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企合作”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校企合作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存在“訂單式”“嵌入式”“前校后廠”等七種主要模式。但當前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亟待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深化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建立校企合作協調機制,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深度合作開發相關課程,共同建設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協同組建專業教學團隊。
關鍵詞: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發展模式;視覺傳達設計
一、高校“校企合作”的由來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下,我國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出了革新。目前,高校在模式選擇上也做出了改變。通常,高校在確定模式時,往往會考慮到社會生產力的具體情況,并結合科技、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國校企合作模式已經相對成熟,呈現點到面的擴散過程。如今,社會經濟水平較高,該模式的內容、形式也更加豐富。縱觀整個發展過程,改革開放前,校企合作并未有明顯的進展,軍工研制單位提出這一模式后,一直也僅僅在軍工科技領域有所應用。進入到九十年代后,校企合作也正式開啟,此時我國較為關注產學研合作教育方面的建設,在市場、科技的共同作用下,該模式有所發展,并且促進了企業科技水準的上升。具體操作時,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高校實現科技成果的轉換,并服務于企業,幫助企業應對嚴峻的競爭局面。新世紀以來,知識經濟出現,加上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的力度更大,過去的合作可能還僅僅停留在表層,如今卻真正進入到了更深的層面,二者形成了共同體,分擔風險和利益,在政府的溝通下完成合作,依賴于市場這個前提,形成了產業聯盟,實現了研發、生產的融合。
從根本上,該模式實現了校企資源的互通。高校涵蓋豐富的知識資源,企業在運營上經驗較多,二者相互融合,符合當前市場、社會提出的條件。在該模式的推動下,高校得以和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更好地認識行業的最新動態,并以此為指導更正教學內容等;同時,高校得以獲取更多的經費,投入到科研、教學工作上;此外,企業得以取得人力、科技上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利益,并在學生群體中形成更大的影響力,提升知名度。不難發現,該模式能夠實現雙贏,為校、企帶來益處,因此高校也樂于采取這樣的培養模式。1
二、當前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保障缺乏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目前政府推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和管理機制還不健全2,且政府統籌協調校企合作的作用缺位。換言之,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尚處于“民間”狀態,多源于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人情關系,相關人一旦走就易茶涼,甚至難以為繼。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體制和模式,給予政策上支持和資金上保障的力度也不夠。因而,企業缺乏參與校企合作的內在驅動力,合作意識淡薄,以致被動甚至不動,更談不上樂意共享人力、技術、設備等核心資源。學校與企業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協調不好則合力不能形成,校企合作就無法深入開展。
(二)合作層次普遍偏低地方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大多處于對口部門、個人之間的聯系,校企合作更多的是處于自發活動狀態,多數是短期、不規范、靠感情和人脈關系維系的較低層次合作,廣泛存在效率低、資源浪費、各行其是、協調不好、群體優勢弱等問題,尚未形成統一協調、自愿的整體行動。
(三)教育教學改革措施不到位地方高校尚存在學科專業趨同、人才培養同質化、師資隊伍實踐能力不強、模擬實訓條件落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弱等問題,尤其是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等方面與企業需求存在脫節問題,專業特色和群體優勢不明顯,與地方主導產業聯系不夠緊密。有些地方高校仍然追求的是人才培養理論的系統性、完整性,缺乏相應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三、深化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對策思考
目前,地方高校辦學硬件設施不夠先進,不少學生專業素質不強,畢業生就業層次不高,在此條件之下來深化校企合作尤為必要。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有利于專業建設擺脫困境。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深化地方高校校企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建立校企合作協調機制為了使校企合作工作有效落實,應該采取如下組織措施:第一,地方高校可以授權教學院系成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形成各教學系牽頭,全校各部門參與,共同配合與企業共建的工作局面。第二,加強校企合作與聯系,便于信息溝通與行動協調。第三,共同商定重大問題,如人才培養定位、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等,可在雙方共同研討之后制定方案。另外,在合作協調機制下應該允許先行先試.
(二)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通過校企合作來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以此提升地方高校專業建設水平。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專業建設依據是:視覺傳達設計本科專業指導規范(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市場的人才需求、地方高校人才培養定位。校企合作開展專業建設的內容主要有: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在人才培養目標所要求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構成;二是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理論與實踐性教學時間分配、實踐性教學(包括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的實施方式、教學計劃安排等內容進行聯合規劃;三是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學大綱、實踐大綱和考核大綱。
(三)深度合作開發相關課程根據校企合作共建的原則,企業和院校可以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相關教程。根據視覺傳達專業的專業要求,筆者認為合作開發的相關課程可以進行項目化教學,比如在《平面廣告設計》課程中開展各類廣告制作的項目教學,在《包裝設計》課程中探索各類包裝制作的項目教學,《CIS與導視系統設計》課程中進行各類CIS制作的項目教學。
(四)共同建設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和高校共同建設的實踐教學基地可以分為校外基地和校內基地兩大類。校外基地主要有企業負責提供必備場地并根據要求配備技術指導人員,校內實踐基地的建立應該在企業的指導下,高校建立建立視覺傳達設計新技術教學展示廳;建立開放性設計實驗室,提供可供學生自主進行標志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店內外環境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所需的必要設備。企業方面對展示廳和實驗室的建設提供設計建議,并在具體實施中予以大力協助,讓學生設計的作品與社會、企業需求接軌,能夠較好地體現其時代性、內涵性,充分展現地方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學生的能力與素質。
作者:詹朋偉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