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適老化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居住區環境作為城鄉環境的重要組成,其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的發展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住房也從原本的物質需求朝著精神與物質相互結合的方向轉變。所以,做好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的原則
開展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要求注重自然和諧性、經濟實用性以及美觀趣味性等基本原則,這樣才能夠為后續的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一)自然和諧性自然和諧性原則指的是景觀環境力求滿足自然景觀,達到人與建筑、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居住小區環境有別于城市公園、城市廣場,需要營造一個溫馨而自然的居家住戶環境,避免在居住區之中使用城市廣場以及公共場所的綠化手法,也不提倡將大石、大樹等景觀融入小區之中。居住區的設計應該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保護原有的植被與生態,通過分景、借景以及組景等方式,確保居住區內外環境相互協調。
(二)經濟實用性居住環境的美與設施設備的豪華、奢侈有著差異,主要是迎合物質對于心理的適應性,也是社會美與自然美之間的相互結合。景觀環境設計在視覺效果強化的同時,還需要注重經濟性、功能性以及實用性。景觀環境設計偏向于環境、節水、節能方面的要求,盡量能夠選擇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獲取優良的性價比。另外,景觀環境設計還需要基于經濟實用的基本準則,做好合理選材、靈活布局,進而創造出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
(三)美觀趣味性現代化的小區不僅要注重生態環境的創造,還需要考慮到滿足地域特征和時代特點的社區文化。自然是美,而創造自然和諧的環境也是美。美觀趣味性主要是通過景觀小品的點綴以及植物組合搭配,從而感受歷史傳承、自然靜美、地域特色以及文化延續,確保人工環境能夠與自然環境達到和諧統一,形成豐富多彩的空間與文化。
二、居住區景觀環境適老化整體性設計
在整體方面,居住區景觀環境的適老化設計需要從群體活動空間、成組活動空間以及個人活動空間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群體活動空間群體空間設計主要是為了老年人的群體娛樂以及組織活動提供一個適宜的、安全的場所?;诶夏耆藦V場舞、健身操等特點,適老化的群體空間設計就需要滿足視野空間開闊性要求,再配合上空間設計、降噪處理以及材質的應用等方面。如在群體活動的空間周圍,可以通過設置綠化帶來達到隔斷和降噪的目的。
(二)成組活動空間成組活動空間設計是以交流、閱讀以及休憩作為設計目標,偏向于整體性的環境景觀設計,通過材質、造型等景觀元素,將景觀節點個性化的特點呈現出來。如閱讀空間的外觀造型采用無規則半圓形,要求曲線與直線相互呼應的設計,以木材作為主要材料,再通過不同質感鋪裝從而進行閱讀小單元的劃分,進而讓讀者產生一種領域感,不再感覺到孤獨,再配合上芳香花草的合理引入,實現芳香療法,這樣也能幫助老年人增強身心健康。
(三)個人活動空間在整個景觀設計中,個人活動空間屬于相對靜態的空間節點,其本身也是具有較強私密性的場所?;诶夏耆说臒狳c,在設計個人活動空間的時候,就利用多層次植物墻的圍合,這樣才可以營造出一個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私人空間”。
三、適老化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的實踐探索
為了更好的分析適老化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本文以某項目為例對于適老化的景觀環境設計進行具體的探討。
(一)項目概況本項目屬于特大型普通居民住區,在住區之中包含了諸多服務設施,如書店、超市、銀行、美容店、小吃街、網球場、健身俱樂部等。其中,在社區之中成立老年大學,是國內第一家外商投資的老年大學。老年大學的成立,真正將社區的養老與居家養老相互結合起來。本項目憑借其設施齊全、景色優美、人性化設計的優勢,從而成為適宜養老的居住區示范基地。
(二)景觀環境設計在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中,考慮到適老化的設計,就需要從入口空間、公共活動空間景觀環境、綠色植物、園路及鋪裝、公共設施等方面做好針對性的設計,這樣才能滿足其要求。
1.入口空間本項目包含東南西北四個主要的入口。入口處屬于集散的空間,人流量和車流量較多。在入口的主干道上,利用人車混流的交通布局模式。在西門之外有地鐵站和公交車站的設置,屬于人們出行的主要區域,門內側為繁華的商業街,外面屬于小吃街,平時的人流量最大。北門至外車輛通行頻繁,并且在門口設置有小區的總平面圖;因為南大門貼近四環路,所以就成為主要的車輛進出口。在東大門之外有一處小片空地,每天早上,老年人都會在這里練劍、跳舞。當然,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在住區的入口位置上,每間隔50米,就會有垃圾桶和座椅的設計,體現出對老年人的關心。(圖1)
2.公共活動空間景觀環境設計小區的健身和交流活動空間分散在各個組團之中,老年人一出門就可以看到花園,也可以參與到最近的戶外活動中去。在住區之中設施有游泳健身俱樂部、乒乓球場等健身場地,并且也包含了植物迷宮、小型廣場、竹林小道(圖2)以及休息平臺等多種類型的交流互動空間。多種類型的健身場所以及交流活動空間本身具有趣味性和選擇性,能夠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需求。
3.綠色植物設計對于整個住區環境而言,植物設計屬于一大亮點。住區內植被品種繁多,大部分都是選擇常見的鄉土植被,在具備觀賞性的同時,也具有實用性(表1)。在設計中,不同季節特征的植被相互穿搭配置,主要包含了常青的大葉黃楊、雪松、夾竹桃等;春季觀花型的西府海棠、玉蘭;秋季賞葉的銀杏、紅楓等。住區之內的植物栽培主次分明,在主干道、園間小徑、步行道等都按照地形以及空間環境,利用喬木、灌木、花草等進行合理的搭配。部分樹種上還設置有標識牌,內容非常簡單,主要是樹木的名稱、生態特點以及屬性等。這樣的舉措不但可以讓民眾方便快捷地了解樹木,同時也能夠提升大家對植被的愛護意識,在科普的同時,又能夠提升居住區的整體形象,幫助小區豐富其文化內涵。就居住區內的抽樣數據調查來看,老人對于住區之中的植被環境滿意度達到90%。經過調研,發現很多前來攝影的老年人,都會選擇與住區之中的植被合影留念。并且在小學對面的綠地上,也為孩子提供了一種花草種植的區域,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勞動之中感受到參與自然的樂趣。
4.園路及鋪裝設計居住區之中的園路和鋪裝與綠色植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的早晨與傍晚,老年人都會選擇在此慢跑與散步。在園中設計有無障礙通道,老年人可以借助輪椅、拐杖等在這一處觀景、曬太陽。園路有直有曲,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就近選擇,同時也可以選擇曲徑通幽的小道來觀賞,別具風味。另外,在居住區之中還設置有具一定坡度的園路(圖3)。通過這樣的設置,對于老年人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性”,讓老年人可以達到自我鍛煉增強體質的目的。在進行鋪裝的過程中,在材質、形狀以及色彩方面都具有鮮明的變化(圖4)。個別區域還選擇鵝卵石的鋪裝,因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按摩功能,所以對于老年人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豐富多變的鋪裝,讓整個居住區煥發出生機,這樣為老年人的生活也增添了情趣。
5.公共設施設計在居住區中,公共設施隨處可見(圖5),包含了活躍氣氛的雕塑,這些雕塑題材有日常的生活寫照,耐人尋味。在居住區中,景觀不乏園藝小品的配置,如花架、景墻、亭臺、小橋等等。居住區內的園藝小品實用而又精致,在形狀、材質以及配色方面,都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有所考慮。居住區之中還有諸多服務類、休息類以及展示類的設施設置,如地燈、座椅、路燈、指示牌、垃圾桶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間隔30-50米,都會有木質座椅的設置,這樣就可以從細微出發,真正的關心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四、結語
總而言之,居住區良好的環境景觀設計,可以有效地引導老年人開展休閑交流、運動健身以及文化娛樂等活動,這樣就能夠幫助老年人提升生活質量,增強幸福感。所以,針對居住區環境景觀的適老化設計,對于該領域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今后創造更能滿足老年人居住區景觀環境活動空間提供了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凡.淺談居住區景觀環境規劃設計[J].住宅科技,2013(07):5-7.
[2]馬楠,王子路.淺述居住區人性化的景觀環境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1(04):64.
[3]王陽,周立軍.淺析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J].山西建筑,2010(09):33-34.
[4]劉萱萱.基于人居舒適度的居住區景觀設計[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6.
[5]趙金鵬.老舊居住區綠化改造及景觀提升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14.
作者:羅振鴻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