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設計的創新教育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立以培養人才創新能力為主的新型模式
1.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
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創新意識,主要就是培養他們能在原來基礎上發明和創造、產生新構想的一種能力。一個人在走向社會之前,必然要經歷學校教育,即定量、定時的課程教學、教師按部就班的知識傳授,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雖然為其走上社會打下了基礎,卻也束縛了其思想,限制了其發揮想象的空間。但從另一方面來講,教師不能因為學校固定的教學方式,而讓學生不經過學校教育就走上社會。教師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轉變教學觀念,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發揮想象的空間,盡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斷思考中發掘他們的創新能力。
2.對教學方法的探討
(1)傳統教學方法的優缺點在以前,設計教育一般分基礎造型、基礎設計以及專業設計三個階段進行,在每個階段中又分別設計了幾門自成體系的課程,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完整性和簡便性。但是,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藝術設計要走向一體化,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作品的實際需要,不斷創新,設計出優秀的作品。
(2)建立一體化的教學方法要實現設計教育一體化,傳統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就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綜合教學需求。教師可以采用課題教學的方式,針對一個課題由淺入深地思考,有效地把系統設計所用到的知識系統地排列,借助這個課題完整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本次課題中能系統理解藝術設計的綜合性、完整性和實踐性,在循序漸進中不斷地吸收和消化知識,在不斷思考中培養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
(3)對原來的教學內容加以改革改革原來的教學內容,主要要從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入手。新的藝術設計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可以增加思維訓練課程,將以往的一貫模仿設計轉變為獨自創造設計;其次,要轉換原來封閉式的教學體系,可以多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參與到市場實踐項目中,從而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再次,在教學的時候設置一些項目設計比賽,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
(4)可以在校外建立一個學習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藝術設計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校外建立一個設計實踐基地,讓學生把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高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綜合性的設計教育方式要建立在多種學科系統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這種教育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造空間,也為創造設計提供有力的保證。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應用綜合化的設計教育教學模式,不僅要改革教學模式,還要從整體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教師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要跨出本專業,具備其他學科的知識。雖然我國藝術院校的基礎課教師都有一定的美術功底,但專業知識不強,也不具備創新精神,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有限,已經無法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要培養出優秀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要有一支適應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專業教師隊伍,要求教師具備創新精神,這樣其才能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現代的藝術設計教師不僅要具有高度的職業感和道德感,還要具備綜合素質,要具有藝術設計教育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斷創新。此外,其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勤于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適應當前階段藝術設計教育改革的需求。筆者認為,只有構建一個科學、有效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體系,才能為我國的藝術設計行業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作者:尹國霞單位: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