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電影海報本土化圖形設計語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代中國電影行業蓬勃發展,電影類型隨之增多,觀眾對于電影信息的了解需求也在加大,帶動了電影海報設計的繁榮。在電影推廣中,海報是影片給予觀眾的第一感受,體現出整個民族的思想價值和藝術修養。在讀圖時代的今天,設計師愈來愈重視電影海報本土化圖形的運用,通過傳統符號來向觀眾傳達電影的基本信息已然成為電影海報設計的大趨勢。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搜集近年來關注度較高的中國本土化海報,以此類海報為例,論述其圖形設計語言,并對現狀、表現形式、圖形內涵及意義進行探究。
關鍵詞:電影海報;圖形設計;傳統符號
電影海報作為電影的“名片”,通過獨特的方式傳遞電影的核心內容,在引起觀者共鳴的同時還展現民族特色。近年來,海報設計師傾向對本土化圖形加以提煉和歸納,將水墨、工筆等具有中國風的元素同現代海報設計相結合,將現代的觀念融入傳統文化之中,并在海報中得以展示,用國人的視角講述不同的電影故事,向外界展示積蘊千年的傳統文化。
1電影海報本土化圖形語言運用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大魚海棠》、《大圣歸來》等國產動畫電影的陸續上映,使全球了解中國本土動畫電影的同時,也增加了中國式圖形符號在電影海報中運用的機會。以著名設計師黃海為電影《大魚海棠》所做的宣傳海報為例,整則海報在顏色上先聲奪人,為紅、黃、藍三種由五方色演變而來的傳統配色構成,海報的風格和構圖瑰麗無比,大片紅藍色巧妙結合在一起,火焰、海水、大雨等壯美景象交相呼應,展現出翻江倒海的巨大氣勢,海報雖由電腦手繪構成,但給觀者呈現出一番極具東方韻味的水墨淡彩視覺盛宴。在此之后,《大護法》、《小門神》、《白蛇緣起》等國產動畫電影也紛紛采用由本土化圖形符號構成的宣傳海報,隨著國漫的發力,此類海報大為增多,精美程度亦不容小覷。當然,中國傳統圖形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幾千年文化與藝術的縮影,豐富的圖形元素為現代電影海報設計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傳統圖形符號作為現代設計的文化基礎之一,它相較以文字,可以更為直觀的表達海報、招貼等設計的內涵,又因其具自身形態、色彩等屬性,能給觀者帶來感官上的刺激并使其留下深刻記憶。此外,這種傳統圖形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喚起國人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深刻的傳播影響。因此,在國產電影大繁榮趨勢下是電影海報飛躍性的革新。例如,電影《黃金時代》的海報極具東方色彩和現代美學特色,白紙潑墨的海報上,女主角佇立墨間,渲染出身處亂世而人如浮萍的氛圍,將中國傳統的書法文化凝煉成飄逸的黑色墨汁圖形,大量的留白展現出環境的蕭瑟。這種運用不是傳統圖形的堆砌,而是對圖形的提煉與凝聚,使之成為一種“傳統符號”存在于海報中。隨著海外電影進入中國市場、國產電影走出國門,國外電影在國內上映時的宣傳海報也開始注重本土化圖形語言的運用。電影《水形物語》在中國宣傳的海報使用了水墨風的插畫風格,用中國特有的表現方式演繹了一個完全西方的故事,拉近了和國內觀眾的距離。我國電影海報逐漸摸索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設計風格,海報設計師的靈感開始攝取于傳統文化。因此,無論是動畫類電影海報還是普通類電影海報,其在一定程度上均出現了對于傳統圖形的運用。此類型海報設計正處在一個全新的發展期,隨著國民對傳統文化的大力挖掘和宣傳,其必將展現出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及設計內涵。電影《黃金時代》海報電影《水形物語》海報
2電影海報中本土化圖形語言運用的特點
中國式圖形運用在海報中可以表現為三種形態:具象、抽象及意象。首先,具象以寫實為主要形式,將電影主題以客觀的具體形態表現出來,呈現出一種直觀性與真實性。《黃金時代》海外上映版的宣傳海報采用一支金色鋼筆和一枝金色梅花相呼應的方式,表現身處飄蕩時代的文人以筆桿為君子傲骨,在槍火中保留住金色文人氣節的電影情懷,具象的鋼筆和寫實的梅花既傳遞出了影片的重要信息,又簡潔而富有創意。其次,抽象圖形作為一種凝練的藝術形式,不同于具象圖形的明確性和意象圖形的內涵性,其主要以點、線、面為表現手法,具有一定概括性與象征性,通過寥寥幾筆可將直線和曲線組合成富有律動感的圖形,將傳統的本土化符號加以精簡與雕琢并運用在電影海報中,可增添海報的視覺沖擊力及民族感染力。最后,意象形態脫胎于傳統水墨畫,以飄渺的形態構造電影海報的畫面,電影《道士下山》的海報畫面分割宛若道教的太極圖案,畫中人與黑白兩色不成比例,通過失調的比例展示出人類只占宇宙所有事物的小部分[1]。當代海報設計中,設計者更多的是將這三種表現形態加以融合,具象、抽象及意象相輔相成,使其具有更加強烈的畫面感。中國式電影海報依賴于傳統符號的象征性,中國傳統圖案的象征性凝聚著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正是因為這種象征性,使其在電影海報中釋放更大的價值,賦予有限的圖形更深層的含義,增加更多的延展性。如電影《白蛇緣起》的海報將白蛇下半身勾畫成圓形,男主角在蛇尾構成的“圈”中與其遙相對望。在我國,圓不僅僅作為一個形狀出現,其象征著周而復始和人世間的無限循環,因此,將蛇尾纏繞成圓形貼合了電影往世輪回的主題。此外,在電影海報中采用留白手法可使整個作品更為協調精美,給觀者留有想象空間。電影《道士下山》的宣傳海報采用留白的手法,大面積的空白在畫面中呈現出“一”字,體現了道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畫面中央勾勒出一個翩翩道士從容下山的剪影形象,與周圍非黑即白的環境色相映襯,虛中有實,實中透虛,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藝術中要求的“透氣”感,極具中國美學特征。本土化圖形在展現其自身原有形態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體現在海報畫面中則為或具象,或抽象,或意象的表現手法。因此,在創作電影海報時,應注意圖形的象征意與電影主題的貼合性,使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色彩、版式、及內涵表達上形成一種緊密呼應。
3本土化圖形語言設計的時代價值
我國電影海報之所以不具有獨特的本土化民族特色,其一,在國際化的背景下,設計行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崇洋媚外”,我國電影海報設計在一段時間內以模仿西式海報為潮流,設計方式、表現手法、構圖樣式等方面深受西方影響。其二,觀者對于明星的關注大于海報設計,設計者過分關注設計的商業性從而削弱了設計的原有形式,電影行業中存在嚴重的明星效應,因而海報內容多為明星的排列組合,較難體現電影固有的文化內涵。我國電影海報缺乏屬于自身的特色,因此,大力發展以本土化圖形元素為基調的海報設計已然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個新問題。近年來,國產電影海報一系列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引起大量關注,這種關注不止停留在國人中,在世界范圍內也備受好評。將中國圖形符號賦予時代內涵并不只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而是要結合電影內容,體現出風土人情、價值取向,在注重傳統圖形提煉的同時,把握設計的時尚性與流行性。一幅優秀的電影海報不僅要準確的體現出電影的核心內涵,還要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融入民族特性。時代在發展,我們不能手攥傳統文化固步自封,而要以傳統文化為基底,融合新時代設計語言,創造出中國式電影海報。縱觀美國電影在融入了其意識形態和文化價值的同時,向世界傳播了美國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內涵,它的電影海報作為宣傳的有力工具,自然而然體現出濃郁的美國精神:個人主義、英雄主義、先進的科技感等,電影的流動傳播和海報的靜態傳播相結合在潛移默化中讓觀者接受了美國式的文化內涵。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文化的大國,在電影海報中應予以體現,傳統水墨的表現技法、中國色彩的斑斕、中國畫構圖的獨到之處、中國漢字的解構重組等無一不可運用在電影海報中,形成一種可同“美國精神”相媲美的文化潮流。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魅力,怎樣在西式電影海報盛行的時代中展現中國獨特的文化品格,使“中國制造“不只停留在物質方面,同時涉獵文化方面,這也是電影海報設計師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電影行業發展迅速,電影海報作為宣傳電影的一種工具,不僅僅代指一張設計作品,也應體現出一個國家對外的文化輸出,是國與國之間文化素養、民族特征、審美認知的相互較量。因此,在進行海報設計時,將我國本土的圖形符號融入其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電影的文化內涵。一張優秀的電影海報在充分體現民族特色的同時,還要符合國際通用的審美,用本土化圖式展現電影故事從而使其所表現的設計內涵被廣泛認知是衡量一個民族設計水準的基本要求之一。
結語
圖形是國際通用的視覺符號,可以增強海報的設計風格使其成為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我國是一個擁有豐富思想文化的傳統大國,在時代的發展中產生了本土化風格的獨特圖式語言,迎合我國影視業蓬勃發展的潮流,海報設計師應準確提煉和琢磨傳統中國式圖形,從而創造出符合時代潮流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海報,向世界傳達中國磅礴而內斂的文化涵養。
參考文獻:
[1][英]米蘭達•布魯斯-米特福德,菲利普•威爾金森.符號與象征.[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6,27.
[2]萬禹辰.山水畫哲學思想的精神傳達.[J].東北師范大學,2008.
[3]王玉.從道家美學視野論平面設計的形與色.[J].藝術研究,2012,(3).
作者:李伊璐 單位: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