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現有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檢測平臺易受環境因素影響,檢測準確度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為此,提出并設計了一種大數據環境下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該平臺由產生層、邏輯層、輸出層三部分組成,利用產生層對復雜網絡數據進行捕獲,為平臺設計提供基礎;利用邏輯層對數據進行預處理、數據特征提取以及數據存儲;輸出層主要包括檢測模塊與響應模塊,負責輸出檢測結果,并作出響應。平臺中的檢測程序通過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軟件完成。實驗結果表明,該平臺檢測準確度可高達83%,且能有效避免網絡環境的影響,穩定性較強。
關鍵詞: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檢測;捕獲;存儲;響應
引言
網絡技術迅速發展與因特網的日益普及,促使網絡信息呈現爆炸式的方式增長,極大的促進了信息交互與信息共享,對人們工作效率的提高與生活方式的便捷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互聯網具備個性化、開放性的特點,使得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檢測也越來越受到重視[1-2]。網絡入侵檢測作為一種主動的安全防護技術,不僅能對未經授權的網絡數據進行檢測,還能對已授權的數據行為進行監測,因此,為保障網絡運行的安全,需要對大數據環境下的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檢測進行分析[3]。文獻[4]針對網絡屬性的復雜性,利用傾斜時間窗口策略對數據流信息進行存儲,將全部數據流特征劃分為多個區間,同時組建增量模糊決策樹,共同完成對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流的檢測,但無法避免高流量環境的影響;文獻[5]首先確定BP神經網絡的參數,將參數與網絡特征融合為粒子,由此完成對網絡入侵流量的檢測,但檢測準確度較低;文獻[6]提出了基于機器學習的網絡入侵檢測方法,對機器學習算法進行了深入分析,并與其他算法比較在入侵檢測中的能效,總結得出機器學習的優勢,有效改善了傳統網絡存在的安全漏洞問題,但存在研究角度單一的問題,在網絡環境影響下,很容易出現檢測準確度低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并設計了一種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實驗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平臺能高效檢測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檢測準確度高。
1.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總體結構
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框架包括事件產生層、邏輯層、輸出層,入侵檢測框架如下:根據以上框架,對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各基本功能模塊進行了詳細分析,給出了檢測平臺總體結構圖,如圖2所示:該平臺的事件產生層主要負責為平臺提供復雜網絡實時運行數據,是平臺設計的基本組成成分;邏輯層主要負責對數據進行預處理,進行復雜網絡數據特征提取,以及對處理得到的數據進行存儲等,同時與數據庫連接,由控制管理中心統一進行控制[7];輸出層主要負責檢測入侵數據,并通過前端頁面顯示檢測結果,作出響應。
2.硬件設計
平臺硬件設計部分主要從復雜網絡數據捕獲模塊、多核處理器、響應單元結構三個部分進行分析,具體如下:(1)復雜網絡數據捕獲模塊: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從復雜網絡中獲取原始數據,為整個入侵數據檢測平臺提供原始數據信息,是入侵檢測平臺的數據基礎。在該模塊中,主要通過端口和網絡協議對數據包進行捕獲,并對數據長度、源端口、目的端口等信息進行采集[8-9]。(2)多核處理器多核處理器通常是指芯片級多處理器,在單個集成電路中,利用多核處理器可實現多個芯片單元構建,且各芯片單元間可信息共享[10]。多核處理器結構如圖3所示:圖3中,多核處理器與二級Cache通過內部網絡總線相連接,各處理器對二級Cache的訪問方式與訪問時間相同,多個核心處理器對數據進行并行處理,以提高處理性能,有效應對各種網絡流量環境。(3)響應單元結構在事件產生層對入侵數據進行捕獲,以及經過邏輯層的數據分析處理后,接下來需要將處理得到的結果進行保存,并作出響應,即響應層應具備的功能。響應單元結構框圖如圖4所示:
3.軟件設計
入侵數據檢測的關鍵在于捕獲到原始數據后,如何準確的區分數據狀態是否異常,以及能否有效的發現數據入侵規則[11]。關聯規則方法可用于發現網絡連接數據屬性,因此,本文運用關聯規則方法對入侵數據關聯特征進行分析,進而發現異常數據,完成對入侵數據的檢測。檢測流程如圖5所示:數據預處理效果直接影響入侵數據檢測效果,因此,對捕獲得到的原始數據首先進行預處理分析,如圖5所示。數據預處理主要完成冗余數據和不相關屬性數據的刪除任務,并對數據進行清洗,去掉數據中存在的錯誤和不一致信息。進行這樣的相關預處理后,可提高入侵數據檢測的質量和效率。
4.實驗結果與分析
4.1實驗環境
(1)硬件環境硬件環境如表1所示:(2)軟件環境軟件環境如表2所示:
4.2實驗結果分析
通常情況下,網絡流量較小,為充分證明本文設計平臺的優越性能,分別在高流量環境與正常流量環境下,對本文平臺與文獻[6]平臺的檢測準確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根據圖6和圖7可知,在高流量環境和正常流量環境下,本文平臺的入侵數據檢測準確度均高于文獻[6]平臺,本文平臺的檢測準確度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逐漸穩定在83%左右,檢測準確度較高。且可以明顯的看出,在正常流量環境下,文獻[6]平臺的檢測準確度與本文平臺相差較小,平均水平相差30%左右,而在高流量環境,受網絡環境影響,文獻[6]平臺的檢測準確度較低,與本文平臺相比則差距較大,平均水平相差40%左右。由此可見,本文設計平臺的綜合性能較好。
4.3實驗結論
根據上述實驗內容,可得出實驗結論:(1)本文平臺的檢測準確度較高,可高達83%,表明本文的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性能較好;(2)在正常流量環境和高流量環境下,本文檢測準確率均優于文獻[6]平臺,表明本文設計平臺可有效避免網絡環境的影響,穩定性好。
5.結論
大數據環境下,復雜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如何有效檢測入侵數據已成為研究重點。針對傳統方法存在的檢測準確度低的問題,本文提出并設計了復雜網絡入侵數據智能檢測平臺。將平臺劃分為產生層、邏輯層、輸出層三各部分,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進行了設計。實驗結果表明,本文檢測平臺在高流量環境下,其檢測準確度仍能保持較高水平,檢測性能優越。
作者:張永 楊學 單位:天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