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可視化中的圖形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信息的可視化設計在幫助信息理解以及信息消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信息傳播的本質角度來看,信息的可視化是一種信息形式的轉化,傳統的二維信息被轉化為可視的三維信息,進而增加信息的可讀性,降低信息的接受門檻。因其革命性的巨大影響,因此成為現代信息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暨此,本文立足于現代信息行業的發展實際,從可視化的圖形設計角度出發,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
信息可視化;圖形設計;研究
從受眾的角度來看,信息的可視化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的信息現象,信息的內涵本質得以保留,但是外在表現形式卻已經大相徑庭。在實際的功能上,能夠實現數據隱藏,對數據關系進行分析,并建立相應的數據模型,是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重要信息形式,因此對其的研究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1信息可視化概述
1.1信息可視化概念從設計學角度對信息可視化進行分析,其實質是以比較適當的方式,實現了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并能夠讓數據與信息之間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傳播,讓復雜難懂的數據易于理解。同時為了數據信息更加易于理解,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采用圖片、媒介等形式,對信息內容進行分解與翻譯。進而實現以信息為主導的可視化設計。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信息可視化從最初的被人認為是抽象的信息技術,到當今社會中的信息可視化的利用,重新賦予了信息可視化新的定義,在數據與信息之間的可視化空間內,需要對當前信息的屬性意義,以及對象與隱性內容之間的關系凸顯,進而實現人與信息有效傳播。
1.2大數據時代與視覺設計之間的內在聯系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被多種多樣的信息包圍著,有些信息是有效的,而有些信息是無效。人們在無效信息中比較容易產生信息交流,換言之,信息焦慮成為了數據與信息之間的一個黑洞。這個黑洞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與大數據時展特征吻合。大量的信息使得人們在信息的渴望與恐懼中徘徊,同時又需要一種能夠快速消化信息的方式來平衡對信息的渴望與恐懼,此時對于信息的可視化能夠有效的幫助人們走出信息的黑洞。
2信息可視化圖形設計中的視覺轉化
將信息的文字表達向著圖形表達中轉化,就完成了圖形設計的視覺轉化。視覺轉化能夠以一種視覺化的特殊描述方式,將比較抽象的信息,轉化為人們比較熟悉的符號語言,將復雜的信息簡單化的傳遞給人們。視覺轉化實際上是一種以靈魂表達為依托的創意行為,具有信息采集以及清晰的信息邏輯架構。
2.1信息視覺語言表達對進行恰當的處理,以視覺轉化的形式進行信息的表達,就是一種信息的可視化。信息可視化的實現需要在一定的載體上才能夠實現。信息的視覺語言表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的表達:第一,信息圖形語言的表達;第二,信息符號語言的表達;第三,信息視覺設計的表達。首先從信息圖形語言的表達上進行分析,可視化能夠通過對圖形的合理選擇、實現圖形的真實運行場景的實際應用排列,以圖片的形式為載體。在此應用環節中,信息感召力突出,實現了語境與文字的之間的聯系。而從信息符號語言的表達上進行分析,其符號表現形式能夠從平面到立體,從固態到動態形式,該過程能夠讓信息更加的明確和簡潔,以干練的符號形式,增加圖形語言的魅力。在進行符號語言的設計中,符號語言與文字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增加信息的象征性,進而能夠讓信息更加的流程。由此可見,圖形設計中的符號設計是信息可視化中另外一個重要的載體,是幫助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簡化方式。在實際的信息化設計中,要求設計需要在有限的圖形中,將大量的數據進行有序化處理,圖形設計能夠消除文字信息所帶來的視覺障礙,實現有形的圖形中蘊藏著無形的信息資源。
2.2直接信息的視覺轉化信息可視化的圖形設計中,對于直接的視覺圖形轉化進行分析。直接的視覺數字轉化是指,對表面信息的顯性理解,根據信息所要傳達的方向,通過設計者自身的直覺引導,進行創作,通過大量的數據信息之間的分析,進而得到比較直接且清晰的信息傳達方式。例如,在進行地鐵電子路線圖設計中,為了向人們展示比較完好的地鐵線路,在實際的圖形設計中突破了傳統圖形設計中的比例尺的束縛,對空間的位置以及站點之間的距離進行簡化。忽視了地鐵站點之間的真實距離,采取類似間隔的形式,實現不同站點之間的標出。在不同地鐵線路中的設計中,采用不同顏色線條,作為線路的區分,并用加粗圓圈點來表示換乘站。在以上實例中的所有線條、顏色以及加粗點都是直接圖形設計的具體表現。此外與之相像的設計就是地圖,但是地區中所要表現的對象比較多,形式比較復雜,并且還存在著比例尺的設計。
2.3間接信息的視覺轉化對于間接信息的圖形視覺轉化,可以與文學作品相互聯系。在文學作品中,作者經常對所要表達的對象進行隱喻性的含蓄表達,在文章中采用側面烘托的形式,對關鍵對象進行闡述。在間接的信息圖形設計與轉化中,針對特定的符號關聯,進行信息傳遞。例如,在美術作品中,為了描繪風力的大小,可以將繪畫鉛筆系在隨風擺動的樹枝上,然后用紙板接著鉛筆。當有風吹過時,樹枝隨風舞動,此時畫筆將在畫板上留下痕跡,該痕跡所能夠傳達出來的信息是風向和風力。
3信息可視化圖形設計構建流程
3.1數據信息采集數據信息的采集是指,對所要表達的信息中的功能要素、相關重點數據進行采集與數據信息的處理,在數據信息進行可視化轉換之前,實現對原始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在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之前,首先需要對信息的內容進行理解,然后根據信息表達的需要,對有效信息進行合理化提取。對于圖標的深度理解是實現良好信息表達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要實現圖形設計的功能,另一方面實現信息的良好表達。例如,在對公共場所中衛生間男女標示進行設計時,需要設計者對男女表象差別進行分析,對信息進行良好處理之后,應用到實際應用中。對數據信息進行詳實的傳遞,在對信息進行透徹的分析之后,以科技信息技術為依托,生成虛擬數據云圖。實現數據信息的采集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政府公共信息資源的獲取。第二,專業的信息采集儀器。
3.2圖形視覺要素的選擇圖形視覺要素的選擇,主要依靠視知覺來實現,人的視覺能夠對某一事物產生綜合反映。在對北京霧霾進行視覺圖片宣傳中,主要利用霧霾天氣最為直觀的視覺體驗,以環境污染為主題,以灰色為作品背景。在此灰色的背景中,佇立著一個暗色的站牌,上面寫著“北京”,在這兩個簡單的意象構成中,人們能夠馬上想霧霾的景象,不需要多余的文字來贅述,霧霾所帶來的消極影響躍然紙上。然后能夠馬上陷入帶著口罩的場景中,這些信息都是人們通過簡單的背景顏色能夠聯想到的情境,這種視覺設計有效實現了信息的自動彌補。在進行信息的傳達中,首先需要對顏色進行限定,圖形設計的顏色需要注重就近原則,如果圖形顏色與原物一致,則缺乏一定的設計感。而在采取顏色就近的圖形設計原則,需要以實際為基礎,不能脫離實例,增加人們的對圖形的聯想。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信息可視化進行概述,對其實際含義進行解釋,并闡述信息可視化與大數據時代視覺設計之間的聯系。通過對信息可視化圖形設計中的視覺轉化進行研究,將圖形視覺轉化分為信息視覺語言表達、直接信息的視覺轉化、以及間接信息的視覺轉化。并分析信息可視化圖形設計構建流程,先后對數據信息采集以及圖形視覺要素的選擇上進行論述。
參考文獻:
[1]楊彥波,劉濱,祁明月.信息可視化研究綜述[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4(01):91-102.
[2]盛秀杰,金之鈞,王義剛.一種新的面向多元統計分析的信息可視化技術[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03):488-496.
[3]楊峰,李月華.高維信息可視化方法研究綜述[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09):125-128.
[4]張昕,袁曉如.樹圖可視化[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2(09):1113-1124.
[5]孫揚,封孝生,唐九陽,等.多維可視化技術綜述[J].計算機科學.2008(11):1-7.
[6]任磊,王威信,周明駿,等.一種模型驅動的交互式信息可視化開發方法[J].軟件學報.2008(08):1947-1964.
作者:邢愷 單位:山西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