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實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BIM技術,就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技術負責對建筑物實體以及相關功能等實施數字化表達的一類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將立體化、具體化建筑物實施科學的數據化表現以及數字化表現,同時,它也是裝配式建筑設計流程中的核心要素。裝配式建筑以新型建筑模式出現,隨著它的不斷普及和推廣,怎樣全面強化裝配式建筑質量,成為了業內關注熱點,BIM技術由此也受到了更為深層的關注。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設計
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今天,大眾群體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勞動力日益減少,并且環境保護問題較為突出,裝配式建筑在此時應運而生,現已被社會各界大力推廣和沿用。當前BIM技術快速發展,被業界設計人士視為操作首選,BIM技術特點中,其具備多專業協作性特質,還有就是其擁有著參數化建模能效,之后在此基礎上和裝配式建筑之間相互整合,應用在剪力墻結構之中,效果甚是理想。
1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的簡介
1.1BIM技術。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簡稱,借助基于建筑真實信息的三維模型,來達成工程設計目標以及對應的若干施工管理功能等,BIM技術實際上就是一種分析管理模式。其技術原理十分特殊,按照建筑工程項目實際需求了解到,怎樣做好信息調整是十分重要的,期間要將數據模型視為基礎性要素,怎樣達成整體發展才是關鍵點所在。按照模擬建筑物真實情況來加以分析,在整個操作階段內達成數字信息的仿真也很重要[1]。1.2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主要是由預制部件在工地裝配制造而成的一種建筑類型,根據所預制構件形式和具體施工模式等,其囊括了砌塊建筑類型和板材建筑類型以及骨架板材建筑類型等。國內諸多省區相繼頒布了一定的推進方案,裝配性建筑的普及和推廣力度連年加快。BIM技術擁有著直觀性特點和數字化特點,并且具備統一性,BIM技術作用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備受業界認可與青睞,在國內多個城市重大建筑項目中高頻率使用,尤其是裝配式建筑,這種工程建設過程中,深化環節十分重要,深化設計是將調配和生產施工緊密關聯,使得二者有力銜接起來。旨在有效處理現在的裝配施工中協議雙方協調難、設計不合格、圖紙偏差等問題,應將BIM技術融入裝配式建筑設計中,便可實現施工技術信息全面統籌,將相關信息貫穿在BIM內部,基于此,雙方溝通、合作能力倍增,與此同時,也會獲取優良施工、設計成效[2]。
2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需知,BIM技術不可替代性特點明顯,裝配式建筑設計中,前者會發揮出很大作用,但是當前仍舊有人抱有懷疑態度。以下為本文所提出的應用實踐要點,旨在推廣BIM技術。2.1構件拆分。結構分析模型中,導入Revit之后形成新的結構模型,期間需要進行相應的內容導入,由此達到預期操作目標,構件截面輪廓和材質以及鋼筋信息等涵蓋在內,導入初始階段,我們需要做好局部修整工作,基于此,修正完畢后實施正規化的構件科學拆分。在構件拆分的過程中,應該對模型予以透徹剖析,而后借助相應可視化編程來達成各部件、零件的拆分操作,還有就是要將此類零件形成組件來拆分[3]。拆分前的計算步驟需格外注意,按照建筑物實際情況來實施有序拆分,切忌僅根據主觀意愿來拆分。身為工作人員,需要遵循柱、板、墻等拆分原則來行事,分別達成不同類型構件的優質拆分,要了解不同零件的不同拆分手段,了熟悉相關細節很重要。從構件拆分角度加以分析,此類細節上的處理十分關鍵,不能出現半點遺漏,否則會造成嚴重損失。2.2鋼筋創建。按照鋼筋構件中其構造要求和基礎性拆分原則等,要建立出鋼筋布置的具體操作程序,最大限度上借助二次開發程序調用機制,總結鋼筋參數信息的基本形成規律,基于此類規律認知,科學有效的將鋼筋布置規則合理應用在預制構件層面上??v筋在梁跨繞中后澆段中斷開,后澆段甩出長度,其要滿足預期的套筒裝安裝尺寸規格要求;梁端取最大值,從而確定好箍筋加密區間,其他梁端視為非加密區。2.3埋件布置。基于上述所言,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建筑設計構件拆分原則,在此類原則引領下,預制構件埋件布置,同樣的也需要實施合理編輯操作。最為常見的就是梁柱埋件,要以內嵌式梁柱為主,因為此類材料本身就具備埋件,但需要關注梁柱、模板的鋼筋吊鉤環,要獨立進行形狀設計與安排,由于要按照建筑物本體結構和形狀等來做出相應調整,所以只有如此才能長久維系建筑結構的科學性與安全性[4]。預制柱埋件中需建立專門的預支柱族來加以布置。第一是要在預制柱上、墻柱銜接處進行科學的鋼板高度設計,與此同時,要準確衡定其參數規格,還有就是后續模型搭建階段,要按照建筑結構實情來對其實施針對性調整優化,旨在滿足建筑模型參數設置要求,不斷的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質量。工作人員一方,要對參數詳情加以重視,從全局出發,由此方可從整體去觀察整個參數信息的合理性與否,分析建筑結構科學性是否達標,這些都是必須要做到的。歸結來講,BIM技術在當前裝配式建筑設計上的應用尤為廣泛,構件拆分、鋼筋創建以外,還可達成有效的埋件布置。這些內容都是裝配式建筑設計過程中的核心點所在,影響著整體建筑施工最終可行性能效。從此類層面分析,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上的作用不容小覷,前者對后者的模型建立影響很大,引導性效能彰顯,為后續建筑建設工作有序進行夯實了根基。所以說,建筑企業旨在提升裝配式建筑的整體質量,使用BIM技術最為適宜。
3BIM技術的應用價值
裝配式建筑施工階段內,BIM應用時,與基本運行過程和實際運營現狀相互結合十分必要,在做好優化處理的基礎上,結合信息類型和工程復雜程度,發揮BIM的最大能效。以信息類型為根基,熟悉BIM優勢所在,以此來提升裝配式建筑性能。旨在遏制施工管理異常和其他狀況出現,后續管理中的可視化分析以及協調整合等都是重點,同時需深度確定模擬技術要求,如此方可達到理想化目標。關于BIM技術的應用價值,總結為以下幾點:3.1提升設計效率。裝配式建筑設計過程中,因為需要對相應的預制構件實施多樣化預埋處理以及預留設計操作等,所以此時要求專業人員之間達成通力合作。借助BIM技術所構建的設計平臺,具體設計環節內,諸多設計人員可以從中進行設計信息傳遞,對設計方案進行“同步”式更正。通過合理使用BIM技術以及相應的云端技術等,設計者可將專業性設計信息統一上傳到BIM平臺上,憑借自動糾錯模塊,然后自動篩選出設計現存問題和漏洞。裝配式建筑中,其預制構件數量尤為之多,并且此時的出圖量很大,借助對其中的系統設計模塊,在其中所修改的參數可以實現同步,保障其信息準確性的同時,方便同行調用,使得配套專業設計人員方案調整優異性有所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3.2降低設計誤差。相關設計人員將BIM技術應用于當前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同時也在預制構件設計方面予以使用,順勢降低了施工過程中誤差滋生概率。科學合理的使用BIM技術,對預制構件幾何尺寸和相應的鋼筋規格、參數等予以規劃調整。設計人員可從BIM模型三維視圖中直觀了解搭配拼裝預制構件和構件間的契合度,之后在此基礎上通過BIM技術之中的碰撞檢測功能,透徹分析連接點的可靠性情況,從而優質排除構件間的矛盾,由此防止因為設計粗糙而對構件所產生的安裝阻礙,降低了誤差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并且為保障按時竣工奠定了基礎。3.3實現標準化設計。BIM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成設計信息開放和共享。工作人員將建筑設計方案上傳到服務器一端,在云端平臺上來實施尺寸信息和樣式信息等的整合,然后形成預制構件信息庫。云端服務中,構件數據庫內容日趨多樣化,設計人員將同類數據庫資源進行詳細比對與優化,由此便可形成裝配式建筑構件標準形狀以及尺寸等。預制構件信息庫創設,利于裝配式建筑通用設計章程設定。借助多樣化的數據信息,設計者可積累自身經驗,建筑戶型的設計理念也會變得愈加豐富,更好更優的節省了戶型設計時間和戶型變更期限,助力戶型規格正規化、科學化形成,居住方的各項居住訴求也都能被滿足[5]。
4結束語
總的來說,BIM技術優異性眾多,將其應用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可以直觀且準確的表達出設計目的,日漸強化了設計質量與效率,不僅如此,還會不斷減少設計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誤差,使得設計周期得以縮減,并且為各個環節有條不紊的進行奠定了設計根基,達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節能減排操作,讓裝配式建筑產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彰顯行業優勢的同時,推動了國內整體建筑工業化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肖陽,劉為.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6):104-107.
[2]韓旭.基于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的應用研究[J].門窗,2018(2):44.
[3]王淑嬙,周啟慧,田東方.工程總承包背景下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7,31(6):39-44.
[4]郭志勇,游成林.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建筑項目場地平面布置中的應用[J].綠色建筑,2017(1):20-21.
[5]常春光,吳飛飛.基于BIM和RFID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70-174.
[6]申玲,宋家仁,錢經.基于DEMATEL的BIM應用效益關鍵影響因素及對策[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35(2):49-55.
作者:李令令 單位:吉林建筑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