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于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高效課堂
教學設計,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并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
1小學數學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教學目標搞“一刀切”,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但是制定分層目標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標、上限目標、發展目標。如在教學算法多樣化時,教師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學生則要求會運用多種算法,能力更好的學生在會運用多種算法的基礎上學會擇優或想出更好的方法。這樣從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2小學數學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2.1具體分析學生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正確診斷。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準確地掌握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于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于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學生是如何思維的。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
2.2實施組織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么、學什么”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并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3有效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征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小學數學優化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使用的是粉筆、黑板。有人戲言:一支粉筆走天下。這種單調的教學手段,制約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注意教學手段的優化。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更加直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成為課堂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果利用多媒體出示有趣味性、層次性、針對性的練習,配上輕松的音樂和畫面。就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總結新知識。
4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在數學教育中實現我國培養全方面人才的目標,教師要解除傳統觀念的限制,開辟出新的教學之路。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要從傳統的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中的“主角”。教師要開辟學生的思維空間,在課堂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思維,積極讓學生展開互動,在課堂上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做出正確性的引導式作答,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教師明白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按著我國新課標的標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于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方式予以解決,同時留下伏筆,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下一定的時間與學生展開互動,提倡學生對課堂上所講述的教學內容進行激烈的討論,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學習倡導先進的教學理論,并將先進的教學理論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切實的掌握學習方法,要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向學生展現學習過程,顯示學習方法的透明度,使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同時,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5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講具有重大的意義,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自我拓展知識空間,自我學習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礎,有助于學生能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自學能力的養成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所獲得的東西要比書本上獲得的更為豐富。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研究數學智慧分析數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學習,去思考。
6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應試教育”中的“考試制度”早已經不適合對當今學生進行很好的評價,構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是綜合評定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礎。長久以來,“應試教育”模式嚴重的制約了學生個性化多方面發展,讓學生認為“考試分數”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統考升學的模式讓教師無法合理的對學生展開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要培養出個性化多樣化高素質的人才,必須要改變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定,即從單一的考試評定方式變成從學生日常學習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樣化的指標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定;也要改變單一筆試的考評形式,要實現筆試、口試、面試、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相結合的綜合性考評形式,同時在進行學生中和評價排名時,要將考試分數作為參考內容,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思維的靈活度等多方面作為評定的主要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作者:鐘云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隆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