
道路是具備功能性的,任何一條道路的開建都是有目的的,道路連接兩端,還要有自由的出口,那么進行道路設計時,一要在功能上得以體現,設計人員要全面了解城市生活節奏,進行設計城市道路的時候,就要對城市特色做出綜合性的考量,不能因為只滿足道路游覽功能而損害交通功能,一定要避免出現道路交通擁堵的問題,保證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市政道路設計基本原則
2.1平面線形的設計
對道路進行平面線形設計時,需要綜合各種影響因素,避免出現用地問題。對單一道路平面設計需要考慮道路整體性,對交叉口位置要設計合理,安排得當,不能違背總體規劃及相關控規要求。城市道路多是以直線為主,圓曲線與緩和曲線結合,轉向處偏角需要保證平順;道路交叉口、周邊場地出入口、停車區關系到使用后的便利,因此需合理調整曲線半徑、長度等要素,使道路線形更加科學。
2.2避免小偏角設計
這是一種特殊的形態,主要是道路偏角≤7°的情形,如果必須出現小偏角,則需要合理設計,因為平曲線長度比實測短,駕駛員通行時,很容易產生急轉彎錯覺,往往操作不當會發生事故。小偏角設計非常關鍵,平面定線是主要的設計方法,城市道路中,要想取消一個小偏角較為困難,有時還要增加一些工程量或拆遷。城市快速道路設計需要合理解決,保證速度較高時行車安全。路線交叉口可采用3~5°轉角,不用考慮彎道的情況,只要做好交叉口設計安置,就能有效解決小偏角的問題。
2.3避免最小縱坡
城市道路建設時,會出現許多小于0.3%的縱坡,這種道路一定要科學設計,避開這種坡度,不能因為設計不合理,而導致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車積水等問題,確保行車安全。因為坡度小,路面積水就會增加,車輪與路面就會出現一層“水膜”,使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阻力降低,如果剎車減速,就會造成事故發生。所以對城市道路設計時,盡量采用大于0.3%的道路縱坡設計。
3市政道路設計的方法分析
3.1城市道路線形設計
在進行市政道路線形設計時,必須滿足以下幾個要點,一是必須考慮城市重要建筑物,包括著名景點等對道路路線設計的影響,在進行城市道路設計之前,要嚴格按照城市道路設計的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要對城市建筑物和城市道路設計路線進行實地勘察,確保道路周圍信息資料的詳實性,如果遇到某些建筑物對路線有重大影響,要根據城市道路建設成本進行綜合考慮,不能盲目拆除城市建筑物。此外,考慮到城市道路建設代表的是整個城市的美觀,在進行道路設計時,要綜合分析城市道路的地形以及城市道路排水等情況,保證城市道路線形美觀、協調、實用。
3.2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
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橫斷面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各種出行功能的需求,同時應引入完整街道設計的理念,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舒適和安全。因此,在進行橫斷面設計時,必須使橫斷面各個組成按照城市道路的級別、車速、車流量等進行設計,包括機動車道、慢行道、人行道以及中分帶組成部分的尺寸。在當前道路橫斷面設計時,特別是生活性道路設計中,應摒棄以小汽車交通為主的誤區,重視人行道、自行車道、公交專用車道的設計,構建生活空間為主的“完整街道”。
3.3城市道路路基設計
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路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要想城市道路運行良好,必須對路基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城市道路路基一般分為三種①地質條件較好的路基,這種路基不需要特殊工藝處理,采用清表后翻挖晾曬或者增濕的設計方法,對既有路基進行設計。對于路基坡度大于5%的路段,采用臺階式開挖的處理方法,然后再使用合格的土方材料進行分層填筑,增加路基的穩定性。②地質條件一般的路基,這種路基無法滿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設計中應采用換填墊層法進行處理,以滿足路基的變形要求。③軟弱地基、沉降量較大的路基,這種路基必須根據城市道路的等級及荷載要求進行復合型地基處理。
3.4合理設計城市道路排水系統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也是城市道路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在進行城市道路設計時,必須考慮地下水和路面積水兩種情況對城市道路的影響,針對地下水較高且較為豐富的區域,可以在城市道路路基底部加上隔水層,減少地下水對路基強度、穩定性的影響。針對城市雨水較為豐富區,應逐一排查設計路面的低點,同時采用加密雨水篦的設計方法,有針對性排除路面雨水。
3.5科學設計城市道路綠化
城市道路周圍的綠化設計也是屬于城市道路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在不同類別、性質的城市道路上進行綠化設計,不僅可以改善周圍環境,提高城市的整體美觀性,同時可以緩解駕駛人員的視覺疲勞。比如:部分穿越中心區域的城市快速路,由于用地受限,城市道路離居民區不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城市道路的兩邊及中分帶上栽種樹木,根據不同路段進行樹種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除塵、降噪等作用,減少城市道路的交通污染。設計中應引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磚鋪砌,同時利用道路綠化、側分帶建立生態植草溝和雨水花園。利用滲透、滯留、傳輸相結合的方式對道路和周圍匯水區徑流進行管理,沿著道路布設縱向排水管道,徑流通過植草溝和雨水花園傳輸,收集后進行回用。
4小結
城市道路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決定了城市居民生活是否便利,城市環境是否美觀。我國目前的市政道路設計遠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這就要求市政道路的設計人員要不斷的開闊視野,不斷的學習創新理念,才能更好的為城市建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彩峰.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方法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5,Z1:132~133.
[2]于彎,張久鵬.市政給排水設計存在問題以及設計方法[J].四川水泥,2015,02:275.
[3]周鑫.探討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及檢測要點[J].江西建材,2015,04:180+182.
[4]王寧.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設計方案探討[J].給水排水,2016,42(11):27~31.
[5]鄧君.市政道路路基與路面城建的設計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4:253.
作者:歐朝龍 單位: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廈門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