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體視域下視覺傳達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媒體環境
新媒體是相對于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而言的。它是指利用網絡、數字、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衛星等傳播渠道,通過手機、電腦、移動終端設備等,向受眾傳播各類信息的媒體形態。新媒體亦稱為“數字化媒體”,它更注重文字、影音等綜合信息的整合傳播,力求讓受眾獲取視、嗅、聽、觸、動等全感的信息獲取享受或體驗。此外,新媒體注重受眾與傳播者的互動,受眾可以廣泛、深入地參與信息傳播全程。因此,互動性的傳播方式也是新媒體最具魅力的地方所在。
二、視覺傳達設計在新媒體視域下的發展趨勢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信息傳達方式的傳遞效率大大降低了。為了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時代,讓視覺傳達設計的信息也高效地傳遞,它在新媒體視域下有了如下新發展。
1.設計由平面空間轉向立體空間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如書籍裝幀、海報、招貼、包裝的設計等,多是在二維空間內進行文字、圖案、色彩等信息載體的編排。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了更高效地粘住受眾,視覺傳達設計采用了各種新穎的設計形式,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如在各類平面設計中加上的二維碼設計,只要用智能手機掃一掃,馬上就能進入有視聽的三維傳播了。此外,隨著受眾對新媒介的了解與認識,視覺傳達設計還可進入四維時空的傳播情境中。例如將自己的設計作品融入時間概念,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不同的風貌與意境,傳播出不同的主旨宣傳信息。如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期間,其市中心擺放了一個“正在融化的北極熊”,它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融化露出了骨胳,警示人類關注氣候變暖。
2.視覺傳達設計由靜態轉向動態受眾若長期接受各類靜態圖像信息,久而久之就會對之產生視覺審美疲勞,而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在固定框架內帶給受眾的視覺感染力,也會大大地削弱。因此,新媒介的進入使平面設計的主體逐漸轉向動態設計,增加了許多動態的視聽信息,這也極大的豐富了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內涵信息及意義。如受眾通過二維碼能進入虛擬的動態信息中,受眾在虛擬的購物溝通平臺上進行二維碼信息驗證,實現了由靜態向動態的轉變。
3.信息設計時單向傳播向交互傳播的轉向新媒體環境下各類網絡新技術及移動終端的出現,使受眾也更加重視信息傳播中的交互性體驗。視覺傳達設計也適應此潮流,調整了信息設計中的傳播方式,迎合受眾的交流需求進行了互動性的設計轉向。信息的交互設計使信息傳播更加高效,受眾在接受和傳播信息的時還能感受互動的愉悅感,這也要求設計師要更關注受眾接受信息時的心理及行為特征。
4.設計超越了視覺,使信息傳遞走向多感體驗受眾接受外界的信息可通過五官六感來體驗。雖然,視覺是人獲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感官途徑,但味覺、聽覺、觸覺、嗅覺也能輔助人獲取各類信息。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人的視覺每天沉浸于大量的信息中,單純的視覺信息傳遞已很難迅速進駐大腦,也無法實現高效的信息傳遞。但如果視覺傳達設計中加入了其它感官體驗,信息傳達的效果將會大大提升。
如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場地背景設計上,就充分運用了新媒體語境下多元化的視覺傳達設計模式。其設計通過悠揚的現場音樂、唯美的背景畫面、動態的故事影像、雪絨花裝點下盛開的奧運五球等設計元素,將在場受眾置身于一個多元化、多感體驗的信息場之中。
綜上所述,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在新媒體視域下,實現了新的發展趨勢。伴隨著設計藝術和信息科技化的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設計形態。新媒體視域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更具時代感與互動性,有了更加多元化、綜合化、虛擬數字化的發展趨勢。
作者:趙靜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旅游文化與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