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務英語實踐課程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論文通過對話語體裁理論的研究探討了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的設計框架,并給出了教學案例。本研究從實踐教學意義入手探討了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和國家對大學本科人才的需求,通過體裁理論構建了課程框架以及如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模式,同時也為其他專業的實踐課程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體裁;商務英語;實踐課程設計
商務英語實踐課程是將課堂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實踐中體現學習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通過實踐課堂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商務實踐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這也是確保商務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達到《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重要環節,也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關于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目標之一。
一、實踐教學的意義
實踐能力從心理學角度是指個體在自然的情境下對未知情況的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各種表現行為,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Sternberg,1988)。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確保學習者對未來社會環境適應的基本要素,能力培養是過程性的,學習者需要通過引導才能夠學會適應社會環境,實踐教學通過課程內容一方面聯系學習者之前的理論知識,注重知識的整合以及交際能力和情感多方面的發展,同時引導學習者走出校園,滿足職場發展需求。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總目標明確指出“推動我國邁入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行列”“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比例顯著提高”“人才培養結構更趨合理,各類人才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顯著增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教、學和實踐相結合,理論、創新和應用相結合。因此,大學階段的教育在深化傳統理論學習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習者在理論基礎上的應用和創新技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
二、商務英語實踐課程設計研究現狀
課程設計是商務英語本科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設計的有效性決定了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我國商務英語的實踐教學還處在起步階段,現有對實踐教學課程的設計以理論研究和吸收國外現有成果為主。對商務英語的實踐課程設計主要包括以四個方面:
1.基于實踐能力的課程設計。這些方面的研究主要從探討實踐能力的含義、結構、培養對策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策略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學習者的實踐能力。他們認為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一種活動范疇,其本質是由活動目的決定,這也是教育目的,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包括解決好“技術地實踐”“道德地實踐”和“科學地實踐”的問題,從而重建學生的“生活世界”(孫智昌,2016),因此實踐教學也要從活動的目的出發進一步設計教學形式和內容,結合真實世界的職場情境和交際事件。
2.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課程設計。該研究側重于學習者的需求分析和對實踐情況的探討。通過對學習者的就業預期和實際就業環境需求的調查了解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構建包括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開發、師資、教學理念、課程開發等。這些學者的研究主要探討了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的內容和需要的條件,也指出了商務英語實踐課程未來的發展以及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
3.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該課程設計提倡多樣化的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其教學設計前提是對學生的需要進行分析(李凱,2011)。這些研究也借鑒國外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同時結合我國國情同時結合我國國情設計教學模式。
4.結合國外“頂石”課程的研究。這些研究基于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理論研究頂石課程,探討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和多元教學理論,以“全人教育”思想為課程目標(張學良,李輝,2017)。結合我國商務英語教學情況,這些課程具體的設計內容包括:教學理念、培養目標、評價標準和實踐環節的技能訓練,并且以《商務計劃》課程設計作為實踐案例(佟敏強,2015)。以上研究主要探討了有關實踐能力的構成、當前的需求分析現狀調查和可借鑒的課程設計方法,這些研究或者側重于學校的教學課程和理論的研究,或者從從業者的視角探討實際的工作需要。然而如何將教學模式與工作情境和交際事件相結合并沒有做深入的探討,對真實商務工作情境下的話語交際事件并沒有深入的研究,只是從經驗的角度去分析當前的需求情況,所選擇的實際工作場合和崗位也比較有限,缺少這些真實的商務情境系統的研究。本研究在探討商務英語實踐能力的同時,還將結合體裁理論探討真實交際事件的體裁特征,從真實的商務交際事件視角設計商務英語實踐教學,讓學習者能夠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基于體裁理論的商務話語實踐
20世紀70年代,一些學者對語篇研究從關注語言表層的詞匯語法描述轉向關注語篇的內在結構、意義和功能。體裁的定義已不再局限在特定的語篇類型上,而是語篇所體現的社會行為,這些有相似的語言特征、結構特征和社會功能的語篇形成某一類特定的體裁模式,使用者可以利用這樣特定的模式對某種重復現的情景做出反映。這也表明人們在認知交際事件的過程中可以事先了解該交際事件具有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即體裁結構?;隗w裁理論的課程設計的核心是把每種商務活動或商務交際事件視為一種體裁,學習者要了解該事件的體裁結構,分析每種體裁活動的交際目的、所需專業知識和使用的話語情況等,將這些體裁活動以書面語或口語的形式表達出來。Bhatia(2004:18-22)在探討話語多模態模式(Multi-perspectivemodeofdiscourse)的研究中,從教學視角構建了書面話語的四空間模式(four-spacemodel)。該模型包括四個空間,分別是:文本空間(textualspace)、策略空間(tacticalspace)、專業空間(professionalspace)和社會空間(socialspace),為實現話語的某一特殊目的,各空間相互合作。Bhatia認為文本空間主要分析話語的表面內容,包括在教學上對該話語的特殊目的性學習,第二個空間是把話語視為一種體裁,在這個階段已經超越了語言層面,主要是體裁事件的內容和涉及到的體裁知識。第三個空間是話語的專業實踐,是話語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下的應用,使用者需要具有與交際事件或活動相關的大量專業知識。在社會空間中,話語被視為一種社會實踐,這個空間需要的是社會語境和語用知識,在該空間中,話語已不再是單純的語言產出,話語使用者對社會語境和語用知識的使用體現出其在社會空間的活動范圍和專業身份。Bhatia的話語研究說明,話語的產出從語言、交際事件的結構、專業知識到社會語境的過程,也是一個從基礎理論到社會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從商務英語語言學習開始,了解不同的商務活動、學習相關的商務領域專業知識,最后通過自身在真實的商務情境下的交際產生最終的話語,這些話語最終以不同的書面或口頭體裁形式產出,可能是商務報告、研究論文、項目建議書、口頭分析報告、案例分析等。毫無疑問,這些體裁的產出是基于Bhatia“四空間”模式,缺少任何一個空間的內容都無法完成。
四、基于體裁理論的實踐課程設計模式
本研究在Bhatia專業話語研究模式的基礎上構建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課程框架,該框架包括五個環節,分別是:體裁知識、語言知識、專業知識、話語實踐、體裁產出。每個關節中都有相應的評價標準和反饋,這些評價標準包括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評價相結合最終形成反饋,學習者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在體裁知識、語言知識和專業知識環節主要在教室中由教師講解和學生討論完成,話語實踐和相關的體裁產出是在學生實際的實踐和完成交際事件之后產出,每個環節伴隨評價,完成話語與體裁任務后形成最終形成反饋。體裁知識是指與體裁事件有關的知識,如:體裁事件的概念、交際目的、交際情境及情境特征。語言知識主要關注的是不同體裁事件對應的語言特點、內容和結構,商務英語實踐課程基本都在商務英語本科教學的最后階段,在該階段學習者已具備一定的語言和相關的專業知識基礎,因此在該階段更多從篇章和語篇分析層面探討某一特點交際事件的語言和結構特點,而在專業知識上更多探討如何將之前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踐環節,例如,回顧之前的商務導論、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設計或分析某一產品的營銷策略。話語實踐環節是學習者根據已經學習的體裁事件的特征和所需的專業知識,通過實踐完成交際事件并產出相應的體裁。
五、《商務調查與實踐》課程應用案例
《商務調查與實踐》課程是黑龍江大學應用外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在第六個學期開設的一門實踐課程,該門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習者培養學生商務研究方法,培養國際商務研究能力和較強的國際商務英語話語實踐能力,為畢業生迅速走向職場,適應就業市場人才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內容包括商務調查研究中的理論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方法。其中理論研究方法包括文獻綜述與文獻調查,實證研究方法主要以人種學研究方法為主,還包括商務調查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課堂任務包括:小組討論、個人報告、商務和專業研究調查報告分析、課堂辯論等形式對相關商務調查中的概念、實踐進行深入探討。在授課過程中,商務調查有關的體裁包括: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數據分析、問卷調查、觀察維度表、訪談提綱等。在課堂中,教師對每種體裁的體裁知識和語言,內容和結構特點進行講解,之后,指導學生課后進行相關體裁的實踐。以文獻綜述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教授什么是文獻綜述以及它的交際目的等內容,之后指導學生利用學校資源進行文獻檢索,和學生討論如何根據自己的研究內容鎖定檢索關鍵詞和選擇所需文獻等。在此基礎上,介紹文件綜述寫作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并輔以范文說明。學習者在課下進行文獻檢索檢索,根據自己研究內容撰寫文獻綜述。教師收到學生的寫作后,點評其是否滿足了文獻綜述的內容、格式和語言等相關體裁特征,并和學生探討改進建議,學生根據反饋對寫作進行修訂。最終上交的作業將由三位老師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閱并給出反饋建議。
六、結語
本研究從體裁視角設計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探討了學習者從對知識的理解、分析到創新的過程,并給出了具體的操作?;隗w裁的課程設計不僅包含課程中話語體裁的種類,還包括對話語復雜性的探討,話語體裁的產出過程并不只是寫作和文本的創作過程,而是學習者在真實語境下的實踐。然而,該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大量的實證研究,同時也要求商務英語教師能夠了解商務英語所具有的特殊目的英語中的諸多特點,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是語言講授,還要具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正如Hyland(2002)中所說“特殊目的英語的學習包括了讀寫技能和在特定語境下的交際能力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具備語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應有專業的實踐技能,這意味著教師要同時具備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2]李凱.“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設計—基于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
[3]孫智昌.論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其培養[J].教育研究,2016(2).
[4]佟敏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以黑龍江大學《商務計劃》“頂石”課程設置為例[J].當代外語研究,2015(5).
[5]張學良,李輝.過程取向與自主建構:美國高校頂石課程形態[J].中國高教研究,2017(3).
作者:周文萱;佟敏強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