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當代字體策劃新形式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漢字和拉丁字母比起來更加的抽象并且能引發設計師更多的想象。以字母的形狀為原型,然后將其打散再重組,是平面設計中經常看到的設計手法。在版式編排和標識設計中字體通常被作為最單純的形狀,它是最基本的設計要素,通過對字體形狀的多樣性和相似性而產生了整體性設計。
雜志《Families》的標識是赫布•盧巴林設計的,是以家庭的形象取代了字母i、l、i,詮釋了家族的概念。這個標識的創意點是來源于字體和形狀的相似性,從圖形表現可以一目了然字體的形象,它運用了表面的形象從而強化了內在的信息傳遞的這種手段。運用哪種圖形對筆畫替代、歸納、添加、簡化都是需要設計不斷的推敲實驗的創意過程。在日本有位著名的字體設計師小林章先生,在接受中國網絡媒體采訪的時候,提到了他的字體設計的靈感來源“我的靈感通常來自很古舊的材料,如報紙或其他作品,很像16、17世紀的歷史比較久遠傳統的一些東西。我設計的一款字體靈感來源于15世紀的時的一款意大利字體,叫做Conrect,還有一款字體的名字叫做Cliberd,這個靈感源于18世紀的一款英文字體。”
現今的字體設計的風格有的是把字體的邊緣做了粗糙的效果,或者將字跟字間排列出高低起伏的,或者大小不一的變化,呈現出了一種復古的感覺。還有一些是對曾流行的字體設計風格的現代化演繹。2008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最佳字體設計揭曉,共有20種字體榮獲獎項,風格都偏向于古典的手寫的拉丁字母,從中吸取優美的部分,再加之變形、夸張,在可讀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了特有的形式美。
用視覺沖擊力很強的歌德體代替了筆畫簡潔的,醒目的,變化不多的等線體,還有一些把早期新藝術運動的曲線字體進行了夸張,強調了線的形式美感和粗細的變化,形成了光效果的藝術視覺效果。還有的在字與字的距離上進行了調整,間距變的越來越沒有規則,筆畫可以連接甚至可以重疊。在設計方面拉丁字母的感覺是回歸了傳統和手寫體。
在今天,電腦的軟件和硬件已經不斷的在更新,在設計領域中電腦已經是重要的制作表現工具,在早期設計師用電腦進行設計,追求的是機械感和統一,而現在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對于各種圖像的處理功能的增多,設計師便開始了回歸,運用不同的軟件對字體進行處理,比如邊緣和肌理的處理,這樣會形成手繪自然的效果,使字體有圖形化的變化。還有的使用不同的軟件對字體進行位移、分解、重組、交錯、疊加等,最終目的是讓觀者看上去畫面是復雜的、變化多樣的,形成視覺上的噪音,用字體設計的變化形成肌理。
何為視覺肌理?設計師運用繪畫、電腦、拍攝等一系列的手段去獲得的視覺圖案,可以稱為視覺肌理。這種肌理既拓展了視覺和想象的空間,并且更體現了親和力和人情味。只要是用手去觸摸能感覺到的,都屬于觸覺肌理。平面設計中,運用立體的材料進行的設計,還運用了拍攝的手法把設計體現在畫面上,這種就是觸覺感受的體現。《羅•瑞德》這幅海報的作者是施德明,他在闡述創意構思的時候說“這個設計是為了慶祝新唱片的發行,這個歌詞是很個人化的,為了能更好的體現這個特點,所以將歌詞寫在了演唱者的臉上。”不論什么立體的東西都可以是設計師的素材,奧蒂德•埃澤爾是以色列的字體設計師,他以聚集的,懸掛的釘子形成字母的形狀。在字體設計中肌理的使用,我們可以看出設計師所追求的變化,創新的設計,打破了紙質媒介的約束,在新的素材的應用中我們應該繼續去探索和不斷的實踐。
伴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和全球性的語境變化,字體設計已經不是單純的“紙上談兵”,在各種媒體和網絡中也應用的很廣泛。據調查,很多字體設計師都是從事數字屏幕媒體和紙質印刷媒體的,這二者中,字體設計仍是很主要的傳達方式。伴隨著字體設計應用的領域不斷擴大,新型的數字感字體已經產生。主要是將光和影加入字體,是字體的可讀性和造型上的新挑戰,但這種光影效果很適合運用到數字媒體中,會突出現代感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當今的形式是新媒體和傳統紙質媒體齊爭艷,在設計領域中字體設計的比重越來越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設計出一部很有創意的字體作品,是需要設計師百分之百的投入的。各種各樣的字體比賽層出不窮,中外字體設計師的研討會經常性的召開,可以看出字體設計的發展領域還有很大。新形勢的字體設計不斷出現,不管是現代元素的運用還是傳統字體風格的復興,都能體現出字體的特有風格
作者:王旖旎李欣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