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針對電子、電氣類專業學生在創新性實踐項目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和新升本科院校在電子設計競賽中的困難進行研究,提出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和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結合綏化學院的實踐經驗進行分析。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既能保證創新實踐項目的完成,又能促進電子設計競賽取得較好成績。
關鍵詞:
創新性實踐項目;電子設計競賽;教學模式
創新性實踐項目和電子設計競賽是構建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展示學生創新能力的平臺。但是創新性實踐項目和電子設計競賽在實施過程由于受實驗儀器設備和場地等因素的限制,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導致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完成情況較差,電子設計競賽成績不理想。針對綏化學院電氣信息類專業的學生,結合這6年指導電子設計競賽和實踐教學的經歷和感悟,探索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平時的教學實踐滲透到學生的創新培養中去。
一、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現狀
(一)綏化學院創新性實踐項目和電子設計競賽教學現狀。電子設計競賽是我國大學生中最具影響力的賽事之一,從黑龍江省來看,新升本科院校參賽隊較少,獲獎的隊伍相對較少。新升本科院校在目前的電子設計競賽中處于較困難的時期。在參賽觀念、政策、指導教師、學生素質、實驗設備、實驗技術和經費相對薄弱。結合綏化學院的現狀和教學條件,要取得較好的競賽成績,提高教學質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1]創新性實踐項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大學階段獲得了創新性的科學研究鍛煉,促進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同時,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更加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培養方式,有力地推進了實踐教學改革,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2]
(二)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踐中存在的弊端。由于目前國內的一些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水平不高,有很多的環節還是需要人工進行操作,而一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電子生產的過程中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實現自動化的同時也就不需要低端的工人,而懂自動化又會操作、使用高端機器的人才則受到了青睞。到電子、電氣類公司實習所做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生產線上的操作,這些工人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重復性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枯燥無味,很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在這樣的公司實習,對于實習生來講,除了能夠鍛煉在工作單位踏實肯干的毅力和掌握該產品的生產流程外沒有任何幫助。據調查,大多數的實學生都淪為廉價勞動力,而且實習期間大學生的待遇的確有限,還有一些學生反映實習內容與專業根本不相關,甚至無事可做,顯然實習結束后肯定被企業所淘汰。這樣大學期間的校外基地實習、學生實踐訓練就成了擺設。實習非就業,在沒有相互利益的前提下,公司不會按照標準員工的培養方式來培養,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到生產線上去操作,這個是公司需要的。這樣我們培養的電子、電氣類專業的畢業生到工作單位的工作是設計研發新的產品,或是對目前所生產的產品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或是產品測試檢修人員,或是到生產線上去當工人。我們目前的畢業生正處于兩難的尷尬局面,只有一少部分人能搞設計、搞研發,而讓學生到生產線上去當工人,學生還不認可。
二、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一)具體的組織與管理及實施過程。綏化學院組織電子、電氣類專業的學生從2010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畢昇杯全國大學生電子創新設計競賽、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物聯網設計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等,取得一定成績并培養了多批優秀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強的畢業生。成立電子創新園區,為學生提供課外科技活動場所,配置電子儀器設備和電子元器件,電子創新園區全天開放,早上5點到晚上10點,有專人負責管理。每個實驗室配有指導教師。從經驗來看,開放實驗室有效利用和挖掘實驗室資源,促進了實踐教學改革,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自學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以前教師和學生在制作電路時,常常碰到少元器件的情況,現在電子元器件有專人負責,統一購買庫存沒有的元器件,分類放好,領取使用統一填寫領用單。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有嚴格時間要求,需要參賽學生在4天3晚完成作品,學生必須迅速選題,擬定設計方案,明確分工,在設計與調試中耐心細致。時間緊迫,題目難度大,指標要求高,許多參賽同學一直守在實驗室,每天只休息4、5個小時,有的甚至通宵苦戰。完成設計成品到撰寫技術報告的全過程,需要培養學生平時的動手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生從進入電子創新園區開始初級培訓選拔,并通過電子設計競賽進一步鍛煉隊伍,學生通過自由組合和安排分為3人一組,要求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學生申請創新性實踐項目,給學生們提供專用實驗室、配備實驗儀器并安排指導教師,使學生參與到競賽和創新性實踐項目中,解決了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競賽相脫離的狀態。指導學生電子技術基本理論知識、電子測量技術、單片機技術、仿真軟件和制作模塊電路、數字電路等。在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關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綏化學院近2年的工作重點?!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關鍵在于拓寬教師隊伍多元化、多渠道的培養途徑。只有在一線生產中,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才能切實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學校采取派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實踐,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來校傳授,專業理論課與技能訓練課雙肩挑,組織教師專業技能訓練等方法,提高雙師型教師動手實踐能力,使雙師型教師及時地將新技術、新工藝運用于教學之中。2012年綏化學院派出6名教師分別到浙江亞龍教育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清遠見教育集團學習嵌入式技術。這些教師既具有專業理論水平,還有豐富的工程實踐能力,講課時能適當引入工程實例,由他們指導電子設計大賽和創新性實驗項目,才能培養出好的參賽學生,取得好的參賽成績,保證創新性實驗項目的完成質量。[3]
(三)設置激勵機制。激勵機制體系,包括學生參賽激勵和教師指導激勵兩個方面。針對學生的激勵政策包括賽前訓練、參賽及獲獎的學分置換和獎勵政策;針對教師的激勵政策包括教師指導賽前訓練、參賽及參賽的工作量計算及獲得的獎勵,在年度評獎、教師晉升職稱、提職等給予優待政策。對積極參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獲獎學生,可申請專業課程實行加分獎勵。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獲得省級三等獎及以上獎勵,可以免修部分相關實踐環節的學分。通過了解目前已就業學生的基本情況,總結出“一專多長”這個名詞。一專多長是指:要求學生至少有一門專業課為優秀,即為“一?!薄Υ蠖鄶档膶I課都有一個了解,即為“多長”。就電子、電氣類專業來講,學生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要學到很多門專業課,學生不可能把每一門的專業課全部學好。而到工作崗位,用到的往往就是一兩門專業課的知識,也就是說學好一門專業課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前提是這門課程要優秀。同時,也要對本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進行了解,以便在涉及到學科交叉的時候能有個參考。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調整實驗實訓課程開設的科目和學時,減少實驗內容單一,實驗教學模式缺乏創造性的課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的獨立設課的實訓課程,在低年級逐步引入創新設計實踐,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注重綜合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4]
(四)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教學模式總結階段。通過參加電子競賽活動,為在校學生開拓視野、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生通過這樣的比賽不僅得到了綜合訓練,同時在比賽中培養團隊合作意識。使他們在各方面更加成熟。這些學生的成才,也對低年級學生中產生了良好的輻射作用。電子設計大賽加強高校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素養,培養電子設計競賽指導教師后備力量,推動了師資隊伍建設。電子設計大賽促進電氣信息類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推動了我校電子信息領域的教育教學改革及人才培養。針對大賽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對現有的電子類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和改革。把創新性項目與電子設計大賽項目有效引入常規的課程教學,分層次,分模塊構建一系列實踐實訓課程,使實踐教學體系更加完善。
三、結束語
綏化學院的實踐證明,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教學模式是可行的。電子設計競賽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實踐動手能力強,特別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協作精神的學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華的空間。通過大賽,學生在綜合素質上有所提高,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電子設計競賽有力的推動創新性實踐項目的課程體系改革和課程內容更新;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完善和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制訂和健全實踐教學的管理制度,以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新輝,等.新升本院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現狀與對策[J].長沙大學學報,2008(2).
[2]陳麗娜.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結合起來[J].信息工程,2011(1).
[3]肖衛初,鄧曙光,陳偉宏.創新性實踐項目與電子設計競賽相結合教學模式[J].中國電力教育,2012(12).
[4]馬利.電子設計競賽與實驗教學融合模式的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2).
作者:李懷亮 蘇寶林 趙金陽 單位:綏化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