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城市景觀設計思考(4篇)范文

城市景觀設計思考(4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景觀設計思考(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城市景觀設計思考(4篇)

第一篇:鄉野風光下城鄉公路景觀設計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鄉村經濟、旅游業開始飛速發展起來,人們對城鄉公路的要求已經遠遠不止步在“出行方便”的要求上,而在設計思路、設計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追求。

關鍵詞:城鄉公路;鄉野;現狀分析;景觀設計

1城鄉公路景觀中現存的問題

相對于擁擠喧鬧、川流不息的城市道路,城鄉公路則具有更好的行駛愉悅感,究其原因,得力于城鄉公路中開闊的視野與宜人的風光。

1.1具有城市化道路景觀

傾向對城鄉公路景觀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因此,經常有設計師盲目套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一些方法和原則,并將不適合公路環境要求的市政園林綠化、廣場雕塑和室內裝飾等美化手法應用于公路景觀營造中。

1.2綠化空間層次不足

多數道路綠化只考慮到高大喬木,忽視了灌木、藤木、地被等植物在道路綠化中的應用。只針對道路進行遮蔭,沒有充分利用樹蔭下的空間,植物空間層次感不夠豐富,造成道路景觀比較單調,能夠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效果的公路少。

1.3色彩單調乏味植物在配置方式上模式化,缺乏新意。沒有充分挖掘植物木身的形態、線條、色彩、質地等自然美,落葉和常綠植物搭配不當。一此先進的配置模式和新優植物品種在道路設計中仍未得到有效使用。

2城鄉公路景觀設計的原則

2.1安全的行車視線

公路景觀必須考慮到各組成要素的空間位置,為使用者提供清晰寬廣的視野和舒適順暢的視線,確保行車安全。要做到這一點,在設計公路景觀時,要充分考慮視覺空間大小、道路的線形變化、安全設施的色彩及尺度、視覺導向、視覺連續性等交通心理因素與行車安全的關系,以便消除司乘人員在行車時所產生的心理壓抑感、威脅感及視覺上的遮擋、不可預見、眩光等視覺障礙,實現公路景觀的安全舒適。

2.2協調的景觀效果

道路兩側的綠化帶是城鄉公路景觀設計的主體部分,也是構成公路環境與沿途周邊環境協調關系的基本措施。綠化帶內的植物配置、設計質量不僅關系到公路景觀的整體美感,而且影響到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整體協調。因此,高速公路景觀設計既要注意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協調,又要注意與外部地形、環境相協調。

2.3環境的生態保護

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恢復自然”的原則設計城鄉公路景觀,使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通過植物群落設計和地形地貌的處理,創造自然和諧的新景觀。順應自然規律,構建多層次、結構復雜和功能多樣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維持、更新和發展的能力,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抗逆性,實現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3自然協調的高速公路景觀設計方法

3.1與沿線景觀格局整合

每一條城鄉公路系統均在一定的環境中穿行,自然環境中的一切有形物體,以其形體、質感、色彩與光影的變化,加上各式各樣的人工構造物,構成了千變萬化的環境景觀,城鄉公路上最珍貴的景觀正是兩側美麗、宜人、樸素的鄉野風光。城鄉公路是鄉村與城市的連接,一般處于較偏遠的山區或城郊,線路長、范圍廣。

3.2與沿線地域文化整合

設計城鄉公路景觀時,充分利用文化的引導,研究如何創造富含地域文化的景觀環境,為駕乘人員提供了解歷史和審美體驗,且具有導向意義的文化信息。城鄉公路本身就是人類創造的一種人文景觀。運用公路內部景觀中植物和建筑小品的造型、材料、色彩、結構形式、組合方式等,表達某種特定的文化含義,如歷史文化感、積極向上的精神、民俗文化的表現等。

3.3與沿線景觀特征整合

在公路上,移動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一動態過程中,由于人本身具有一定的速度,使得沿線景觀的每一個畫面的展示可能只是瞬間,但卻是連續的。因此,公路景觀不同于靜止的三維景觀空間,它是公路使用者以一定的速度運動時,視野中出現的四維景觀空間,這一空間特性是動態的。

4結語

城鄉公路景觀是一種流動景觀,隨著車輛行駛,沿線的景色不斷交替變化,或田園美景、或小橋流水、或奇峰異石、或鄉野風情、或叢林密布,其時空的轉換極其豐富。因此,每條城鄉公路的景觀模式也并非單一,而是由多種模式交替呈現,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城鄉公路景觀都應緊密融入“鄉村”這個大環境中,避免趨向城市化。

參考文獻

[1]魏中華.公路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06

[2]黃寧,符鋅砂.公路線形與景觀設計的配合[J].湖南交通科技,2006(1)

[3]蔡軍,萄學強,潘遠智,公路景觀構建中的人文表現[J].安徽農業科學,2011(9)

[4]谷曉旭.現代田園城市道路景觀關鍵技術指標研究[D].長安大學,2012

[5]趙兵,江南水鄉城市道路景觀個性的營造———以昆山市順陳路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0(8)

作者:朱琳1;馮林林2 單位:1湖州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二篇:城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

摘要:現代城市商業空間是人們進行生產交互不可缺少的公共場所之一,商業空間的公共設施與植物造景在城市規劃中起著不可缺少的生態化與人性化作用。文章闡述寒地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的實用性、循環性、美觀性、生態性、創新性和美學功能性,指出其各自特點,提出現代寒地城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的設計原則與策略。

關鍵詞:寒地城市;商業空間;公開設計;植物;景觀

我國商業空間建筑綜合群出現的時間較晚,受西歐現代主義商業空間設計與理念的啟發,大型的商業空間設計規劃才逐漸發展起來,商業景觀綜合體及其公共設施及植物景觀的設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此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例如:低碳、環保、綠色經濟消費的商業空間建設、人性化公共設施、創意植物景觀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和關注。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商業景觀空間的深度思考和研究,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區域的利用不完備,形成的“灰空間”,商業景觀與商業建筑的協調發展,區域空間的最大利用化。商業空間類型、元素的多元發展,如度假旅游商業景觀空間,商業景觀中植物、水體、硬質景觀和公共設施景觀的高效利用,地域空間及特色文化空間的融合。如何形成生態商業景觀環境,營造綠色消費理念,體現具有東北、中原、江南地域的商業景觀消費群落,創建具有現代地域城市經濟文化品牌,最大程度體現人文關懷,形成一座城市中心景觀性經濟自然綠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生態化商業景觀綜合體的典范,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1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

1.1商業空間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是由國家或社會團體設計、組織、提供的,為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情趣而設立,它的設計、風格、材質和數量直接反映一個城市的生活水平,更表現了發展中城市經貿、制度、文明的程度。公共設施設計要注重人文空間表達和實踐性人性化設計表達,深度挖掘城市景觀的深度文化內涵,為現代城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的景觀表達提供技術支持。商業空間公共設施,為自成一體的體系,形象活潑生動,用于界定空間類型和豐富空間氛圍。商業空間公共設施是人類活動空間中最為復雜多元化的空間類型之一,是在滿足社會活動中所需的空間,即滿足消費者購買需求的交流型空間的公共設施設計。商業空間的公共設施放置在商業公共環境中,為消費者提供各種休閑、娛樂、觀賞和人性服務。縱觀各國,商業空間公共設施的設計雖在體量、規格、大小、風格上不盡相同,但它界定了商業空間室內外空間環境,為各種風格的商業空間公共設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延伸了現代城市商業景觀內在涵義。現代城市商業空間公共設計分為:導向性設施、公共休閑性設施、衛生設施、交通設施和無障礙性設施等。

1.2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是生命的有機體,每一種植物對土壤、溫度、氣候、移栽季節、陰地、陽地、干濕度等生態環境都有獨特的要求。如何在商業景觀中栽植植物景觀,以求得最佳的環境效果,必須遵循商業空間植物造景的特點,遵循自然、生態、科學的植物設計理念,結合商業空間消費場地植物造景的特點,進行植物配置和意境表達設計。在現代城市商業空間植物景觀設計中,植物景觀設計主要是為了凈化空氣、分割空間、提供休閑、視覺引導人流,提高人們不同審美購物要求。對植物的選擇應注重商業景觀植物性表達,不同質地、色彩、雰圍的植物景觀效果直接影響購物者的消費和審美情趣。

1.3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的關系

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同屬于商業空間中,但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都是為了滿足商業空間購物者的需求而設計,公共設施的設計更傾向于硬質材料及功能性的表現,植物景觀設計是為商業空間及公共設施服務的,為軟質景觀設計。公共設施的設計多樣,要滿足不同空間功能的表達,包括人需要的功能和環境需要的功能。植物景觀設計更傾向于環境的渲染與生態性的表現,是審美需求、生態需求、文化需求與心理的需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密切聯系,有許多共同點。

2寒地城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原則

2.1根據設施功能識別

植物景觀設計根據商業空間設施性質和功能進行植物景觀配置,商業空間植物景觀配置可以有效改善環境、美化商業空間、營造空間,實現商業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效利用。商業步行街公共設施與購買環境相結合,把場所的特征作為識別設置的前提,不僅要考慮商業場所的公共建筑環境區域情況,還要考慮顧客的流向和集中匯集情況與景觀形態、空間形態結合設計,選用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常綠灌木、落葉灌木、花卉、地被、藤蔓類、垂直綠化和立體綠化的結合種植形式。在商業空間公共設施中,利用植物的景觀布局和造景,創造舒適宜人的景觀標識空間,引導視線瀏覽,塑造購物雰圍。不同類型的植物景觀形式,塑造不同的商業景觀公共效果。如在商業步行街的道路兩側栽植行道樹種,按對稱種植或軸線種植,有疏導人流和引導人流走向的作用,常用的樹種多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配以地方典型的落葉灌木,綠色、生態,景觀效果良好。在商業步行街的主要小廣場或游園場地處,其植物景觀造景形式多樣、豐富生動,植物景觀造景多結合場所功能的特征設計,通過公共設施和植物景觀圍合成開放空間或半開放空間的商業場所,便于人們駐足停留,提升購物品位和氛圍,并結合垂立綠化和立體綠化增強空間層次,體現時代感和標示性。在主要小廣場或游園場地處,還經常設計音樂噴泉、水體景觀和商業表演,提升商業品牌的宣傳和符號,營造時間、空間的節奏感。

2.2注重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的人性化和生態化設計

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的設計,離不開人性化和生態化的表達。

(1)要與商業空間周圍環境的特點相符合,與購物空間相協調,服務商業空間的設計整體,能夠引起公眾的興趣和參與。

(2)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作為實用性很強的設計,整體造型應積極、活潑、生態、人性化,整體的空間雰圍的營造應簡潔、明快、造型生動,與商業空間的經濟性相統一,加強環保、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環保安全,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并與裝置景觀、燈光和色彩相結合,引導公眾參與和游戲。

(3)加強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能源保護與利用,商業空間中很多公共設施是能源型的,在進行公共設施設計和使用中,應加大對能源型公共設施的有效利用,注重可持續性、低碳、環保、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在商業步行街中,太陽能路燈、射燈、地埋燈和潛水燈等,及服務型和衛生型的公共設施等,盡量節約能耗。

(4)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要通過自然元素表達人性化親切的特性,引導公眾親近使用,在滿足性質和功能的同時,更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交流與溝通,構成與商業空間情感的聯系,對規劃設計生態發展商業空間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3將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相結合,表達商業文化,提升空間的品味與意境

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兼有公共生產和產業品牌的雙層優點,在商業競爭力、生產利潤的推動下,加強步行街商業空間品牌文化建設,有利于推進城市商業化進程,拉動區域經濟,實現對生活品質的更高需求。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設計要突出人性化表達,增加交互空間和生態空間的使用,提升商業空間的品味和意境。利用公共設施的設計分割,有效劃分商業空間,利用植物景觀綠化裝飾商業空間,分割、組合、移動植物,體現產業文化,提升商業空間的品味與意境。商業空間公共設施和植物材料的選擇,多選擇生態、再生、可循環材料,在結構、形式和功能上滿足商業空間的長效利用,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使用環保材料。

3結語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推進,低碳環保技術、新能源技術、材料技術和再生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新型材料的公共設施和植物景觀形式不斷出現,促進現代商業空間建設向生態化、數字化、科技化、環保化演進。我們要更多關注商業空間公共設施和植物景觀的設計及使用問題,引導大眾的環境審美意識,通過商業空間公共設施與植物景觀的生態設計,使生態、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構建人與環境相和諧的發展關系。

參考文獻:

[1]張建中,華晨,錢偉.公共設施分布公平性問題初探[J].規劃師,2003,(9):78-79.

[2]郭睿.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植物景觀設計特點分析[D].大連:大連工業大學,2008.

[3]劉念雄.商業建筑的公共開放空間[J].新建筑,1998,(4):25-27.

作者:孫楊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

第三篇: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探究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城市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在城市居住區中的園林景觀設計也就成為中要建筑形式之一了,因此本文主要以城市居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為主,分別從居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作用,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原則兩方面著手進行分析,以此分析來加強現代化城市居住區中的園林景觀設計的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設計;探討

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直接帶動了人們的經濟消費水平的提升,因此人們對于生活的質量也有著較大的追求,居住環境就是人們較為在意的一個方面。房產方面的居住條件以及環境都是人們與開發商共同關注的內容。人們的關注焦點已經從之前的房子的戶型結構上升到對于居住整體結構環境的追求。由于人們對于居住環境以及各種戶型的設計特色的高級追求,開發商在進行房產開發的時候抓住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借戶型設計的景觀環境大肆向消費者進行宣傳。環境景色變成了一張房地產開發商向居民銷售的市場競爭中的一張王牌,在建筑中占據一席之地,社會人們也對于居住環境景觀環境設計的合理性有著極大的關注。

一、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作用

1、改善生活條件

居住園林景觀設計的原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彰顯居住環境的人性化,貫徹人性化的理念。為了深入徹底的堅守這個理念,近年對于居住園林景觀的設計的科學與合理性安排,房地產開發商投入較大的精力。在這種條件下,城市化進程也加快許多,居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投入規模擴大,具有優雅的環境氛圍,并且對于人性化的服務設計也在居住區得到體現,例如說對于健身器材的投入和使用,這種較為齊全的配套設備能夠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息娛樂場所。隨著這種居住需求的擴大,城市居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的建筑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也是更加完善,有效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

2、改善居住環境

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不僅僅是能夠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區形象,還在根本上能夠美化環境,并且在進行景觀的設計中增添綠化設計,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環境條件,在如今較為惡劣的化境條件下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居住質量。加大園林景觀綠化面積,提高綠化植物的覆蓋率,能夠將居住環境的惡劣空氣進行凈化保持,并且綠化還能夠有效的減少噪音,遮擋紫外線。綠化設計還能夠滿足城市區的一些需求,保持調節氣候,使得人們能夠更加舒適的生活居住。

3、改善不雅觀的景物

鑒于不斷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園林景觀的設計是具有極高的水平,在對于植被建設過程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說對于不雅觀植物的改善,現如今的城市化園林景觀的建設中采取了許多具體合理有效的方法和原則對于植物進行改造改善,科學合理地對于一些不雅觀的植物進行協調改變,既保證了生態和諧,又能夠使景物構造更加美觀。在居住區園林景觀建設的過程中,大家有的時候會采用層次設計的原則,采取新增植物對于原本具有的植物進行點綴或者調整,布置出新的植物的格局,整體看起來十分美觀大方。不僅如此,利用植被將空間進行重塑,建成一個具有新型格局的居住區。

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1、體現地方特色原則

對于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還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地方特色,將自然地方的獨特融合到景觀設計中去,滿足大家的個性需求。在我國具有各種各樣的地勢地貌,不同的氣候特點,文化差別,地域特性,這些都是自然特色,我們將這些特點融入進景觀設計中去會得到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獨特的地形,建造不同風格的居住區,打造時尚個性的的景觀設計。設計結合自然的地理特征,植被等規劃好景觀,合理利用綠植甚至一些地方還具有水源特色,融入這些優勢特色,打造完美獨特的空間。

2、體現功能性原則

戶外空間是居住區的一個重要的存在,這是住戶的休息娛樂的空間,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這一點要被充分的考慮,即實用性。我們不能只貪圖園林設計的美感而忽略了實用性,這樣得到的只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設計,我們要結合實際考慮到所需要的空間,高度等等元素進行設計。除此之外,能否在戶外得到一種歸屬家園感是能否提高住戶自主精神的關鍵。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結合兩方面設計,一是運動器械、健身場地等等,這是為一些需要健身活動的住戶把準備的,二是休閑放松的場地,可供人們下棋、聊天等,這兩點要一起準備,不能單純考慮一個方面,體現功能性原則。

3、協調性設計原則

居住區是具有靜謐的特點,這一點在構建的時候也要考慮在內,結合居住區的特點進行景觀設計,避免違和感的產生是在進行景觀設計的一大制勝法寶。居住區的的建筑構造與景觀的相互搭配也很重要,二者之間是要具有協調性,結合實際進行建造出的不違和的景觀才是能夠長久地保留。居住區的設計整體的風格包含建筑與景觀設計,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糅合,有機結合在一起成為優秀的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

4、層次化設計原則

在進行城市化居住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我們要謹記一個原則,那就是層次化設計。運用該原則進行設計經過實踐認定是具有實用性的。層次化設計與現實結合,根據需要設計的景觀的實際性,采用層次性原則進行植物種植,保留原有植被,在現實基礎上,可以增添新型植物,但不能完全取而代之,考慮到生態以及景觀的協調性,借助平穩過渡階段進行層次設計,保持所需要的空間,打造層次感城市景觀。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在一定的條件下不僅能夠代表這座城市的形象,還能夠為城市居民提供十分舒適的居住條件,在這個基礎上,為了能夠更好地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水平,轉化更好的城市形象,就要求我們需要大力投入去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彌補之前的不足,加大進程。

參考文獻

[1]王立華.淺論我國城市居住區內部交通問題規劃[J].江西建材.2014(19)[2]趙旭,段曉梅.淺談我國城市居住區中的建筑類型[J].硅谷.2009(07)

[3]焦緒國,孟光偉.城市居住區停車問題的思考[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1)

[4]莊振,周杰,趙文斌.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獲得的啟示——淺談用整體思維看城市居住區[J].現代園林.2006(05)

[5]王殿澤.城市居住區供電規劃參考指標[J].城市規劃.1980(02)

作者:王月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第四篇: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運用

摘要:現階段,建設生態城市、海綿城市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設計城市道路時更加重視提高生態質量、營造人文環境。道路景觀設計不再是單純的綠化景觀設計,而是需要重視城市地域文化的內涵。對烏魯木齊市會展大道的景觀布設進行研究,通過分析該項目的人文景觀設計、綠地景觀設計等來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觀布局設計中的重要性,為其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域文化;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構成要素

隨著國家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民眾對于城市景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民眾日常出行的城市道路,其景觀設計在城市景觀布局中顯得尤為重要,它除了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外,還要能體現一個城市的地域傳統特色,連接城市的各個文化節點,是城市形象的標志性文化符號。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道路使用者的舒適性、城鄉交流的便捷性和地域文化的延續性。國內外對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應用的研究較多。國外19世紀末以詹遜、西蒙茲為代表的一批園林景觀設計師提出了“草原式景園”這種新型的設計理念,指出道路景觀設計要符合當地的土壤、氣候、地形、地貌等條件,以鄉土景觀來塑造城市景觀,使其既符合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有利于生態環境的穩定。

凱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一書中列舉了路徑、節點、區域、邊沿和標志,這5種元素構成了城市意象,其中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在5大要素中列于首位。在國內,王紀武提出應將城市文化真正落實到城市地域文化景觀上。任乃鑫、張軍潔等人對城市道路街頭景觀進行了研究,指出人性化景觀設計在城市道路設計中往往被忽略,只能滿足短時間的景觀效果,故其對現有景觀現狀進行了研究,指出景觀設計應確立以人為本的原則。

綜上所述,出于對自然文化、歷史文化的尊重,保護和科學地利用設計思想可引導城市道路使用者參與到道路景觀設計中。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時,應對當地特色歷史文化釆取保護與元素提取傳承相結合的方法。本文對烏魯木齊市會展大道的景觀布設進行研究,分析該項目景觀的構成要素與特定區域地形、地貌、氣候的關系,以及人工構造物和文化景觀的內在連續性。烏魯木齊市的中外文化特點共同在會展大道的景觀構造上得到凸顯,延續和傳承了烏魯木齊市城市的文化特色,提升了城市的整體競爭力。

1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研究

城市道路作為連接城市內部各區域的骨架,是人們日常生活出行中都要面對的主要對象。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自然就成為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括道路占地內的本身景觀,而且還包括周圍建筑與環境的景觀。城市道路景觀是道路本身與周圍環境協調反映的一個具有整體性的景觀綜合體。因此,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必須將道路的景觀設計與周圍現有條件結合考慮。

1.1地域特色城市概念

一個城市所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與其他城市相區別的,其代表這個城市的個性,也代表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這個城市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物質性。同時,地域文化特色與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彼此影響,其中蘊含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深層次關系,是歷史長河中的積淀。

1.2當前城市道路景觀存在的問題

1.2.1“抄襲模仿”“拿來主義”嚴重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有些歷史文化是有形的,而更多的則是無形的。因為其直觀性,人們往往很容易理解以一定實物表現出來的地域文化。而用城市的直觀文化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這樣的設計往往缺乏隱藏在歷史文化后面的深層次意義。近年來,我國北方許多地區在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時,一味模仿江南風格白墻、黑瓦的古典園林形態,而本地區特有的文化符號往往被忽略,造成了只學其表,喪失了精髓和靈性的后果;有些地方進行道路綠化時,一味采取名貴的外地樹種,本地樹種被完全棄用,從而致使城市道路綠化顯得不三不四,后期維護養護費用也大大增加。

1.2.2大量符號的生硬拼貼

目前,道路景觀設計師往往利用零散的、瑣碎的文化符號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勾畫城市的意像。其試圖建立某種理想的結合,以為僅僅用零散的文化符號就能代替整個城市的文化,故在城市道路景觀塑造中大量使用這些符號,從而致使這些道路被“冠”以這些點碎文化的名稱。比如,現在內地北方許多城市街道常見所謂的“唐宋一條街”“明清一條街”等,其即是利用一些仿古建筑在街道周邊來突出本地“深層次文化內涵”的典型代表。

1.3城市道路景觀地域特色的形成

1.3.1運用自然要素形成地域特色

1.3.1.1地形地貌

每個地區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地貌,在自然景觀上營造出豐富多彩的地形風格。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5種地貌在我國不同城市中均有體現。各城市應根據本地地域特點,因地制宜發展本地交通和景觀設計。例如山城重慶,受自然條件限制,其城市交通建設必然與山、水相關,從而形成了獨特的3D城市景觀。

1.3.1.2天氣氣候

由于氣候環境不同,人們所處空間的個性環境和生活習慣也不相同,這是自然賦予城市的特色痕跡。在城市道路建設中應結合當地氣候的溫度、濕度等因素考慮城市交通建設,同時可結合本地道路景觀的設計規劃來反映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和文化特點。例如“七彩云之南,悠悠春城夢”的昆明市,由于其海拔較高、緯度較低,使得這里全年四季如春,一年四季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見到鮮艷綻放的花朵。

1.3.1.3植物和材料

不同種類、大小的植物在城市景觀塑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區自然元素的不同,植物的自然分布規律也有很大不同。無論從景觀生態學還是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在城市道路景觀設置中多用本地材料可更好地反映其地域特色。

1.3.2運用人文要素形成地域特色

1.3.2.1地域民族文化風情

我國有56個民族,因宗教信仰和位置的不同,不同地區的民眾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因此,景觀設計中采用民俗文化不僅可更好地提高人們對景觀的認知度,而且還可以很好地塑造城市整體景觀形象。

1.3.2.2歷史文化傳承

城市地域文化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痕跡,是一個城市特有的“魂”。城市的歷史文化主要由歷史遺跡、名人軼事及古老傳說構成,這是一個城市的性格和底蘊。道路景觀設計中加入歷史文化元素可以豐富城市內涵,增強城市競爭力,增加城市外觀表達形式。

1.3.2.3人類行為和地域文化

人作為道路的第一體驗者,是城市的主體,這就促使道路景觀設計者在道路設計時必須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為不同地區人的性別和年齡、氣候、文化、地脈、自然淵源的差異會導致人的出行行動差異化,所以一個好的城市景觀需要結合當地多數人的需求來設計。

2基于地域特色的現代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2.1回歸生態,利用自然環境特征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對喧囂的城市早已厭倦。城市上空昏暗的霧霾,到處刺鼻的尾氣,都使得市民想重新回歸自然的懷抱。但是現在城市空間里自然景色越來越少,所以讓道路回歸生態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即利用有限的空間建設道路自然風光景觀,將主要道路景觀與周邊環境相結合,并將先進的素材與地域資源和地方特色相結合來塑造景觀,以期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尋求無限的自然景色以獲取心靈的滿足。

2.2回歸人文,延續和傳承地域文化

2.2.1重視傳統文化

歷史代表過去發生的事,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積淀,有一定的繼承性和傳承性。人們對自己的城市有一種懷舊情結,即心理上的歸屬感。城市道路景觀中的歷史文化形態可讓歷史文化、歷史符號的遺跡得到凝聚,同時人們也可以在歷史文化中看到希望。所以,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應保留歷史文化,這也是對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精神的延續。

2.2.2加強景觀隱喻的表達

通過描繪建筑小品的空間細部和勾畫建筑小品的具體形態來表達景觀,這即是景觀隱喻象征。它利用隱喻和象征的手法委婉地表達一種文化內涵。

2.2.3傳承民俗風情

民俗風情也稱風土人情、風土民情,它的內容包括民族信仰、民間故事、民謠、民風民俗等。地域民俗風情是一種活著的、潛意識的文化,在一些地方可從民眾的日常生活習慣里顯現出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同質化的生活方式這一趨向不可逆轉,而差異化的民族文化特色也越來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睞,因此發掘和保留城市記憶是延續和繁榮一座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

2.2.4景觀之間的相互借鑒

城市建設一般都伴隨著一些新景觀出現。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新建和改建道路景觀一般以舊環境為背景,這不僅能增強文化的延續性,而且還能加深環境景觀的語言感染力。新建筑的產生并不意味著舊建筑的滅亡,所以景觀設計師應將新舊景觀統一協調設計,營造出既時尚又不失傳統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觀。

2.2.5運用抽象方法進行景觀表達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抽象表達,不是一味借取原有街道景觀的設置方法,而是應該因地制宜,依據當代現有的新材料、新技術來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景觀。簡而言之,城市抽象的表達就是原有景觀標志性符號、景觀造型的抽象表達與再現,這也是對道路整體景觀的一種抽象表達和對道路景觀元素的豐富。

2.3回歸情感化、人性化,提煉地域景觀元素

人性化的景觀設計即道路景觀設計應將“以人為本”作為原則。人們發明新技術、新產品不僅是更好地服務人民的生活,而且也是通過在道路中融入各種人性化元素,向道路使用者傳達各種信息。

2.3.1地域文化在道路景觀中的表達

城市道路景觀小品與當地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有密切的關系。街道旁豐富多彩的景觀文化既豐富了城市建筑布局的輪廓,也在一定程度上標示出道路和周邊構造物的邊界,在道路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文化景觀構造中的關鍵。

2.3.2道路路面景觀小品對文化的領悟

文化無時無刻都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它不僅是歷史的結晶,更是時展長河里的積淀。將文化運用在道路景觀設計中,對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和改擴建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對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影響。眾所周知,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之魂,人們對城市評價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城市道路景觀的感受,所以一個城市道路的建筑小品對于塑造城市景觀有很大作用。

2.3.3道路公共設施對文化的烘托

道路公共設施對于城市道路景觀的表達僅次于城市建筑,這些公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各類座椅、垃圾箱、報亭、涼亭等,其對于城市的基本運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滿足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便捷性,又提高了城市的人文品味。作為城市景觀中的特殊要素,其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現象,更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對于一座城市而言,道路景觀配置的好壞及其與城市的適合程度對于城市的外在整體形象有較大影響。

2.3.4構造豐富的景觀色彩

“色彩設計”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設計術語。越來越多領域的專家開始對不同城市道路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進行探討。在道路景觀研究中,“形”與“色”非常重要。“形”指道路景觀的整體形式,它包括道路的組成要素、空間形態組成形式等;而“色”則分為植物的顏色和道路景觀建筑的色彩。眾所周知,人們行走在城市道路上時,首先感受到的是色彩景觀,因此,城市道路景觀色彩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市道路景觀的塑造。由此可知,采用科學合理的城市道路景觀色彩,既可以營造城市的道路美觀,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

3烏魯木齊市會展大道道路景觀設計研究

3.1項目概述

烏魯木齊市會展大道1期工程于2011年竣工,其南接蘇州路,北接河南東路,終點在會展北路,是連接市中心和會展中心的一條快速通道。會展大道1期工程全長約為2.4km,總寬度約為150m,雙向8車道,中央綠化帶為8m,道路兩側各有50m的景觀綠化帶。會展大道作為烏魯木齊市舉辦的首屆亞歐博覽會的重點配套工程,其道路景觀營造需盡量突出烏魯木齊市的地域文化特色。

3.1.1科學合理的綠地景觀配置

會展大道的綠地面積超過25萬m2,分布在道路兩側50m的綠化帶和中間8m的中央分隔帶內。綠化植物種植采用樹陣與自然式點綴種植相結合的方式,交替搭配各式色彩樹種,同時利用地形合理搭配種植植被。種植的樹種種類豐富,本地樹種和外來樹種相結合,其中采用的烏魯木齊市本地樹種主要有大葉榆、新疆楊、云杉、白榆、蘋果、樟子松、紅葉海棠等。引進的外來樹種有銀杏、櫻花、山槐等。會展大道綠地布置時,采用了小喬灌木和花搭配的種植方式,并利用山體、坡地的自然構造現狀,用新穎的搭配手法來塑造新疆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

3.1.2設施及景觀

小品會展大道景觀設計中,為了凸顯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布置了大量的附屬設施和景觀小品,如圖4、圖5所示。這些附屬設施主要包括遮陽棚、廁所、自行車道、花壇、游樂場等,其中充滿了人性化元素。街景小品主要有花瓣亭、特色景墻、整齊的雪蓮燈等,其在滿足道路景觀美的同時也向外來客人介紹了獨特的西域文化。另外,道路周邊還設置了青年、兒童、老年人的娛樂活動區,其既滿足了市民的娛樂需求,也擴大了城市的集散空間。路邊照明采用草坪燈、射樹燈等10多種燈具,其在夜色下增添了城市的夜景魅力。

3.2道路的特色景觀

3.2.1豐富多彩的季相與色彩

會展大道兩側的喬灌木多采用四季顏色豐富的品種。喬木類有白蠟、銀杏、紫葉李等樹種,其與迎春、黃刺梅、榆葉梅相互搭配使道路色彩更加豐富。中央分隔帶里的花灌木高低錯落布置,形成強烈的韻律感,既增加了道路的美感也有利于減輕駕駛員的視覺疲勞。此外,根據栽種植物在不同季節顏色和形態的差別,將不同的灌木、彩色植物巧妙地配置在一起,使城市一年四季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色。

3.2.2多種種植模式,良好的生態效益

會展大道景觀植物布置改變了以往城市道路植物中多喬木少灌木的形態,采用后面種喬木、前面種花,中間放置灌木的形式,形成“后喬、中灌、前有花”的深層次景觀,增添了城市的觀賞性和生態性。外來樹種與本地樹種結合種植的方法,不僅提高了栽植樹的成活率,而且也便于后期管理。

3.2.3地域文化特色的體現

在古代,烏魯木齊市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東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此融合。為了突出烏魯木齊市深厚的文化印記,會展大道設計時就考慮到將周邊景觀和道路空間相互結合。因此,景觀設計時,運用了大量建筑小品和景觀雕塑,如代表西域文化的冰柱、雪蓮花,代表絲綢文明的駱駝商隊等。它們既體現了悠久的歷史,又展現了烏魯木齊市市民的熱情好客,且還營造了文化特征的景觀風貌,傳遞了悠久的歷史文明。

3.3會展大道景觀設計的價值

會展大道作為烏魯木齊市一條重要的對外形象大道,不僅完善了城市道路的網絡布局,更成為一條連接東西方文化的紐帶。其景觀設計既提高了烏魯木齊市對外交流的整體形象,展現了新疆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而且還整合了道路文化資源,發掘了城市的文化符號與元素,其對于地域文化元素的成功應用可為類似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提供參考。

4結論

1)建設城市道路景觀的核心內容是城市的地域特色元素,實際道路景觀設計中應對城市的人文與自然要素進行分析,并從人性化情感關懷、歷史人文、生態3方面來表達城市景觀的地域性。

2)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回歸人性化設計非常重要,其既可以滿足城市景觀功能的需要,又可以展示城市的人文特色。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應掌握地域性文化的關鍵要素,探索新的表達方法,讓城市表達出真正的特色。

3)對烏魯木齊市會展大道進行景觀設計時,利用了新疆特有的文化元素和符號,整合了該市的特色地域文化資源,將外來樹種和本地樹種、高低喬木、各種色彩按不同方式布置,獲得了良好的視覺效果,也增加了城市道路景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凱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曉軍,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王紀武.人居環境地域文化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3]張軍潔,任乃鑫,劉偉.提升街頭綠地吸引力營造城市綠色空間[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1):24-27.

[4]張媛媛,朱軍.地域特色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14.

[5]鄧煬,劉堯.結合地域特征構建具有人文特色的道路景觀[J].山西建筑,2008(11):283-284.

[6]韓同福.高速公路路域生態規劃及其環境影響評價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2.

[7]王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

作者:韓星雨 單位: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色屋色费精品视频在线看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色激情五月 | 蜜桃视频一区 | 日本v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 2020阿v天堂网 | 日笔视频 |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 自拍偷拍一区 | 免费自拍偷拍视频 | 丁香激情综合色伊人久久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青青久久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 六月婷婷激情 | 伊人中文字幕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 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a级午夜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乱码 | 欧美噜噜噜| 精品国产网站 |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视频 |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 国产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 视频一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