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設計的建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系統功能設計
1.1計劃管理
計劃管理主要是針對與發電有關的主要指標的管理。按時間分有月計劃、月度分解計劃、年計劃。按類型分主要包含基準計劃、目標計劃、創新計劃;按使用時效分主要有年初計劃、月滾動計劃、日滾動計劃。
1.2統計管理
統計管理主要是針對已經完成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取樣匯總分析,生產報表用于輔助生產經營決策,具體分為以下2類。1.2.1生產統計生產統計主要對與生產有直接關系的指標進行匯總分析,如發電量、上網電量、風機情況、場用電量、場損電量等,根據統計期的長短分為3種類型的統計報表:統計日報、統計月報、統計年報。統計日報主要用于日常生產實時監控,發現生產上的問題及時處理。統計月報對整個月生產相關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匯總,同時也會表示出與月計劃、月累計計劃的完成情況,用于進一步指導決策生產經營情況。同時也是公司各個部門進行數據;統計年報是全年匯總整體情況報表。1.2.2綜合統計綜合統計對指標統計的范圍不限于生產相關指標,還包含財務指標、安全指標、環保指標,并且表現形式也不限于報表,還包含圖形、文字分析以及圖文分析。綜合查詢根據使用者提供的條件,動態產生查詢結果,能夠自定義的條件有口徑、指標、時間等。
1.3數據管理
數據是目標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的功能有數據采集、數據上報、數據解鎖、數據,數據處理過程1.3.1數據采集目標企業采用的是多級管理,生產經營指標需要上報采集到本部進行匯總管理,涉及到的角色有本部數據管理用戶和廠級用戶或廠級系統。數據采集的源分2種情況:無系統的需要電廠手工錄入、有系統的通過系統接口可以直接取得數據。采集的數據主要分生產日報和生產月報指標、工業增加值指標、影響電影因素指標、電價指標、對標數據指標。1.3.2數據解鎖此功能是為了保證數據一致性,在數據從廠級單位到管理結點后,管理結點報表都會由這些數據匯總生產并,因此數據的修改需要嚴格的控制。
1.4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功能進行系統用戶的管理,包括組織機構的建立、用戶注冊、角色劃分,并按照角色對系統各模塊進行使用授權、任務的添加、行政日歷設置等。
2系統主要特點
統計數據是制定企業戰略決策和計劃的重要依據,提供可靠的統計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科學預測,揭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企業統計的主要任務。科學的統計數據可以為企業的管理起到預警的作用。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運用了較為先進的管理統計理念,使用了較先進的開發技術,這一系統是目前國內發電企業內較為先進的計劃統計管理系統。系統于2012年9月試運行,2013年正式運行,其主要創新點如下。1)數據源的自動化采集。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作為一個綜合性的應用系統,涉及到企業各個方面的生產經營數據。以風場為例,本系統的基礎數據源來自包括運行、設備、電氣等多個專業系統,單期涉及基礎數據采集點通常為200~400個。在未上本系統前,電廠通常是安排手工抄錄的方式進行生產指標的計算和統計,其時效性和準確性以及精細小指標的數量無法滿足管理要求。統計人員的工作方式從抱著一大摞紙到現場到各個部門抄表要數轉變為現在的在電腦前審核和分析相關生產數據。2)強大的數據處理和組織引擎。電廠采集到的基礎數據基本上都是狀態值,需要通過各種算法計算出各項指標才有其數據價值。同時指標有單項指標、綜合指標、統計指標,如發電量指標,有機組發電量、全廠發電量、累計值發電量,到分公司乃至總部一級,還有不同口徑的發電量匯總指標,如全口徑發電量、分公司全口徑發電量、火電發電量、煤機口徑發電量、權益發電量等。因此,這些數據不僅僅需要計算出來,而且往往需要從多個維度組織起來。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為此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數據組織引擎,將這些指標計算和數據的組織變得更加輕松簡單。過去由于工具的缺乏,如對于風電,在計算像平均容量、利用小時、負載系數這些關鍵指標時,通常都是把一個風場當作一個整體機組而非一臺臺風機進行處理,大大降低了這些指標的精確度。該系統的部署實施提供了迅捷的指標計算匯總統計工具和手段,同時也為計劃統計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統計分析工具,一些過去手工無法實現的統計分析和管理方法(如機組增量存量數據分析等功能)也逐漸在系統內實現。3)對數據流的管理和控制。網絡時代,大多數系統對于數據的處理僅僅是共享與傳播,且僅有的控制是針對數據訪問的限制。但是對于綜合計劃與統計業務來說,數據不僅需要保證其時效性和準確性,更重要的是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后不可變更的特點。為了防止類似問題的出現,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提供了相應的數據流管控機制,采用工作流信息處理技術和消息通知技術,增加了審批環節,對已數據進行鎖定只讀處理,同時對管理部門的系統自動化采集功能進行了調整,從根本上確保了數據的一致性和后不可變更的要求。
3系統實施效果
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將發電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的事先計劃數據和事后統計數據進行結合分析比較,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主要表示在以下幾方面。1)統一規范的計劃統計工作管理。配合公司三級管理主體組織體系,逐步建立了發電業務全組織覆蓋的信息化管理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使得各級單位生產經營統計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同時對于新投產的電廠及新成立的區域公司,通過系統的部署,都可以快速清晰的進入工作角色。2)使企業決策更加科學、合理。通過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態的主要指標進行統計跟蹤監測,讓各級主要領導及時了解生產經營運行狀態。同時通過對企業生產運行結果進行統計核算、統計分析、不同維度數據對比,將信息及時反饋給下一個運行期,讓各級主要領導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糾正或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計劃,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有序運行。3)通過系統建設,建立信息的多層次多維度交流通道。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實現了與廠級生產運行實時監控系統、廠級電量系統、廠級燃料系統等的數據采集通道連接,使得綜合統計部門和其他專業部門的橫向協作交流有了更多的通道,保證了數據一致性,減少了資源浪費。同時,各單位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之間的通知公告功能,也使得綜合統計部門各層級之間的縱向溝通交流有了更多通道。4)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大幅度的提升。從電廠側的數據采集到各級單位的指標計算到各級管理單位的匯總統計,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目前均已實現相應功能,包括火電廠側各計量測點或碼表值的自動定時采集,也包括各電廠機組乃至每臺風機投產時間或起停時間都精確到秒,以便精確的計算平均容量和運行小時等指標。
4結語
中國的信息化發展起步較晚,大多企業采用ERP系統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但綜合計劃與統計信息系統在國有大型企業(如電網、發電、石油等行業)覆蓋面并不廣泛;另外,大多數企業或統計機構存在人員少、數據多、統計任務繁重等現狀,致使負責統計的工作人員經常出現統計誤差甚至失誤,更難以從事分析工作。近幾年在數據的質量基礎上,多系統數據綜合應用、數據分析、決策支持方面又成為當前計劃統計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本系統的部署,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這種局面,通過使用系統可以將人員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將精力放到分析工作中,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中國的發電企業近些年在信息化方面投資規模較大,與此同時計劃統計系統已經陸續在某發電集團下屬的幾十家發電廠和區域管理機構實施,效果顯著,該系統經過修改也可用于其他行業和企業,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者:葛愛花代永強單位:內蒙古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