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五行文化元素在環境設計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環境設計通過創造室內外空間環境為人服務,始終把實用和精神兩方面的功能放在首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人們更講究文化品味及藝術特色,使環境與人息息相通,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而富含文化氣息的環境,它不僅承載著人們的精神寄托,還能帶給消費者一種歸屬感。在環境設計時,往往需要考慮環境的文化氛圍性,尤其是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文章探討了如何合理巧妙地把五行文化融合到環境設計中,使之既有時代氣息,又兼具傳統文化韻味。
關鍵詞:環境設計;中國傳統文化;五行文化;時代氣息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質符號和無形的精神內涵。五行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來影響著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合理巧妙地把五行文化融合到現代環境設計中,使產品既有時代氣息,又兼具傳統文化韻味?五行文化體現的是一種宏大的宇宙物質觀,是一種對自然現象的概括總結,又是一種人文文化,因此在設計領域對五行文化的研究應偏重于對五行五色的理論研究。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獨有的特征,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這種文化,從文化的特點上衍化歸納出相關的文化基因。那么在設計時,設計師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取所需元素進行應用。
一、五行文化概述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它并不是指具體的五種元素,而是指古人對宇宙萬物的劃分,將萬事萬物按照各自的性質歸屬到水火木金土當中,認為這五種基本要素的運動循環生克變化構成宇宙萬物。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獨創的,常視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五行文化元素提取
在環境設計中,我們就可以通過對五行文化進行研究,提取相應的元素,從而進行運用。
(一)五行色彩元素的提取及運用
古人以色明智,以色明禮。色彩在中國傳統用色中有著明確的意向性,古人將五色尊為正色,在長期的歸納總結中,把五色與五行、五方建立起固有的關系,又把宗教、政治屬性融入到色彩中,進而逐漸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色彩文化系統。五行對應五色,紅色主火,白色主金,黑色主水,青色主木,黃色主土。五行相克相生,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相互發展,相互制約的動態系統,進而使五行色衍生出豐富的色彩動態體系。因此色彩元素運用到環境設計中時也需要考慮到顏色的各自屬性,及顏色與顏色間這種相生相克的原理。如黑白兩色的運用,黑白、陰陽兩色,體現出一種道家文化,而白色為金,黑色為水,金水相生,這又是一種五行文化。黑白兩色的搭配,既給人一種時尚感,又體現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給人一種簡單、和諧、平靜的感覺。
(二)五行紋理元素的提取及運用
紋理在環境設計中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中,雖然沒有固定的形態,但是每種物質都有著各自的屬性與特點,我們可以通過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提取,把意向性轉為實體樣條,使抽象物質形象化。而在五行中水、火、木的紋理都極具特色,水和火的紋理又最具變化性,這些都是人們所熟知的。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物質紋理的提取,經過整合,衍化出不同的紋理,再根據產品的屬性,把從五行中衍化出來的紋理運用到不同的環境設計中。
(三)五行圖形元素的提取及運用
五行是一種物質觀,在五行的風水論中,形態相似的物質可以歸類到相應的標準圖形中,有著相似的屬性與特征。在五行范疇中,火可衍生出三角形,體現出火的向上性、跳躍性等。土可衍生出方形,古時的耕地就是方形的田字格,體現了土的屬性。金可衍生出圓形,金主肅殺、速度,帶有破壞性和沖擊力,具有威懾力。而在圖形中,圓形是最具有速度感和沖擊力的。水衍生出弧形,水無長形卻可形萬物,而弧形的無常,正好體現了這一屬性。木衍生出長方形。木主生發、伸展、富含生機。而長方形的指向性和伸展性,體現了木生長的延伸感。我們在設計中對這些提取元素進行運用時,可以考慮這些圖形與五行間的聯系,再利用其相生相克的原理,在環境設計中比較運用。
三、五行元素的應用環境
設計是利用構成要素和視覺要素進行組合的整體綜合設計,同時運用形式美法則。在形式美法則中最高法則是變化與統一,當變化與統一在同一空間中和諧共處,即在空間點、線、面、體要一致,處于一種平衡狀態,才能實現審美的高要求。五行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其相生相克、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形成了中國傳統藝術美學,即“中”“和”之美。這種萬事萬物的“平衡”與“和諧”之美源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相生相克”的思想。陰陽五行這種“對立統一”“相生相克”的“中”“和”美學思想,與環境設計中的藝術形式美法則相吻合。五行在環境設計中方位的應用。把五行的方位運用在環境設計上,在環境設計的布局上,可以從用五行正位來表示展館所在的位置及各個局部的方位;再在各個方位賦予各自對應的五行正色、五行物質等;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形成一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格局。
五行在環境設計中色彩的應用。在環境設計中,我們可以運用這種富含意向性的五行正色,來凸顯環境主題,與觀者形成一種主觀性的心理互動。在環境設計中,還可以運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五行相克,在環境空間中進行色彩的強烈碰撞,在觀者眼中形成視覺的沖擊;而五行相生,則能更好地體現環境主題,通過展品的色彩屬性與環境空間的色彩屬性之間相呼應,進而營造環境氛圍,與觀者形成共鳴。此外,在環境設計中對五行色的運用,還可以直觀地體現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富含人文氣息。
五行在環境設計中材料的應用。五行初為五種材料,后發展成為一種物質觀。在考慮環境設計用材時,在了解材料本身屬性的同時,并從其五行屬性去考慮。在滿足環境設計基本需求的同時,賦予空間一種抽象、感性的氛圍。在環境設計中運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使材料的質感和肌理間形成對比或統一,從而營造環境空間的氛圍和表現展品的個性。如木材與玻璃的運用。水生木,“木曰曲直”,水無長形可形萬物,可以運用兩者的五行屬性及材料本身的性格,營造一種曲直蜿蜒的流動空間,塑造傳統與現代相相結合的環境空間。四、結語五行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對五行文化進行研究從而認識五行文化的內涵,把五行文化放到時代的背景中來思考,把傳統元素運用到當代的設計中去,再把當代人們的思想、心理融入到五行文化中。
從五行文化中來尋找我們的設計靈感。從五行的相生相克、對立統一中來思考我們的設計,從五行這種無形的精神內涵中,把一些五行的文字符號轉化為有形的符號,從而運用到我們的設計中來;把五行的意向性融合到設計中,從而讓我們的設計與觀賞者、消費者形成一種共鳴。傳統文化應該是發展的,而非靜止的,因此對于傳統文化,除了傳承外,還需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發展,賦予它新的生命力,讓我們的文化被世人所知,讓我們的設計在方便、美化我們生活的同時,還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的精神有所依托,讓我們的心靈有一種歸屬感。
參考文獻:
[1]孫遲,呂寧.探析五行理論在設計中的圖形應用[J].理論研究,2015,(06).
[2]胡飛.五行說與現代設計思維[J].湖北大學學報,2007,(03).
[3]王偉偉.五行文化元素在茶禪系列用品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3,(11).
作者: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