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茶生產工藝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綠茶片的生產對茶葉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意義重大,針對綠茶片加工技術關鍵控制點,采用蒸汽殺青機,轉子破碎,優化分篩揀梗環節,明確生產工藝流程、裝備配置和工藝參數,實現了全程連續化作業,成品茶制率達到5.5~6.5,經濟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顯著。
關鍵詞:
綠茶片;工藝設計;初步應用
近年來,茶飲消費快速增長,綠茶片的生產,以棄老茶鮮葉、碎末茶為原料,主要用于袋茶原料、食品添加、飲料萃取、天然防腐劑、美容化工等領域,既促進了茶葉深加工、延長了產業鏈,又提高了茶葉附加值,使茶葉不光可喝,還可吃、可用,對實現茶葉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增加茶農收入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綠茶片加工技術關鍵控制點,采用蒸汽殺青機,轉子破碎,細化分篩揀梗環節等技術,優化綠茶片加工裝備配置和工藝流程,實現了全程連續化作業,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加工效率,收到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
1生產工藝流程及主要加工裝備
1.1工藝流程
攤青→殺青脫水→冷卻→揉切→連續烘干→粉碎→分篩→風選→揀?!a火→稱重包裝。
2主要工藝參數
2.1攤青
采摘的鮮葉要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以便散發青氣、水分,避免陽光直照。
2.2殺青脫水
要求上葉均勻,上葉量、殺青速度、殺青葉脫水程度可視情況進行調整,溫度200~300℃,殺青過程20s左右,熱風爐余熱熱風脫水,整個殺青脫水過程1.0~1.2min,達到殺青葉葉張完整,成朵成個,失重約20%,葉表面干爽,色澤綠翠,無煙焦味,無青張紅葉。
2.3冷卻
調整殺青葉冷卻機速度,使殺青葉冷卻至室溫。
2.4揉切
要求最大限度地破壞葉細胞,使茶汁在沖泡時快速浸出,揉切完成后,要求葉組織破損率達到80%以上。
2.5連續烘干
溫度100~130℃,薄攤,時間每臺7~10min,共用時間35~50min,含水量5.5%~6.0%,發展香氣和緊固顆粒。
2.6粉碎
經打碎、切隔形成片狀碎茶,要求規格符合12~60目。
2.7篩分
篩分后分出篩號茶、頭子及末茶茶灰。
2.8風選
除去黃片、毛筋、灰末及其他雜物。
2.9揀梗
揀出茶梗、片樸、毛筋及雜物,提高凈度。
2.10補火
溫度在80~90℃,時間5~10min,含水量達到4.0%~5.0%,用于發展香氣去掉粗老氣。
2.11勻對包裝
按照標準進行產品勻對,完成后稱重包裝,內套塑料袋裝箱,即成為綠碎茶的成品茶。
3初步應用
優化配置綠茶片加工裝備,實現了殺青、冷卻、破碎、烘干、粉碎、分篩、除塵、揀梗的連續化生產,成品茶制率達到5.5~6.5。殺青使用過熱蒸汽,其中既有蒸汽又含有熱風,既保持了殺青過程中蒸汽對鮮葉穿透力強的特點;轉子切茶機等粉碎設備的使用,所制的綠碎茶為碧綠均勻片狀,碎茶提取率在80%左右;分篩揀梗環節不同設備的優化配置,剔除不符合規格的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綠茶片連續加工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具有顯著的示范推廣意義。
作者:韓震 周瑛華 王曉靜 吳碧波 單位:寧波市林特科技推廣中心 寧波市江北區農技推廣服務總站 寧??h農業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