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從城市文化特征著手,闡述了城市文化與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關系。從人文關懷與接近自然兩個方面對基于城市文化視角的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具體方式進行了分析,使得城市空間環境設計能夠體現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城市文化;城市空間環境;設計
現代化城市建設不僅需要考慮到建筑的實用性,還需要響應時展的號召,強化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使得城市文化在空間環境建設中有所體現。但是在實際的城市空間環境設計中,很多城市并沒有達到人文要求,設計者過于強調空間環境的形式和構圖,導致文化因素與人情因素被忽視。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間環境設計中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協調空間形式和美化空間構圖有較大的意義,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城市文化特征。
1城市文化特征
1.1地域性
由于人類在出現的時候,就是分地域的,在初期時,不同的人群之間是相互隔絕的,因此,其按照自身的生存等方式創造了自己的文化,所以,城市文化具有較強的地域性[1]。不同地域的城市文化,受到的自然環境影響存在差異,形成的景觀文化特征也就各具特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這也是城市文化地域性的體現。在地域性的影響下,城市文化變得越來越穩定,還具有一定的傳承性。
1.2包容性與選擇性
在當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城市文化體現出了較強的包容性。任何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都不能僅僅憑借內部成員創造并且傳承的單一文化長久存活,因此必須要包容多樣的文化形式,促進城市的發展。城市文化自形成開始,就需要為了保護自身的內部文化對相關的制度進行選擇。由于城市的發展需要不斷進步,就需要保護內部文化,并且對外部侵略動機進行消除,因此,就需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或者與之接近的價值觀念進行利用,進而形成自身的獨特的城市文化。
1.3多樣性與連續性
城市文化的多樣性與連續性是在地域性、包容性和選擇性的基礎上形成并且體現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因子,與城市的歷史積淀進行碰撞,使其能夠形成形式多樣且豐富的文化價值,因此城市文化就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城市文化處于不斷的積累和傳遞之中,但并不是對原有的文化兼容并蓄,而是需要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吸收其中的有益部分,再進行選擇和加工,促進城市文化系統的改良,使其能夠不斷優化。
1.4可視性
城市文化的可視性與時代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就當代城市來說,在發展過程中是拋棄了現代主義的極端理性主義和技術的。這種不斷趨于感性化的文化發展,更加注重傳統的回歸,還添加了一定的藝術性和人情味,甚至從某些層面看,還具有鄉土氣息和大眾化。但正是這種趨于感性的城市價值觀發展,使得城市文化能夠更多地運用于城市符號系統中,強化了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2城市文化與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關系
城市空間環境設計可以說是為了迎合某一群體對價值觀去向與功能需求而進行的一項活動。這種活動的開展與城市文化不同的表現形式及其中不同的元素有較大的關系。在進行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城市文化為精神支柱,一旦其中缺乏城市文化精神,城市空間環境的設計就會缺乏感性特征。現代社會在發展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正在將城市文化往有序—無序—有序的方向轉型,我國很多新興城市在深入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使得城市文化富有更加獨特的魅力。當然,社會的發展與城市空間環境建設是離不開的,因此要加強城市的整體發展,增強城市形象,就需要將城市文化與空間環境設計進行有效融合,滿足時展的需求。
3基于城市文化視角的城市空間環境設計分析
3.1體現人文關懷
3.1.1活動安全感
在進行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將人文關懷體現在活動安全感上。交通問題是現代社會帶給城市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很多城市的中心區車輛擁擠,交通比較混亂。很多現代人處于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城市空間環境中,在穿越商業街時會產生緊張的心理,影響購物等商業活動的開展。比如:水城威尼斯雖然用水面、船舶等形成了特殊的景觀,能夠聚焦人們的視覺感受。但是對于當地人而言,其還是更加喜歡在沒有受到汽車威脅的城市空間當中穿過小街道。諸如此類的空間活動還有很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在城市空間環境設計中體現城市文化。城市建設需要以完善的步行道系統為主,在步行街、地下通道以及空中步道等,增強人們的活動安全感,強化城市空間環境設計中的文化體現。
3.1.2宜人的尺度
我國在現代化發展迅速的過程中,開始建設越來越多的城市建筑,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的數量越來越多,空間尺度就越來越小,給人一種壓抑的心理。尺度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體現城市空間環境的文化融合的。對于城市建設來說,要將城市文化體現在空間環境設計中,就需要采用內部空間尺寸的8倍~10倍設計外部空間。在這種尺度的空間環境設計中,會給人一種親密和舒適的感覺[2]。在設計廣場的時候,其高度不能超過鄰近建筑物的2倍,否則就會使人感到空曠和分離,降低了聚合性。一旦廣場的高度小于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之間就體現了較強的干涉性,過于封閉,違背了城市文化的內涵。
3.1.3完善的街道和廣場
家具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城市空間環境設計需要在城市的可見處體現較強的人文關懷,進而增強城市文化的體現。城市空間環境設計需要考慮到人們開展社交活動過程中的便利性。對于公共空間來說,需要設置完善的街道和廣場家具,售報攤、鐘塔、休息座椅以及飲水臺等的設計不僅能夠使得人們在開展社交活動過程中的舒適感,還能夠起到較好的裝飾點綴作用。對于城市商業街區的空間環境設計,需要考慮到購物者的精神體驗,留出足夠的休息區,使其能夠在閑暇之余進行交談或者觀賞街景,強化城市文化給人的精神感受。
3.2充分接近自然
3.2.1綠化城市
綠化在空間環境設計中有重要的作用。從生態上來講,能夠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從視覺上來說,又能夠給人一種安靜的氣氛,對于現代城市建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城市文化視角上來看,城市綠化能夠增強城市的人文氣息,達到城市與自然發展的和諧統一。比如:英國的牛津城市農場項目,在東部的佛羅倫薩公園建立了社區主導型城市農場,在這個區域中,人們可以種植蔬果并且開展社區活動等,使得城市建設具有獨特的魅力,將當地人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這種城市文化體現地淋漓盡致。設計者在進行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綠化環帶、立體綠化以及庭院點綠。一方面能夠保護建筑,減緩建筑物之間的不協調,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得人們在城市生活中有接近自然的感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活氣息。
3.2.2水體
水體設計是城市空間環境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水是城市的血脈,在城市空間環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利用水體進行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其流動、聚散和滲透的特點,反映和反射建筑。在城市建筑中還可以將水以線條的形式在內部穿越,使得城市空間形成一個整體,強化水體環境的體現[3]。另外,還能夠在建筑群體的中心設計噴水池、水幕等,形成視線或觀賞的焦點。將水體作為城市文化與空間環境設計結合的元素,能夠反映出城市文化的多樣性和城市形象的多變性,豐富城市環境。
4結語
城市文化與城市空間環境設計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在開展城市空間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體現人文關懷,在考慮城市建筑功能性的同時,還需要保證人與自然以及文化體現的協調性,增強城市建設的社會適應性。
參考文獻:
[1]倪軍.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城市設計探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0(6):58-61.
[2]夏瑩.中小城市文化廣場的內部空間環境設計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0):120-121.
[3]姚雪艷,徐孟.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創新途徑與導向研究[J].景觀設計學,2017(6):18-31.
作者:周鑫 單位: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