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園林景觀生態設計途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園林景觀設計中包含著眾多內容,同時還要結合生態理念與社會發展趨勢進行設計。而且生態設計理念,一定要貫穿整個設計過程。鑒于此,本文對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的途徑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景觀;生態設計;途徑
1生態園林景觀設計
在生態園林概念定義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生態園林景觀本身具備藝術性、觀賞性、生態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具備地方性、環保性以及生態性3方面的重要特點。在生態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當地具體情況,將地方性作為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則與要素,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節約型設計的理念。
2生態設計的原則
2.1體現人文情懷
作為最根本的設計宗旨,是反映社會、人性的設計要求,用各種方式來滿足人們的活動、溝通、娛樂等需求。為了實現民眾的基礎性能,設計師應當遵照當地人的習俗和人們的行為規律。
2.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的原則也是園林景觀生態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園林景觀的設計要建立在當地生態、人文背景的基礎上,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當地人們需求的生態園林景觀。
3園林景觀生態設計途徑
3.1保護不可再生資源,減少能源耗費
生態城市是一種典型的緊湊化城市類型,要最大限度地集約占地,杜絕土地資源的過度使用與浪費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要保證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節約能源和減少資源消耗,有效降低生物資源、能源以及水資源的使用,全面提升使用效率,景觀生態這一新型技術的使用,在能源節約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階段,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節能景觀建筑與生態建筑,它們是人類生存生態環境建設的有力見證,能夠促使城市建筑與生態環境緊密結合。生態景觀建筑憑借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和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有效地滿足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舒適性、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需求。另外,在景觀生態設計過程中,傳統的草坪被景觀植被生態設計取代,同時,一些外來園藝品種被一些地方性樹種取代,由此極大地減少了能源消耗。
3.2景觀生態修復設計
針對目前的生態園林景觀中,其景觀的修復設計中還需要針對環境中的物種進行共生和再生的修復工作,并促進生態環境中的良性循環。實際上在生態環境中會出現各種情況,還需要對景觀進行生態修復,并且在修復的過程中需要基于植物的系統,以及棲息地的修復情況進行理論上的研究。在景觀生態修復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利用富含營養的資源,以有效促進修復工作的良性循環,降低修復工作的成本,為建造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作出貢獻。
3.3生物多樣性、穩定性的管理規劃
在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時,引入大量常青植被,但由于這種模式打破了生態圈追求的群落多樣性,植被相生相克,共同維持環境穩定、共同發展的自然定律,使得植被不能適應環境的需求而逐漸凋亡。因此在園林景觀生態化設計時,要保證生物多樣性,群落多樣性,盡可能模擬出適應自然生態環境需求的園林景觀,保障園林景觀能有效抵御外界環境的干擾、破壞,既能滿足人們對生態園林景觀的需求,又實現了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3.4優化植被之間的關系
植物專業指導不同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向外釋放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影響周圍不同種類植物的生長。因此,設計過程中,應向植物專家學習。如松樹與云杉2種植物不適合在一起生長,因為彼此分泌的次生代謝物會抑制彼此生長。但白蠟與阿拉伯樹膠可以種植在一起,兩者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在景觀策劃中必須注意植物和植物彼此的關系,這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師在景觀規劃中,應當詢問相關資深植物學家,在找出植物彼此的聯系后,遵照互利共生的原則,策劃植物的位置以及與鄰近植物的聯系。
3.5順應環境條件,打造優質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在城市景觀生態的設計過程中,要積極提倡最大限度地保持區域原始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充分利用原始土地所具備的坡地等自然條件。一般情況下,一些未經開發改造的荒林、山地等很難達到理想的要求,所以對此所采取的合理做法應該是努力實現有景用景、無景造景、用景改景,與自然景觀、人造景觀等有效結合,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與使用。
4結語
當前形勢下,園林景觀的生態化設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因此適應發展需求,遵循生態化園林景觀設計的4大原則,才能設計創造出既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又能實現生態的和諧、平衡的園林,才能創造出欣欣向榮的園林景觀發展景象。
參考文獻
[1]王云才.基于風景園林學科的生物多樣性框架[J].風景園林,2014(1)
[2]趙華萍,戴少偉,鄢蓉.景觀生態學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的應用進展[J].綠色科技,2014(9)
[3]王穎,郝小琴.園林景觀生態設計途徑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4(6)
[4]馬洪洋.淺談園林景觀生態設計[J].現代園藝,2014(16)
作者: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