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間色彩搭配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眾所周知,我國民間色彩是一個內涵豐厚的色彩體系,其中蘊含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平面設計要想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可以從我國民間色彩體系中汲取靈感。本文嘗試研究民間色彩搭配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民間色彩;平面設計;色彩搭配
一、前言
眾所周知,我國民間色彩是一個內涵豐厚的色彩體系,其中蘊含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平面設計要想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可以從我國民間色彩體系中汲取靈感。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奧標志為例,其色彩搭配就借鑒了我國民間色彩的精髓:以黑、白、青、黃、紅為底色,又融合了我國傳統的太極圖式,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特色,給世界友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在一定程度上還起到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將民間色彩搭配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中,可以使設計作品更加精彩、更加生動,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本文嘗試研究民間色彩搭配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二、民間色彩的特征
民間色彩具有刺激夸張和明快單純的基本特征。我國民間色彩一直呈現出充分的飽和度,不管是紅色、黃色,還是黑色、白色等,都給人帶來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正是民間色彩簡單明快特征的體現。民間畫訣中也有過“紅靠黃、亮晃晃”“分青綠、人品細”“濃艷郁、黑為貴”等話語,這些都體現了民間色彩的高純度特征。正是這些純粹的色彩應用,使得我國民間工藝品和諧而鮮明,比如湖南灘頭年畫,其造型淳樸而夸張,色彩絢麗而豐滿。其中,又以門神類年畫最具特點,門神人物以白臉的秦叔寶和紅臉的尉遲恭為主,在其色彩搭配上,使用大面積的紅色與品藍形成對比,再加上小面積的紫黃、品桃和竹綠色進行點綴,使得整幅畫面顯得絢麗多彩而又明快簡約。另外,我國民間色彩還擁有一個物理性的視覺結構,比如太極圖的黑白兩極,反映了先人對宇宙的最初認識。在《色彩藝術》中,約翰內斯•伊頓曾經指出:“從原始時代開始,色彩就已經存在,是原始的無色光線的產物。”由此可見,黑、白兩色是民間色彩中最接近原始人色彩本能的顏色,后來由于生產、生活實踐的發展,逐漸衍生出紅色、黃色、青色等色彩,這些色彩表現往往呈現出簡單、淳樸、粗放的視覺效果。
三、民間色彩的搭配
民間色彩搭配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可以給人帶來非同凡響的視覺效果。民間色彩搭配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色相搭配色相搭配是民間色彩最常見的搭配形式,可分為補色與對比色兩種。我們經常見到的黃藍配色、紅綠配色、黑紅配色等都屬于色相搭配的范疇。在我國傳統年畫中,常常見到色相搭配的使用,而且這種搭配形式已經日臻成熟,技法已經十分熟練。其實,除了在我國傳統年畫中經常見到色相搭配外,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也經常應用到色相搭配。比如很多廣告公司設計的春節海報中,經常將紅色作為主色調,再配上綠色進行對比,之后加上黑、黃兩色,就立馬能烘托出春節熱熱鬧鬧的氛圍,這樣的應用方式能夠大大增強平面設計作品的感染力,使得畫面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彰顯。
(二)冷暖搭配我們都知道色彩具有冷暖之分,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心理反應。在色彩心理學中,通常將在色相環上比較接近紅色的黃色、橙色和黃橙色視作暖色,將接近藍色的紫色、綠色、黃綠色視作冷色,這種將人們心理反應呈現的冷暖差別的組合搭配在一起的形式就是冷暖搭配。我們不難看到中國民間美術作品中也有著大量的冷暖搭配使用手法,在平面設計作品中也應用得很多,比如在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海報設計中,基本以綠色作為主基調,給人們帶來一種涼爽舒服的感受。同時在設計中再加上明黃色,更能使整個設計作品彰顯生命力與感染力,這就是成功使用冷暖搭配的范例。
(三)補色搭配我國民間色彩中經常應用到“紅配綠”“明黃暗紫”等補色關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刺激人們的視覺感受,以此實現最具震撼力的藝術效果。事實上,我國民間色彩中的補色搭配之所以能給人們帶來猛烈的視覺沖擊感,主要在于人的視覺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找光譜的全域,在生理感受方面自行補色,同時在補色關系中還存在一種“余像”的現象,如果一對補色缺少其中一種色彩時,人們的腦海中就會對缺少的色彩進行自行填補,直至順利補上所缺少的色彩,實現內心感受的平衡,將這個原理應用到現代平面設計過程中,也能實現事半功倍的設計效果。
四、民間色彩搭配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平面設計活動通過將文字、圖形、色彩等視覺要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一種藝術形式向人們傳達相關信息,并使得信息具有秩序性和清晰性。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平面設計已經成為國際交流與溝通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尋求民族化已經成了各個國家的最大訴求,正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讓色彩回歸傳統日益成了設計潮流。這一變化為平面設計者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環境,設計者必須立足本土、放眼未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方能在設計領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越來越多的平面設計者開始在民間色彩中尋找設計靈感,力求使平面設計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比如在茶葉的包裝設計中,鑒于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所以設計者可以在我國民間色彩中尋找素材。色彩的表現形式要少而精,明快簡單,要滿足消費者的欣賞習慣,不可到處都用金、銀色,這樣會給人帶來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我國著名設計家陳幼堅設計的茶葉包裝,主色調使用傳統而優雅的紅色,再與黑色進行巧妙地搭配,使我們好像能聞到一陣陣悠遠的茶香,并感受到濃烈的中國味道。
又如在酒產品的包裝設計中,酒是國人的常用飲品之一,喜慶節日、日常飲食、婚宴請客都少不了酒的存在,所以設計者可以使用民間色彩使酒產品注入情感色彩,使包裝設計給人帶來親切感。以獲得2002年春季糖酒交易會金獎的吉祥汾酒包裝為例,設計者使用的水晶高檔防偽瓶蓋,外包裝圖案使用中國傳統的藍色為主調,搭配上純潔的白色,再加上中國結進行點綴,立刻呈現出喜氣洋洋的感覺。在現代招貼設計中可以積極使用中國民間色彩搭配。香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提倡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到西方設計理念中,在其招貼設計中,不乏大量的中國水墨畫技法,并融合了現代科學技術的肌理效果,呈現出濃烈的時代色彩。在色彩搭配方面,他使用了中國民間色彩的黑色、白色、紅色、黃色和藍色,呈現出強烈的中國味。上述案例充分說明,在平面設計作品中應用中國民間色彩搭配大有裨益,可以使設計作品煥發全新的面貌,給人們帶來獨特的審美享受。
五、結語
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演變,中國民間色彩所隱含的文化內涵非常深厚。在新時期背景下,中國民間色彩歷久彌新,為了將民間色彩進一步傳承下去,也為了使現代平面設計呈現新的面貌,平面設計師可以在設計過程中積極應用民間色彩搭配,使設計作品呈現歷史底蘊,也呈現出新時代風尚,讓人印象深刻,實現設計作品自身的使命。
參考文獻:
[1]武魁英.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大全[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
[2]王冠英.中國古代民間工藝[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3]向海濤.視覺表述[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李硯祖.中國藝術學研究[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5]陳璉年.色彩設計[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
[6]張玉祥.色彩構成[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7]諸葛鎧.裂變中的傳承[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8]高陽.中國傳統裝飾與現代設計[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05.
[9]孫建君.中國民間美術[M].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6.
[10]李蕭錕.色彩學講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陳凡 單位: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