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出口認證現狀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我國汽車行業迅速發展,生產水平與質量顯著提高,機動車保有量擴充迅速,行業的對外貿易也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受到能源、交通、環境等資源和其他條件的阻礙,我國汽車市場容量與我國汽車產能之間存在供需矛盾,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改革深入推進和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汽車勢必面臨大批量的出口問題,如何推動我國汽車出口行業健康發展是關鍵之處。本文以汽車出口認證環節為切入點,以小見大,從制度設計、國內外比較、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出發,淺談現狀,提出意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汽車;出口;認證
引言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汽車出口業得到了長效發展。汽車產品已經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在產品質量和出口市場分布上依舊存在不足。汽車是高附加值產品,國際競爭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總體而言,貿易保護主義又集中體現在汽車出口認證制度方面。汽車合格評定程序又被稱為汽車認證制度,即評價汽車產品是否符合汽車技術要求標準的程序。研究學習國內外汽車出口認證制度,對于發展我國汽車工業、鼓勵汽車出口、對接國際標準。打破技術貿易壁壘具有重要意義。
1我國汽車出口面臨的技術性貿易
1.1出口地推行強制性市場準入認證
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強制性市場準入認證,僅部分相對落后國家和地區尚未建立,在諸多國家和地區中,以美國和歐盟最具代表性,其對于世界具有借鑒意義。以美國為例,市場準入認證更側重于安全方面和環保方面。車輛進入美國市場必須通過美國交通部的DOT認證。這項認證不是由交通部門主導,而是由制造商自行檢測,再由廠家判斷是否符合生產標準,美國交通部門僅把控部分零件諸如擋風玻璃、輪胎的認證;對于剩下的部分,美國交通部門會定期抽查檢驗,對于弄虛作假行為將予以嚴懲。環保認證(EPA認證),同安全認證相似,也是自行申報加部門督查方式,主管部門為美國環境保護署。以歐盟為例,車輛獲得市場準入認證需要獲得e-mark或E-mark認證依據,二者的發證機構均為各國的政府部門。兩種認證依據的獲取需要通過一定的檢測標準,第一以歐盟指令為根據,第二是參照歐洲經濟委員會的要求為根據。前者是圍繞零部件的批準和車輛系統,引入EEC/ECDirective(歐盟指令)進行檢驗,判斷產品是否合格,通過檢驗后可使用e-mark,繼而進入歐盟本土市場。后者是根據管理部門要求,引入ECERegulation(歐洲經濟委員會技術要求),僅對車輛零部件以及系統檢測,判斷產品是否合格,通過檢驗即可獲得E-mark,從而在歐洲銷售。
1.2出口目的地推行的市場技術評價制度
出口目的地推行市場技術評價制度,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技術性貿易壁壘,這在發達國家中較為常見,它對保護本國工業,限制本國進口、他國出口具有幫助。發達國家的市場技術評價要求嚴格、程序較多等客觀事實,阻礙了我國的汽車行業出口,也客觀要求我國的汽車工業走創新轉型升級道路。例如“汽車碰撞NCAP”,其評價的內容大約包括兩個方面: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在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都有評價機構,以星級作為評價標準,在上世紀90年代,很少車型能通過測試。
2國內外汽車出口認證制度的差異
由于我國汽車工業與國外發展基礎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導致我國與國外的認證制度方面存在著差異。從整體上看,我國的認證制度不能完全對接國際,與發達國家認證制度的符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例如,我國雖然已經很早實施了汽車的強制性認證,但沒有布置試驗檢測,而是采用認可實驗公告的方式,這阻礙了我國的出口汽車順利通過國外的試驗檢測。相對而言,發達國家法律法規更為完善透明,準入水準相對更高,互適性程度高。有代表性的除了上文提到的美國“自我認證+強制召回”制度和歐盟第三方機構產品認證制度,還有日本的汽車產品認證制度,它依據環境基本法、道路車輛法、能源合理利用消耗法三方法律進行產品認證,以政府部門公告形式產品認證信息。我國相對發達國家的認證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差距:第一是產品技術評價方面,國外的技術評價相對我國較為嚴格,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汽車碰撞檢驗,我國的汽車產品經常難以順利通過。第二是認證程序方面,我國的規范和透明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應對技術壁壘的辦法,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在認證程序方面、法律制定方面、檢測技術方面、開發研究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難以有效適應層出不窮的技術壁壘。
3我國汽車出口認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產品技術檢驗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財稅壁壘逐漸削弱,技術壁壘卻不斷增強。汽車出口的認證制度,大致包括批準、注冊、生產、召回等環節,而在這其中批準環節是重要部分,產品技術檢驗又是汽車型式批準的關鍵。上文中提到的汽車碰撞評價(NCAP)便是一項技術檢驗標準,如今,汽車環保技術的水平已成為各國汽車出口認證的焦點之一,例如,巴西對汽車尾氣排放的標準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導致我國對巴西的汽車出口遇到了不少障礙。為推動我國汽車的出口,我國應積極學習了解國外的認證制度,提高市場競爭力。
3.2出口市場存在的問題
在市場環境方面,從國內來說,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起步晚,一些企業對于國外的認證操作和認證流程缺乏足夠深入的了解,難以與國際市場接軌,呈現出漠視法律法規、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從國外來說,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給我國的汽車出口帶來了挑戰,對此我國應積極主動適應。比如,一些國家有著特殊的認證要求,巴西為實現IPI稅收優惠,倒逼外國的汽車公司和企業提高巴西本土化的生產比例;歐盟則在車輛碳排放方面做出規定,即要控制在每公里120克的水平以下;印度推行了轎車柴油化進程,要求出口到該國的轎車要可以使用柴油發動機。在國際汽車出口市場中,發達國家仍然主導著發展方向,我國要推動汽車出口,還應不斷向發達國家看齊,在汽車硬條件和政策軟條件雙管齊下。
3.3缺乏國際互認的實驗室檢驗服務
在認證制度保障與推行方面,比如實驗室的建立,我國已經取得了進步。汽車產品的認證主要是以實驗室的技術制定進行的。例如我國的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配有零部件實驗室、燈光電器與新能源實驗室、排放節能實驗室、電磁兼容實驗室等核心實驗室,以及仿真實驗室、材料與用品實驗室、汽車召回檢測實驗室等特色實驗室。但是,我國的汽車產品缺乏實驗室驗證;并且對比國外而言,現階段我國依舊缺乏國際認可的實驗室,在此方面缺乏競爭力,這兩方面使得我國的汽車出口難以應付國外發達國家的實驗室技術檢驗[1]。
3.4缺乏系統應對技術壁壘的服務機構
為推動我國的汽車出口業健康長效發展,就必須要研究國內外技術壁壘,制定相應對策。我國在系統應對技術貿易壁壘方面存在不足。在此方面,政府應該整合技術與人才資源,發揮政策優勢,建立應對技術壁壘的服務機構。服務機構在面臨錯綜復雜的國際市場環境下,建立技術研發、程序研究、政策建議、檢測服務、對外交流等多位一體平臺。
4小結
推動我國汽車出口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必須在認證制度上下足功夫。一方面,我國要持續走創新轉型發展道路,推動汽車產品的質量提高,使其經得起各方檢驗。另一方面,要改革上層建筑和頂層設計,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崔建平.我國汽車出口認證的現狀研究[J].汽車與配件,2016(24):44-47.
作者:柳小橋 單位: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