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空間設計中的人性因故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記憶
人們對于空間的情感是他們對于空間的記憶所做出的反應。對空間的反應,與其說是關于一些特定情境的細節分析,不如說是從總體上的感覺反應;與其說是明顯的,不如說是潛在的,受記憶影響的。在對空間的體驗中,記憶中的意象起著重要的作用。空間首先引起一種特定意象和感覺,這些意象和感覺與記憶是對應的。人們對空間最初始的感覺及總體反應影響著隨后而來的與空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總體感情基于空間及其特定方面的意義給予人們的記憶。
人們對于空間的反應,首先是激起記憶與情感。就如同人們對于環境質量的反應一樣,因為它給予人們的特定記憶。當我們看到灰霾的空氣、骯臟的街道、陰暗的角落,記憶中對應的意象——工業區;當我們看到寧靜的小路、郁郁蔥蔥的樹林、鳥語花香的莊園,同樣也會在記憶中浮現對應的意象——鄉村。在當前追求高效、簡潔、快節奏生存方式的大潮中,從積留的傳統生存經驗記憶中選取與之對應的設計元素,使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不失時尚地幻想與回歸久違的自然,得到精神的釋放。
文化
人類的意識形態與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經驗的積累,而生存經驗又來自生活經歷、所接受的教育、生活習慣等的傳承疊加。因而,一定地域甚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傳統與習性具有親切感,這是一種血脈中的“趨向傳統意識”,即有傳統文化印記的設計容易感召受眾的生存經驗,從接受角度上達到共鳴。設計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還是平面設計、產品設計,都有特定的精神內涵。設計形式來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現實文化。
文化背景影響社會和個人的價值取向與審美取向。相應時期的空間設計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展開和完成的,反映著該時期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念,體現著此時的文化風貌。文化(文化心態、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等)會直接通過設計者的作品、語言、表現手法等顯現出來。這些決定了空間設計作品絕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無生命的人造體,而應該同時是人類社會文化的反映,具有社會文化意義,是與人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聯想
人們可以透過事物的外在形式,通過聯想去把握其內在的深刻內容,產生與情感相統一的認識。設計者總是力圖使空間形象具有引人聯想的作用,以增強空間的感染力,給人們以啟示或教益,更好地滿足情感方面的要求。例如,很多室內景觀以塑樹為柱,以卵石砌墻,廳內布置花草,再配以假山水池,置身其中,流水潺潺,芬芳鮮花撲鼻而來,使人們感到不是在室內,而是在欣賞美麗的大自然,這些體驗就是聯想的結果。聯想能幫助空間的設計者與使用者在建筑審美與視覺造型之間建立起理解的橋梁。設計者在視覺感知到空間形象后會與其信息庫中的信息相比較,尋找某種相關性,得出有關空間意義的結論,從而達到理解建筑的目的。如海茲伯格設計的阿姆斯特丹“老人之家”,以白框與黑空的構件為空間形態,使得居住的老人聯想到十字架與棺木的形式,這一聯想是非常消極的。
時代
“新的時代,——荒蕪的精神土地,——建造住宅的迫切需要。一幢住宅是這樣的一種人道的域界,它圍護我們,把我們跟有害的自然現象隔開,給我們以人文的環境,為我們這些人。需要滿足一個本能的愿望,需要實現一種自然的功能。”
這是柯布西耶對于當時建筑情感的認識。人類的生存方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日新月異,由于新觀念的介入,人類情感的表達和接收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我們發現以往設計中慣用的情感表達方式逐漸被打破,固有的情感符號被替換或重構。人類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尋找新的突破點,力求使情感表達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并滿足于人類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提高的精神需求。例如柯布西耶的代表作之一——馬賽公寓,它是為緩解二戰后歐洲房屋緊缺的狀況而設計的密集型住宅,設計于20世紀40年代,代表著柯布西耶對于住宅和公共居住問題的觀點。盡管馬賽公寓很著名,但它體現的現代化和工業化的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無疑是落后了,因而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看起來更像是集體宿舍的偉大建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于是人們紛紛搬離。(圖2)
空間設計中,情感是其目的的體現。情感,包括目的實現
過程所激發的情感作為一種動力,使人們對環境的感知發生相應的變化。空間設計本身具有相對固定的規律、模式和結構,是一系列有關的元素與“人”關系的綜合。人們通過感知外界事物,對自身產生影響,并對外界事物賦予相應的情感。對空間設計者而言,要根據“人——空間——設計”相互關系的研究,滿足人們對空間審美、使用等的心理需求,使我們的設計既有藝術美感又符合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University)設計學院教授理查德•布恰南認為:情緒或感情,它有時被認為是設計中最真實的部分,使它具有純藝術的狀態。設計者在空間設計中運用情感性的元素或符號,表現出空間與使用者的情感聯系,通過比擬與象征的手法使人產生聯想。設計者和使用者對于情感的交流是從一系列帶有象征意義的空間、形態、色彩等符號的組合中獲得的。二者通過這種交流,形成共鳴,并對空間產生親切感、信任感。
結語
空間設計與情感不可分離,只有將空間的功能與它們所喚起的感情結合在一起,空間才具有完整的價值。空間不僅僅是真實呈現物,而且還是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的載體。在空間設計中,設計者不僅要在空間設計作品中表現自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所設計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
作者:郭宜章單位: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