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年級環境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低年級課程現狀
第一,學生雖然完成了基礎課(形態構成)的學習,但是由于課程的短時性(4~6周),學生對于設計的理解尚處于懵懂階段,需要一個思維轉變和提升的過程;第二,學生雖然已經完成了設計表達基礎課程(描繪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學習,但是由于課程的階段性(4~6周),導致學生在結課后往往不能自主練習,將設計思維的表達能力轉換成設計圖的能力有待提升;第三,由于受到眼界的限制,低年級學生的審美意識仍有欠缺,設計往往重表現輕內涵,使設計內容的時代感與創新性仍然有所欠缺。
二、改革的具體內容
1.教學理念
打破簡單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學模式,根據學院二類本科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特色鮮明的教學理念。將樹立信心、培養興趣、開闊視野、如實表達這一思路作為低年級專業課的整體理念,強調立足于扎實基本功的創新能力培養。
2.課程設置的微調與改革
合理的課程搭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具有良好的理論支撐。低年級的設計類課程應該從設計規模出發,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如家具設計、家居設計、公共設施設計等。同時,輔助類課程如設計方法、設計表現類課程等,也應該配比合理。
3.教學環節的改革
傳統教學多設置了課題講授、調研、設計、繪圖等環節,大同小異,如出一轍。針對課程的實際情況設置環節、方式、內容、學時,更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4.教學環節與內容的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正是針對性解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基本功問題背景下提出的。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借鑒可以打開眼界,有審美能力、懂欣賞是今后開展設計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在作業設置環節需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引導學生開闊眼界,總結前人先進的經驗并為我所用,以解決學習中的設計前沿性問題。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中,環節內容和比重的改革尤為重要,具體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設置。在設計課程的初始階段,可以增加經典設計案例講析、臨摹環節的學時;調研環節可在課程之初和中間階段分別設置,便于合理調整設計方案。教學內容的設置應該不斷更新課題,緊跟時展的需要,設置新穎且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力的課題。如,在公共設施設計課程中可以將信息時代的設施設計作為設計課題,引發學生深刻的設計思考。同時,教學內容中可以加強觀念和方法的傳授,強調設計從靈感、構思到概念化、細化的連貫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強調設計創新的重要性。
5.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
簡單的作業評定方式只重結果而忽略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評價中設置階段性環節,將講評、表現、構思、模型作為各環節的重點評價對象,使課程以循序漸進的模式展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積極性,并按步驟、有計劃地完成作業。
三、結語
長久以來,中國的環境設計沒有擺脫照搬經典的思維慣性,因此,設計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成為低年級學生的重點培養目標,立足于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基礎設計能力、為高年級學習打基礎的教學改革,探索提高創新能力的低年級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工作,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過程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教學任務。
作者:何蘭單位:遼寧工業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