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防災管制信息體系設計與策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統已普遍應用于國內外自然環境監測項目,同時它可作為社會資源調控管理分析的平臺。利用監控設備采集數據樣本,存放在系統數據庫,再根據應用需求進行分析處理,并將結果反饋給決策者,這種規范而高效有序的工作流程使得GIS技術廣泛用于災害防控領域。地理條件多樣性和監測對象特殊性要求系統邁向智能化和實用化。在城市規劃、工程勘探、災害評估、環境預測等項目中都離不開GIS技術的幫助。
防災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利用現行的GIS技術,為地質災害監控系統提供規劃、設計和管理的支持。在地震研究中可以應用到的GIS技術眾多,如地震分析、預報、減災、救災等方面都可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絡是以預測地震活動,同時兼顧大地測量、電離層監測、海平面監測、氣象預報、導航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該工程通過對地表儀移的監測,科學地判斷地震活動趨勢。監控預警離不開軟硬件支持。
防災系統應包括以下方面:1.環境檢測設備;2.預警站點;3.監測專用內部網服務器;4.收集信息記錄的數據庫;5.數據分析技術人員。預警管理信息系統依照圖1的框架體系運作,通過服務器進行數據的分析、存儲等加工處理,各式規范圖表將會送至中心站,提供預警站點基本情況,為其在預警分析的日常管理中提供決策支持。
以“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預警管理信息系統”為例,該系統包含預警監測站網管理子系統、監測成效管理子系統、監測數據管理子系統和文件管理子系統四大部分。它基于互聯網技術,為保持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數據的一致性,預警站點和流域中心站點之間建立起一條用于傳遞信息的通道,保障了中心數據庫服務器能準確迅速地接收監測數據。
防災管理信息系統擴展模式
防災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是建立在現有的災害防范體制之上,借助互聯網技術,使得一個區別于傳統監控手段,數據分析模式的高效應急系統得以實行。它作為一個基于計算機技術的系統,必然離不開處理數據,編寫程序的技術支持以及針對不同監控項目的軟硬件設備研制,對于系統的開發和維護,也需具備相關知識的操作人員實施,因此我們把它定義為一個技術系統。
同時,作為社會系統的一種抽象表達,如滲透在生活各方面的醫療衛生服務系統,交通運輸系統,教育系統等,防災管理信息系統將會延展到國計民生的多個領域,將信息傳遞到社會系統的各個實體并產生影響。系統的擴展應融合社會安全教育、媒體輿論平臺、應急物流運輸等,從多角度定位,綜合軟性功能和硬性功能,防災管理信息系統能起到整合社會資源,提高信息共享度的作用,更好地提供防災決策支持。系統的職能擴展需要內部建設和外部建設的同步配合,走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道路,實現全方位多角度的災害防范工作是社會總趨勢。
結語
防災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在現有的災害防控制度基礎上,實現對社會環境的實時監控和同步分析,以應對突發災害事件發生。系統的實現必需借用計算機技術,建立模型分析以提供決策支持,同時兼顧外環境的同步建設,將現有的災害處理經驗轉成為系統化的研究資料,并使之成為一個長期性的,統籌性的工作。加快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著力打造我國的信息化防災長城,逐步完善高效的管理系統體系,是推進國民社會經濟良好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楊家輝劉晨陽單位: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