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形象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中,不斷地與企業深度融合,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是一種遞進關系,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雙元育人;校企共建
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中,與企業深度融合,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是一種遞進關系,如何培養綜合性、多技能、可持續發展、多渠道就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之路,現代學徒制為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正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實踐的意義。現代學徒制是符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倡導的新理念,是適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逐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膽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途徑,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型的復合型人才,適應現代社會對大規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國內外現代學徒制的研究
1.國內研究近幾年,我國實踐現代學徒制已在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積極地推進和嘗試,經過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豐厚的寶貴經驗,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中職學校的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在現代學徒制的工作開展上,不可否認仍然存在一個任重道遠的“本土化”問題。畢竟,我國目前的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財政制度和人事制度等,還遠不適應推行現代學徒制帶來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學習方式、評價模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要求,這就需要我們立足實際、放眼長遠、尊重科學、自上而下,舉全國之力,集全民之智,對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做周密架構和頂層設計,營造有利于促進產教融合的環境。
2.國外研究“現代學徒制(modemapprenticeship)”一詞是在1993年英國政府的“現代學徒制計劃”中出現的,而且從2004年開始,英國在新一輪的學徒制項目中也已經停止使用“現代學徒制”這一詞,因此大多數人認為,“現代學徒制”的說法,突出了它的時代感和特性,更有利于區別當前學徒制與以往學徒制的區別。西方的現代學徒制以德國、瑞士、英國、澳大利亞和法國為代表,盡管各國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差異,但其內在本質是一致的。(1)德國把現代學徒制叫做“雙元制”,是指在企業和學校兩個場所完成。學徒在兩個場所的時間和學習任務并不是等同的,企業是雙元中的主要者,企業培訓依據的是由行業組織制訂的全國統一的“職業培訓條例”,學校教學則依據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框架教學計劃”。培訓過程中,一般每周3~4天在企業,1~2天在學校。行業協會組織的中期考試和畢業考試是學徒必須參加的兩個重要考核,通過即可獲得相應的證書,完成學徒制。(2)瑞士的職業教育統歸聯邦政府管理。學徒制必須根據聯邦專業教育與技術辦公室的“職業培訓條例”來開展,它不僅規定了教育內容,也規定了職業學校、企業、產業培訓中心的分工職責。瑞士現代學徒制在三個場所完成,因此又被稱為“三元制”。其做法是學生每周1~2天在職業學校,3~4天在企業接受培訓。還有一種模式是學生開始時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然后逐漸減少學習時間,轉而以企業培訓為主。學徒期滿后,學徒要參加一系列的國家考試,以獲得聯邦職業教育證書(2年制)或文憑(3~4年制)。同時,他們還可獲得一份由師傅頒發的學徒工作證明。(3)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包括學徒制和培訓生制兩類,主要區別是:學徒制時間較長(3~4年),且更穩定(學徒期間企業更換業主,新的業主必須繼續履行培訓合同;合同的取消,需要所有相關方同意);培訓生制時間較短(1~2年),穩定性也差些(學徒期間企業更換業主,新的業主可以終止學徒培訓;任何一方都可單方面解除培訓合同)。兩種類型開展培訓的依據都是澳大利亞職業資格框架和培訓包。縱觀現代學徒制,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實用,強化技能,從制定方針政策的政治環境、制度環境,以至于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課程環境、學以致用完成項目任務的課堂環境、親身實踐學有所長的企業工作環境,還是社會對職業資格高度認同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對外交流環境等,都有利于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與成長,這是需要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二、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四維度的深度改革探索:
1.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經過三十年的實踐與沉淀,我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最終確立了“做中學,做中教”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職業崗位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美發、化妝、美甲、形象設計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與技能,有較高文化素養及創新能力,具有手繪表現能力與計算機輔助繪圖能力,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營銷能力,并能從事美發師、化妝師、美甲師、形象設計師、美容美發管理、婚紗攝影等一線崗位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2.與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改革的探索(1)“以工作任務為導向”重構課程體系本著“課程體系與生產過程對接、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標準對接、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對接”的原則。以美發、化妝、美甲和形象設計工作流程為主線,以主要崗位的工作過程為基礎,理論上本著實用、夠用,著重于技能操作,注重學生后續發展為目標,與企業合作構建基于“以工作任務為導向”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改革上,以任務驅動教學法改革為主線,授課中,引入企業工作人員走進課堂,做到學習與工作情景對接,形成適應工作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的做法與教法、學法貫通的方法系統。(2)融入“2+3”現代學徒制新元素,創新培養人才新模式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實行交互式學習和實訓,學生2天在學校學習,3天在企業實踐學習,將學校中的理論知識學習與企業中的技能崗位鍛煉相結合,學校、企業雙元育人、交替訓教、崗位培養;學生具有學徒、學生雙重身份、工學交替、崗位成才。(3)制定和完善《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操作手冊》在實踐過程中,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了“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操作手冊”的具體實施辦法,明確提出“企業職責、學校職責、學生職責”的相關責任,解決在校企合作中責任不明、任務不清、評價不客觀等問題。
3.與企業頂崗實習實踐的探索按照“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的要求,改革傳統教學內容,實現“四結合”,即“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教室與實訓場所”、“專職教師與兼職老師(師傅)”、“頂崗實習與工作崗位”結合,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現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相一致,實現學生校內學習→校內、外學習(“2+3”現代學徒制)→校外學習(頂崗實習),最終形成能力遞進式的教學模式。
4.與企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索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明確中職學校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意義、目的、方法和途徑,更新專業教學改革發展的理念,提高專業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建設過程中,建立了年齡結構合理,富有朝氣的教師梯隊,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派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并引進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做兼職教師,師資的整體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執教能力愈發專業,社會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最終打造成適應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師資隊伍。
三、思考不足與改進措施
1.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機制為專業發展保駕護航從學生頂崗實習,教師掛職鍛煉,企業員工培訓,聘請企業專家參與教學改革、聯合開發教材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親密合作,建立了互惠共贏的良好合作伙伴關系,為專業建設與實施保駕護航,但是針對學生的精品課資源網絡平臺、多元化評價建設明顯滯后。
2.專業建設,內容還需不斷完善在建設過程中,還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編寫的教材還要根據反饋信息進行修改;資源庫還不夠豐富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與行業、企業、教育專家一起,不斷深化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合作平臺,成就學生的夢想,讓專業建設與發展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王振洪,成軍.現代學徒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新范式中國高教研究,2012.
[2]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
[3]石偉平,匡瑛.比較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關晶,石偉平.西方現代學徒制的特征及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
作者:趙舒琪 單位:大連女子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