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綜合學科課程設計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何的展開,然而綜合學科的課程設計吸引了大量人的關注和重視。主要從這一角度來分析現階段我國中學綜合學科課程設計的理念以及一些措施的反思。
關鍵詞:中學綜合學科;課程設計;思考和反思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并且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推動著我國相關教育部門針對我國現存的教育體系進行改革。而在現行的新課改的教育改革之中,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綜合性學科開始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開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開始成為現階段新課改的一個重點。尤其是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更多的開始將目光集中在綜合學科的課程設計。
1中學綜合學科課程設計的簡要概況
1.1中學階段綜合學科課程的特點不同于中學其它分類學科課程,中學綜合學科有著獨屬于自己的特點:
1.1.1中學綜合學科的教學目標主要是集中在學生綜合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增長,以及綜合能力培養和提高以及道德水平的協調發展。
1.1.2綜合課程強調課程之間的聯系性以及整體特性,并且擁有獨屬于自己的課程體系。綜合學科是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學生的整體發展為培養的目標。從這一角度來看,綜合性學科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這就說明要建立起科學的綜合性學科課程,形成一種最佳的組合程度,從而產生整體的功能綜合起來大于分類功能簡單相加之和的效果。
1.1.3中學綜合性課程的學習方式更加的靈活多樣。綜合性課程的內容十分的紛繁,并且有著不同的類型,這就使得對于綜合性課程的學習方式也有著靈活多樣的特點。有些課程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要的教學途徑,有些課程則是以校園內以及校園外的場景作為主要的教學環境。有些課程強調老師的教授,還有一些課程尤其關注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從這一度來看,這就要求相關的老師根據學科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
1.1.4綜合性課程更多的與社會具體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系,貼近社會生活。學生的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社會問題的具體了解和認識,更能夠推動學生貼近社會生活。
1.2中學階段綜合學科課程所具有的價值
在中學階段開設綜合學科課程所具有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綜合學科能夠適應于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具體清苦,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的趨勢。我國現階段中學的課程體系中課程內容是十分有限的,所含有的具體知識容量也十分的有限。這就要求學校老師要及時追的上時代潮流的發展,時刻吸入新知識來充實整個學科的具體知識。而由于綜合課程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所以綜合學科承擔了吸納新知識的重要職責。其次,我國目前中學課程的課程設置和安排十分的繁亂,使用綜合學科不僅能夠簡化整個教學體系,還能夠克服知識的重復性教學。同時,與社會聯系緊密的綜合性學科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視野的開闊程度,還能夠增強學生對整個社會的認識能力和思維的邏輯橫向發展能力。
2中學綜合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考
2.1中學綜合課程教學目標的確立
學校不同,性質也就不同,也就具有不同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目標,這就對于學校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綜合性學科的開展和安排上。而現階段教育的綜合性目標在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綜合性發展,以及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性提高。因此,這就要求中學要清楚這一教學目標,才能正確的對待綜合性學科,形成綜合性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體系。首先,綜合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在于全面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目的,促進學生綜合性的全面發展。其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不同,我們要將綜合性課程的教學目標分成不同水平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實現不同側重程度的教學內容。最后,還要將整個目標貫穿在具體的綜合性課程內容中,保證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一致性。
2.2中學綜合課程的廣度和強度的判斷和選擇
綜合性課程的目標是在一定的時限內實現學生各方面素質達到預期的標準,這就要求課程在安排是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廣度和強度的選擇和判斷。如果學校的教學目標集中在學生視野的開闊方面,這就要強調綜合課程的具體指示,弱化綜合性程度,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如果學校的教學目標集中在學生整體知識水平,那么范圍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同一個科學領域內部各子學科的綜合,也可以是跨學科式的綜合,而綜合的強度很高,也就的聯系和結構要嚴密。例如,某所中學針對傳統的中學數學知識體系內容陳舊,封閉固定,忽視應用、缺乏彈性等不足,改革、開發了“教學活動”實驗教材,從過去的純數學走向生活數學、實用數學、大眾數學,著眼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拓寬學生數學知識面,使學生能夠盡早體會數學的概貌,樹立初步的數學觀點、數學意識。它還以挖掘中學生的潛能、發展個性和特長為核心,在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價值的基礎上,強調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能力及良好數學品質的培養等。由此,數學課程內容的安排也超越了傳統數學課程分科過細、內容陳舊的局限,知識內部的聯系按新的思路進行整合,它己不是過去那種按純數學的邏輯順序來組織內容,而是在整合了來自數學學科、學生、社會三方而的需要的基礎上,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
2.3中學綜合科學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安排
合理的廣度和強度是安排綜合科學課程的內容的重要依據,它直接決定知識內容的取舍與組織。課程目標不明確就會影響課程廣度和強度的確定,而課程的廣度和強度的不確定就會直接影響知識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前面提到的“拼盤式”課程,內容雜多,結構松散,帶有主動權隨意性,缺乏科學依據,往往把綜合簡單理解為相加的關系。一般說來,廣度和強度都比較科學合理的綜合科學課程,其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例如,某所中學的“泊然科學常識實驗教學大綱”主要按照生命世界、自然世界、人造世界三個范疇從易到難螺旋型上升的趨勢編排的,它更多地注意了多學科知識之間互應與聯結,注意了知識與學生實際及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保證了課程內容選擇和組織的科學性。
3結束語
以尊重學生的愛好和個人興趣,重視學生的個性自由和情感培養為基本理念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現了教育的屬“人性”,使教育回歸到原點—“人”,這門課程的遠景即在于此。所以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實施和有效實施任重道遠,無論理論還是實踐研究都不能忽視。
作者:朱影 單位: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潘洪亮.中小學綜合科學課程設計的理念與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02,22(2):77-79.
[2]陳光科.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策略性和實用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3):6.
[3]郭雪冰.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設計策略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