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展示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非典勿入》是李克的設計作品之一,其中就融入了傳統門神的形象,充分體現了其保障生命的重要意義以及非典勿入的基本設計理念.在該設計中,門神與口罩聯系在了一起,這就突出了非典病例的危害性,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就連門神都需要通過帶口罩來避免病毒的侵害,這就從另一個角度凸顯了形式的嚴峻性.再來看一下《平安山東》,門神在其中占據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占據的版面很大,約達到整個版面的三分之二.在這個設計中,門神的形象十分溫馨,面帶微笑,手持“出入平安”的字符,將“平安山東”的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眾多現代設計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門神圖案,而且可以找到八仙的圖案.例如,在“八仙過海”設計作品中,不僅體現了八位仙人,而且與八位設計師相呼應.至于“一仙”硬幣之說,表明設計者的自嘲意圖,即每人只值一仙.
2祥禽瑞獸圖案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設計中,祥禽瑞獸的圖案的應用也越來越多,這就表明了人們對于吉祥的追求和對于幸福的渴望.至于人們為什么會如此渴望“吉祥、幸福”,這需要源于古代人們的窮苦生活環境以及以往消極的生活態度.對于古代中國人們而言,生活環境惡劣、思想禁錮、飽受欺凌,各種天災人禍都時不時地打擾者他們的生活.基于這樣的生活環境以及這樣消極怠慢的文化氛圍,都導致人們對這種生活的厭倦和逆反.人們開始向往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的日子.雖然之前的生活依然處于水深火熱的狀態,但這絲毫沒有打消人們對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而且他們的美好夙愿將始終被保留并傳承.古往今來,龍都是吉祥的象征,也被當做中華民族的圖騰.至于龍的形象,早就有“三停九似”的說法.龍不僅是人們一直推崇信仰的神靈,而且是帝王與權貴的象征,只有古代帝王之家才有資格佩戴含龍的設計品.自古以來,龍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人們的生活,始終凝聚著中華兒女的靈魂.我們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因此不可避免得要接觸很多關于龍的事物,例如“龍鳳呈樣”以及“鯉魚跳龍門”等,這都體現了人們的美好夙愿以及對幸福的無限追求.直到現在,雖然社會在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但是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絲毫沒有減弱,且在設計中的應用頻次也是居高不下.
3文字圖案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相較于其他國家的文字,漢字的體系最為完整,結構也最為嚴謹,充分利用了象形、指事、轉注、假借以及會意等多種手法,是極具張力與創意的文字.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象形字、甲骨文等文字就具有很強的圖案性,這些文字對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圖文結合,讓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更加的璀璨.正所謂無書不成畫,中國古代的繪畫一般都叫做字畫,可見字與畫是不可分割的.據有關的調查顯示,我國古老的象形字便是由畫轉化而來的.從文字的結構來看,我國的文字是符合圖案的構圖法則的,再加上筆畫的長短、粗細、轉折帶來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以及不同字體的書法賦予的美感和神韻,讓文字在事物的裝飾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以吉祥的文字最受廣大民眾歡迎,比如喜、財、福、祿、壽、吉、祥等字.其中,“喜”字在中國人的婚禮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字畫,人們大都將“喜”字并列聯結,突出雙喜臨門之意“.壽”字的利用也是范圍極廣的.所謂百福壽為先,從古至今,中國人民對“壽”可謂是情有獨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也已經成為人們對老人最好的祝福.長壽的老人的心境一般是仁愛和平、與世無爭的,這也就造就了人們對長壽的老人尊重、敬佩.也正是對“壽”字的這一份特色的情感,使與“壽”有關的吉祥圖案層出不窮、豐富多彩,比如在壽桃之中嵌入古壽字,利用民間剪紙藝術,渲染出長壽的意境.
4符號圖案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由于符號圖案能夠通過簡練的視覺形象,表達出深刻哲學寓意,故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最為經典的符號圖案之一———太極圖案為例,對符號圖案進行說明.太極圖包含了世界萬物的共通的規律,中國古代是極其推崇太極圖算,它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天地開始的時候,是從“無”化成了“有",通過逐漸的演變,才孕育出時間的萬物.這種思想在“太極圖形”中,表達的淋漓精致“.太極圖形”中的外圓代表了“一”,代表了宇宙,也代表了無極.“太極圖形”中黑白二色分別代表了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白中黑點則表示陽中有陰.太極元氣,含三為一,其中的“三”就是指由白、黑以及兩方的分界線.“太極圖”是正、反、合三者有機組成的統一整體.萬物由陰陽而化生,故而各具太極.太極圖這種黑白流轉的圖案,體現了中國式的形式規律,它已深深地植入中國的文化中,并在現代展示設計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5小結
在現代的設計中展示出中國傳統圖案,有助于品牌特征、精神內涵以及企業文化等信息的展示,讓設計的產品更具內涵,更加生動,以致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歡.并且這種展示方式分外的和諧,通過科學合理的處理,變陳舊的圖案為新潮紋樣,讓中國傳統圖案的形象更加的豐富多彩.結合當下的潮流發展趨勢,將新潮紋樣畫、刻、映射或者變形出來,充分運用于現代結構、裝飾材料等方面,并通過現代的建筑內部空間的設計與構建形象的表現出來,讓人們既能感受出中國傳統意味,又能發現其明顯的時代特征.
作者:馮鶴單位:池州學院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