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層建筑外架安全施工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層建筑施工,設置懸挑腳手架應用廣泛,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節省資金投入。從懸挑工字鋼、錨筋、斜拉鋼絲繩、立桿、水平桿、連墻件、剪刀撐、斜撐的構造要求進行詳細設置,進而保證懸挑外架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高層建筑;懸挑腳手架;鋼絲繩
1工程概況
某安置房工程懸挑外架,工程擬建位于南昌市內,剪力墻結構,標準層層高2.9m,本工程1#樓為14F住宅樓、2#樓為22F住宅樓。
2外架總體設計
本工程從二層樓面開始懸挑,5層一挑,標準層每段懸挑高度14.5米,最最高一挑起始標高49.5m(18F)。此架為一架二用,既用于結構施工和裝修施工,同時兼作安全護防。
3懸挑外架布置
懸挑腳手架采用工字鋼作梁,從結構樓層上挑出,作為懸挑支撐結構。型鋼梁臨時固定在結構樓面上,用預埋錨筋固定。在懸挑出的工字鋼上搭設Φ48×3.0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在工字鋼懸挑末端按照構造設置一根鋼絲繩,而鋼絲繩僅作為保險裝置,不參與工字鋼的受力計算及剛度驗算。
3.1懸挑工字鋼平面布置
懸挑外架:懸挑梁為I16號工字鋼,長度4~6m,從樓層轉角開始布置,沿結構邊按水平間距1.5m均勻布置,內錨固長度2.0m,從建筑物外邊梁外挑長度為0.3m+0.80m+0.1m=1.2m。
3.2懸挑工字鋼立面布置
3.3懸挑工字鋼的構造要求
3.3.1工字鋼的一般構造措施懸挑梁采用16#工字鋼制作,在腳手架立桿根部位置處各滿焊一個Φ25鋼筋頭,以防止立桿滑動或竄動。端部鋼筋頭距離挑梁前端100mm,第二個鋼筋頭距端部鋼筋頭800mm,高出工字鋼150mm。在工字鋼底部,腳手架立桿位置焊接Φ25鋼筋頭,長度150mm,用于防止斜拉鋼絲繩移位。
3.3.2轉角處特殊部位工字鋼構造措施位于轉角處的設置方法是采用輻射式布置型鋼梁。結構邊柱及轉角處的懸挑工字鋼伸進框架柱或剪力墻,在框柱內部預埋錨筋布置,澆筑砼時將工字鋼一起澆筑,拆除腳手架桿件后再割除懸挑工字鋼。轉角部位懸挑工字鋼梁縱向間距調整為@800。
3.4錨筋的構造要求
(1)卡環錨筋采用HPB235級Φ16圓鋼制作,錨筋錨固在砼內的錨固長度不小于30d(d為鋼筋直徑)。(2)樓面平面共預埋3道錨筋,第一道在懸挑端邊梁梁中位置預埋,防止工字鋼側移,第二道錨筋預埋在距第一道2300mm位置,第三道錨筋預埋在距第二道200mm位置(且離末端150mm)。(3)在結構框架邊梁側面預埋吊環Φ20圓鋼錨筋作為鋼絲繩與結構的拉接點。
3.5斜拉鋼絲繩的構造要求
(1)每根工字鋼上的外側立桿均設置一根規格為6×19×14mm斜拉鋼絲繩,鋼絲繩僅作為保險裝置,不參與工字鋼的受力計算及剛度驗算。(2)鋼絲繩固定在預埋于上層樓層的Φ20吊環上,做到所有鋼絲繩拉緊程度基本相同,避免鋼絲繩受力不均勻。鋼絲繩端部均設配套繩夾每端4只,相鄰繩夾間距150mm,緊固牢固,鋼絲繩自由端長度不得小于200mm。吊環預埋位置與工字鋼梁的預埋位置在同一鉛垂線上。
4腳手架的構造要求
4.1立桿的構造要求
(1)立桿根部插在焊接在工字鋼上的Φ25鋼筋頭上,在立桿根部設置縱橫向掃地桿,距離工字鋼表面不小于200mm。(2)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結構進行可靠連接。(3)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接頭與相近大橫桿的距離不宜大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鄰立桿接頭要相互錯開,不要在同步高內,相鄰接頭的高度>500mm。搭接時的搭接長度Ld≥1m,用三個旋轉扣件扣牢,扣件的外邊緣到桿端距離不小于100mm;(4)立桿頂端高出屋面最上一步作業面一步架高。
4.2縱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
(1)縱向大橫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三跨,橫距中間設置一根填芯桿。大橫桿對立桿起約束作用,故大橫桿與立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2)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的接頭要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得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要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得大于縱距的1/3。(3)縱向水平桿伸出立桿端頭的距離統一為100mm。(4)每步之間設置一道攔腰桿,要求同縱向水平桿。
4.3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
(1)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位于主節點處,置于縱向水平桿之下,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并嚴禁拆除。兩跨之間的小橫桿,每跨之間設置一根,用扣件與大橫桿扣緊。(2)主節點之間的橫向水平桿,間距不得大于400,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3)小橫桿伸出立桿的長度統一為100mm,既可以防止桿件滑脫,又能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
4.4腳手板及安全防護構造要求
腳手板采用竹串片,每步均設置。安裝兩端及中間均要用鐵絲與縱橫向水平桿綁扎牢固,網片的接頭要平整、整齊、無翹起。外立面滿掛密目安全網。架體與結構間300mm空隙用笆排密封,并設置水平防護兜網。作業層外側設置180mm高踢腳板。
4.5連墻件的構造要求
(1)連墻件的數量的設置要滿足要求,在與懸挑梁相對應的建筑物結構上設置連墻件。嚴禁采用柔性連墻件。(2)連墻件設置采用一層兩跨布置(即2.9m層高×1.5m×2跨),從懸挑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并要靠近主節點,偏移主節點的距離不要大于300。(3)連墻桿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要下斜設置。(4)每層結構澆筑砼時在樓層邊梁預埋Φ48×3.0扣件式鋼管,作為連墻桿的拉接點,并用直角扣件與立桿連接牢固。
4.6剪刀撐及橫向斜撐的構造要求
4.6.1剪刀撐剪刀撐在外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根,斜桿與水平面的夾角在45°~60°之間,從底至頂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m,用三個旋轉扣件固定,旋轉扣件中心線與主節點的距離不得大于150mm。
4.6.2橫向斜撐橫向斜撐設置在架體轉角處,并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斜腹桿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0mm。
作者:劉義豐 單位:南昌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